浅谈养羊业的发展
纵观历史的发展,畜牧业都是社会经济的基础,而养羊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羊和其它家畜一样,都是我国不可缺少的重要家畜。
①羊能满足人类的生活需要。
比如羊肉、羊奶等。
而羊肉的胆固醇低于其它肉类,羊奶的营养价值也高于牛奶,所以这十分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②能为人类提供工业原料。
例如羊毛是重要的纺织原料,现在最受欢迎是细羊毛和超细羊毛。
所以人们正在朝着这个方向进行良种培育,以便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③带动各地经济发展。
我国现在正在进行脱贫攻坚战,而养羊业的快速发展能增加养羊户的收入,让贫困者尽快脱贫。
④羊是一种刍胃动物,其饲料和牛一样,不与人类争食。
能很好利用秸秆等农作物副产品。
其粪尿在各家畜中肥力最强,如果运用得当,也是良好的肥料。
既能保护生态,也能提高经济效益。
总而言之,养羊业在现在以至于未来都占有重要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也一直在大力发展养羊业。
例如,①羊数量迅速增加,羊的产品结构显著变化。
羊的产品逐渐由毛用转到肉用或肉毛兼用。
到2016年羊肉和羊皮产量均居世界第一,而羊毛生产不在局限于粗羊毛,也有半细羊毛和细羊毛的产出。
山羊奶也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②对羊的品种资源进行普查。
现已知,我国绵羊品种79个,山羊品种48个。
而整个世界上绵羊品种453个,山羊品种150个。
由此可见我国的羊的品种资源十分丰富,非常有利于杂交育种,培育出新品种。
③培育出羊新品种。
国家通过引入外国优良品种,与本地羊进行杂交育种,最后得出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新品种。
如绵羊新品种有东北毛肉兼用细毛羊、内蒙古毛肉兼用细毛羊等。
山羊新品种有辽宁绒山羊、内蒙古绒山羊等。
④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并运用和推广新技术、新成果。
如胚胎移植技术、人工授精技术、同期发情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母羊的繁殖能力,减少了饲养公羊的成本,扩大了优良公畜的使用范围。
而且还运用BLUP方法进行育种,提高了选育的准确度。
⑤羊的恶性疾病得到了控制。
国家开始重视防病比治病的重要性,比如注射疫苗、保持环境干燥清洁、定期驱虫等。
虽然国家羊的数量增长迅速,但其产品质量无法跟国外相比。
而且其产出比例不符合预想,投资成本高,收益低。
养羊业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①良种化程度低,生产力水平不高。
绵羊以粗羊毛为主,细羊毛、半细羊毛及杂种羊所占比例
低。
山羊以普通山羊为主,产毛、产奶、产肉性能均不突出,尚不能形成专门化品种。
②千家万户饲养与大市场的矛盾。
分散饲养和粗放管理不能生产有一定批量的适销对路的羊产品,不利于吸纳新的科学技术以提高畜产品产量和质量,不利于增加羊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提高饲养经济效益。
③羊业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体制不健全。
我国羊业产品的质量普遍不如国外,市场竞争力不行。
如果在同等质量的羊产品上,其国内价格没有优势。
羊产品加工业没有规模化和规范化,导致一些掺假羊毛或羊肉等级不分明等。
而且由于羊肉有一股膻味,让大部分人都不喜欢食羊肉,这导致了羊肉的销量低。
这是因为大部分人们不会正确处理羊肉,而中医学说羊肉具有温中暖肾,益气补虚之功效。
所以,我们应该重视与餐饮业的相结合,研发药膳学说,发挥羊肉的长处,重视与消费市场的对接。
④草场严重退化,农作物副产品得不到充分利用,精料短缺。
由于大部分地区都还是放牧形式,随着羊数量的逐渐增加,草场没有科学化管理,生态被破环,导致草场严重退化。
虽然我国的农作物副产品产量高,比如秸秆、稻草等,但是养殖户们不会按照科学的处理方法,导致其利用不完全,经济效益低。
面对以上的一些问题,我认为我国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科学的克服困难。
①我国拥有丰富的绵、山羊品种资源,要加速羊品种的改良,培育新品种。
也可从国外引进优良品种,对我国品种进行杂交改良。
要做到发展数量与质量并重,进行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
②充分利用我国农作物副产品,变废为宝,提高经济效益。
一些地区也可进行半饲舍半放牧,进行科学的管理方式,因地制宜。
③国家应该加强科学研究,增加资金的投入,大力推广新技术,建立和完善系列化服务配套体系。
并给予养殖户政策和资金的扶持,科学规范市场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