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十一 机械振动(一)1.质量为0.01千克的小球与轻弹簧组成的系统的振动规律为米,)31(2cos 1.0+=t x πt 以秒记。
则该振动的周期为 1s 初周相为 2/3π,t=2秒时的周相为14/3π周相为32π/3对应的时刻t= 5s 。
2.一质点沿X 轴作谐振动,振动方程),)(312cos(1042SI t x ππ+⨯=-从t=0时刻起,到质点位置在x=-2cm 处,且向X 轴正方向运动的最短时间间隔为 0.5s 。
3.( 2 )设质点沿X 轴作谐振动,用余弦函数表示,振幅A ,t=0时,质点过x A02=-处且向正向运动,则其初周相为:(1)π4;(2)54π;(3)-54π;(4)。
3π-4.( 4 )下列几种运动哪种是谐振动:(1)小球在地面上作完全弹性的上下跳动;(2)活塞的往复运动;(3)细线悬一小球在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4)浮于水面的匀质长方体木块受扰后作无阻尼上下浮动。
5.谐振动振动的周期为1秒,振动曲线如图11-5所示。
求:(1)谐振动的余弦表达式;解:A =0.04m ,ω=2πT =2π,φ0=-π/3 所以 y =0.04cos(2πt -π/3)(2)a 、b 、c 各点的周相ϕ及这些状态所对应的时刻。
Φa =0,Φb =π/3,Φc =π6.质量为0.04千克的质点作谐振动,其运动方程为x t =-0452.sin()π米,式中t 以秒计。
求: (1)初始位置、初始速度; 解:x=0.4cos(5t -π)v=dx/dt=-2sin(5t-π)a=dv/dt=-10cos(5t-π)当t=0时,x0=-0.4m,v0=0(2)t=4π/3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当t=4π/3时,5t-π=17/3π=6π-π/3v=m/s,a=-5m/s2x=0.2m,3(3)质点在最大位移一半处且向X轴正向运动的时刻的速度、加速度和所受的力。
当x=±A/2,v>0时,φ=4π/3 或者φ=-π/3v=m/sv=m/s 33a=5m/s2a=-5m/s2F=0.2N F=-0.2N7.弹性系数为k的轻弹簧和质量为M的木块组成水平弹簧振子,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与x轴方向相反)水平射人静止木块中,并开始一起作简谐振动,试写出振动方程。
(已知k=8 ×103 N/m,M=4.99 kg,m=0.01 kg,v =1000 m/s)。
解:)240cos(05.02)0,0(05.0)/(/0.2):()(/400002020000ππϕωω+=∴=→=<=+==→+==+=t x x v mv x A sm v v v m M mv srad mM k用旋转矢量法进入后的共同速度练习十二 机械振动(二)1.当谐振动的位移为振幅A 的一半时,其动能和势能之比为 3:1 ,当x=A 22±动能和势能的值相等。
(1) 2p 2k 22p kA 83E kA 21E kA 812A k 21E =-=,=)(=(2)A 22x 21kA 21E kx 21E 2k 2p ±⨯=,===2.已知两个简谐振动的方程为:)4sin(04.01ππ-=t x 和)4cos(03.02ππ-=t x ,则它们合成后的振幅为 0.05m ,初相位为π+-)3/4arctan(,周期为0.5s 解:)234cos(04.01ππ-=t xπϕϕϕϕϕϕϕϕ+-∴-=++==-++=)34arctan()(34cos cos sin sin tan 05.0)cos(22211221112212221=第二象限A A A A A A A A A3.图12-2中(1)和(2)表示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谐振动曲线,则(1)和(2)合成振动的振幅为 0.01m ,初周相为 -π/3 ,周期为 12s 。
试在图中画出合振动的振动曲线。
解:由φ0=-π/3和φ5=π/2 得:ω×5-π/3=π/2所以:ω=π/6,T=12sx1=0.02cos(π/6t-π/3)x2=0.01cos(π/6t+2π/3)=-0.01cos(π/6t-π/3)所以x=x1+x2=0.01cos(π/6t-π/3)4.( 2)轻弹簧K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物体M。
将系统按图14-3所示三种情况放置,如果物体作无阻尼的谐振动,则它们振动周期的关系是:(1)T T T 123>>; (2)T T T 123==; (3)T T T 123<<; (4)不能确定。
5.( 2 )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在水平面作振幅为A 的谐振动时,有一粘土(质量为m ,从高度为h 处自由下落)正好落在弹簧所系的质量为M 的物体上,粘土是在物体通过平衡位置落在其上的;请问下列说法哪个正确: (1)周期变大,振幅变大; (2)周期变大,振幅变小; (3)周期变小,振幅变小; (4)周期变小,振幅变大。
增大π=kmM 2T + 能量有损失,振幅减少* * 如果振子在±A 处,无能量损失,振幅不变6.(2)简谐振动的周期为T ,则动能变化的周期为: (1)T/4; (2)T/2 ; (3)T ; (4)2T 。
2/)(sin 212102222T t mA mv E k 周期为→+==ϕωω7.质点作简谐振动,已知振幅A=2 cm,最大速度v max=3 cm/s。
t=0时,x o=0,速度有正最大值,(1)求振动加速度的最大值;(2)写出质点的振动方程;(3)应用旋转矢量图的方法求从x=A/2处向负向运动到x=-A/2处所需的最短时间:解:)(9231)3()25.1cos(02.0)2(/045.0)cos()1(20,0/5.1/)sin(22max 02000max max 0s t t t x s m A a t A a v x s rad A v A v t A v πωπϕπωϕωωπϕωωϕωω=∆→∆==∆-===→+-=-=→>===∴=→+-=8.弹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上端压一个重物,重物使弹簧缩短10厘米,如果给物体一个向下的瞬时冲击力使它以1米/秒向下的速度启动,并上下振动起来,取向下为X 轴正方向,求振动角频率、振幅、和振动方程式。
解:已知x 0=0,v 0=+1m/s 所以φ0=-π/2mg =0.1k ,s /rad 10mk=ω=)-π(=所以=)ω+(=2/t 10cos 1.0x m1.0v x A 2020练习十三 机械波(一)1.机械波指的是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 ,机械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时,质点并不随着波前进,波所传播的只是 振动状态 或 相位、能量 。
2.如图15—2所示,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长为λ,若P 点处质点的振动方程是y=Acos(2πγπt +12),则该波的波动方程是 )L 221x 22cos(λπλπ+++=ππγt A y ,P 处质点在γλL t 1+时刻的振动状态与O 点处质点t 1时刻的振动状态相同。
3.( 3 )试判断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1)机械振动一定能产生机械波;(2)质点振动速度和波的传播速度是相等的;(3)质点振动的周期和波的周期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4)波动方程式中的坐标原点是选取在波源位置上。
4.( 4 )一机械波的波速为C ,频率υ,沿x 轴负向传播,在x 轴上有两点x 1和x 2如果x 2>x 1>0,那么x 2 和x 1处的位相差∆ϕϕϕ=-21 为: (1)0; (2)π;(3)212πγ(x x c -); (4)221πγ()x x c-。
5.(2)在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节间各质点的振动为:(1)振幅相同,相位相同;2)振幅不同,相位相同; (3)振幅相同,相位不同;(4)振幅不同,相位不同。
解:)2cos(),2cos(21x t A y x t A y λπωλπω+=-=t A t x A y x ωωλπcos cos )2cos2()(=⋅=6.已知波源在原点(x=0)平面简谐波方程为y=Acos(Bt-Cx),式中A 、B 、C 为正恒量。
求 (1)波的振幅、波速、频率、周期与波长; 解: 与 )φλπ-(ω=0x 2t Acos y + 比较,得: CB T u B T B T CCx x B A ======∴=→====λπνπωππλλπϕω,21,2222;0,,0。
振幅 (2)写出传播方向上距波源l 处一点振动方程; 解:)cos(Cl Bt A y -=(3)任一时刻在波传播方向上相距为D 的两点之间的位相差。
解:D C Cx Bt Cx Bt ⋅=---=∆)()(22ϕ7.一横波沿x 轴正向运动,波速为100米/秒,且沿x 轴每一米长度含有50个波长,振幅为3厘米,设t=0时位于坐标原点的质点通过平衡位置向y 轴正向运动,求波动方程。
解:)202.0210cos(03.0/10/222/0,002.050/144000ππππλππωπϕλ--=∴===-=====x t y s rad uT v x m得:由练习十四 机械波(二)1.平面简谐波方程y=Acos ω (t-x/c)表示 坐标为x 的质点在t 时刻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式中固定x 时y=f(t)表示 坐标为x 的质点的振动方程 ;固定t 时y=f(x)表示 t 时刻的波形方程 。
2.在波的传播过程中,对任意体积元来说,它的机械能是作周期性变化,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是同步的,所以波动是能量传播过程。
3.(2 )机械波波动方程为y t x SI =+0036001.cos (.)(),π则(1) 其振幅为3米; (2) 周期为(1/3)s ;(3) 波速为10m/s ; (4) 波沿着x 轴正向传播。
4.( 3 )如图16—4所示,一余弦横波沿X 轴正向传播。
实线表示t=0时刻的波形,虚线表示t=0.5s 时刻的波形,此波的波动方程为:;m x ty )]4(2cos[2.0)1(-=π ;m x ty ])4(2cos[2.0)2(ππ+-= m x t y ]2)42(2cos[2.0)3(ππ+-=;。
m x t y ]2)42(2cos[2.0)4(ππ--=5.一横波沿绳子传播时的波动方程为:y=0.05cos(10πt-4πx),式中y 、x 以米计,t 以秒计。
(1)求绳上各质点振动时的最大速度和最大加速度;πωϕλπωωπωϕλπωω5)2cos(5.0)2sin(2m ax 02m ax 0==→+--=∂∂===→+--=∂∂=A a x t A t v a A v x t A t y v(2)求x=0.2米处质点在t=1秒位相,这一位相所代表的状态要t=1.25秒时刻到达哪一点?在t=1.5秒时刻到达哪一点?mx t m x t t x 45.12.95.1825.02.925.12.92.041101,2.0=======⋅-⋅===时,,②当时,,①当时,当πϕπϕπππϕ6.一平面简谐波在媒质中以速度20m/s 沿X 轴正向传播,已知在传播的路径上某点A 的振动方程为y=3cos4t(cm)(1) 试以A 点为坐标原点,写出其波动方程;)01024cos(03.0102+-=∴===x t y muuT A ππωπλ解:(2) 试以距A 点5米处的B 点(如图所示)为坐标原点,写出其波动方程;)1024cos(03.02000ππππϕπλπϕϕ--=∴-=→=⋅=-x t y AB B B B A 解:(3) 若传播方向X 为轴负向,请重作(1)和(2)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