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增强社会档案意识的思考

关于增强社会档案意识的思考

关于增强社会档案意识的思考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社会档案意识仍然显得较为淡薄的具体表现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档案意识;社会档案
社会档案意识是指人们对于档案和档案工作及其与外界各项事物之间关系的认识总和。

它不仅反映档案和档案工作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也反映了整个社会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需求,因而档案意识问题目前已成为制约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各项法规的不断完善,人们对档案作用的认识也是逐步提高。

虽然档案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得到加强,人们的档案意识也相应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加强,但目前社会档案意识仍然显得较为淡薄。

1社会档案意识淡薄的原因
1.1还没有形成全社会的档案观
在社会中的普通成员里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档案,更不用谈什么是现代意义的档案,他们仍然停留在传统、狭隘的思想认识上,似乎只有人事档案和文书档案才是档案,而对于其他诸如基本建设、科研项目、新产品开发、人文档案、景观档案等实际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也是档案则一无所知。

1.2不了解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档案法制观念淡薄
部分单位对档案工作不重视,不懂或不愿收集、保存档案,甚至有损坏、涂改、倒卖档案的现象发生;一些工作人员不遵守档案管理要求,未按工作要求办公,主要表现有:用纸、用墨、用笔不符合规定,这些行为导致相关公文、材料等字迹不清等,导致档案材料有损;不善于利用宝贵的档案信息资源,不会利用档案维护部门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1.3部分档案工作者专业素质不高
不注意收集档案资料;不明确档案归档的具体要求和方法;不重视档案的日常管理维护;对档案局、馆、室的职责分工不了解,不按时向档案部门移交应该进馆的档案;忽视文件材料形成过程中的监督、指导;忽视与相关专业部门的交流与联系;更谈不上重视档案的开发利用。

2加强社会档案意识的措施
社会档案意识淡薄严重阻碍了档案事业的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很不适应。

因此,一定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增强人们的档案意识,从思想上提高
社会主体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认识,自觉依法存档、护档、用档,使档案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1 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素质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是增强社会档案意识的前提,提高素质的唯一手段只能是加强学习。

新时期的档案事业对档案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不仅要政治上可靠忠诚,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还需要熟练掌握档案专业技能,懂得本行业相关业务知识,以及信息、管理、计算机等学科知识,成为跨学科的复合性人才。

因此,档案工作者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才能适应新的形势。

2.1.1增进档案管理人员的政治素养
档案人员的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档案事业的成败。

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党性原则,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1.2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法制观念
社会法制化的发展要求人们必须增强法律意识。

档案部门也不例外,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来监督和指导档案工作。

《档案法》是档案工作的指导性法规,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完善,修改后的《档案法》适应了新形势下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为解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档案管理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提供了法律依据。

档案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档案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政策,并以此为依据,保证档案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2.1.3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
在新的科技领域不断开拓的21世纪,档案工作所包含的知识日趋丰富。

档案工作人员首先必须熟知档案管理的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同时还应了解和掌握所在单位从事专业的相关业务知识。

此外还应根据实际需要及档案事业的发展现状,力求具有综合能力和广博知识,增加科学文化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学习和掌握现代化管理知识,采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和方法,改造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把档案管理现代化推向前进。

2.2对社会进行广泛宣传
加强宣传工作是增强社会档案意识的重要手段。

多年来,由于档案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档案的重要性并没有被人们广泛认识,档案工作者的责任和辛勤劳动也没有被人们所理解,不少地方的档案部门甚至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档案工作需要所有社会组织的共同参与,因此,必须通过广泛而有效的宣传,让各个社会组织和全体社会成员了解档案知识,进一步增强社会档案意识。

2.2.1宣传形式要多样化
要不断地拓宽宣传渠道,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社会传媒,通过举办讲座、知识竞赛、散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全面、深入、持久地宣传档案知识和理论,进一步提高社会档案意识。

2.2.2重点选择宣传对象,进行针对性宣传
社会档案意识的高低,从量上看取决于社会大多数人,但每个人所起的作用却并不相同。

对于部分关键人群,应进行重点地、有针对性地宣传,这部分人群包括:各级领导和档案的形成者。

做好他们的宣传工作,切实提高他们对档案工作的认识,才能使增强社会档案意识变得事半功倍。

2.2.3宣传主题要生活化
只有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才能同时被不同阶层的人们所接受。

档案宣传在聚集社会重大活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也应把视角移向普通的社会生活,在突出政治性的同时,还需注重社会性。

2.3认真做好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
2.3.1加强编研,最大限度地开发档案信息
档案编研是对档案中大量固化的档案信息按专题重新加工组合形成价值更高的增值信息的过程,因此档案编研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为档案工作者,平时要经常关注时事信息,关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要点,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和注视的焦点,根据社会需求对档案资料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加以研究利用。

2.3.2加快档案“上网工程”,实施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使档案信息的传输不再受时空限制,而且传输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从而使档案利用方式变封闭为开放、变单向为互动。

实施档案“上网工程”,人们可以在网上检索、利用档案信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