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铁路行业分析报告文案

美国铁路行业分析报告文案

美国铁路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1920 年之前美国铁路建设情况 (3)(一)推动19世纪初铁路建设大规模出现的因素 (3)(二)美国铁路建设情况 (5)(三)地铁改变城市 (8)二、铁路对美国经济社会的影响 (9)(一)铁路带来经济结构的变化 (10)(二)铁路改变人口迁徙行为和分布特征 (12)1. 劳动力的短缺带来大量的移民 (12)2. 移民人口的分布主要在新开发的中部和西部 (13)3. 铁路促进了人口的移动 (14)4. 铁路带来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15)(三)铁路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16)三、我国各地高铁投资建设情况 (17)四、结论 (19)一、1920 年之前美国铁路建设情况(一)推动19 世纪初铁路建设大规模出现的因素工业革命的重要特征就是机器代替手工操作。

蒸汽机械的发明使运输工具更快捷。

1787 年,美国人约翰〃菲奇(John Fitch)第一次把蒸汽动力用在木船上。

时隔20 年,在1807 年8 月17 日那天,罗伯特〃富尔顿(Robert Fulton)把自己发明的用蒸汽为动力的“克莱芒特”号船下水,沿哈德逊河航行,从纽约市到阿尔巴尼。

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由蒸汽船取得成功的商业航行。

美国的铁路使用蒸汽机车是在1829 年。

到1840 年,铁路运输中使用的蒸汽动力占了30%。

1870 至1888 年间,在铁路上使用的蒸汽动力翻了一番。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铁路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没有蒸汽动力和机械的发明,铁路不可能发展得这么快。

铁路同时也促进了机械工业和其它工业的发展。

美国版图的不断扩大,为铁路的延伸在客观上创造了条件。

美国的疆土在战爆发前已经有36 个州,持续了一个世纪之久的美国西进运动,已经使美国的版图扩大到了西海岸的太平洋。

战结束后的第二年,布拉斯加加入了联邦,成为联邦的第37 个州。

随后科罗拉多在1876 年,北达科他、南达科他、蒙大拿和华盛顿在1889 年,俄亥俄和怀明顿在1890 年,犹他在1896 年加入了联邦。

也就是说,在战结束后到1900 年之间的40 余年间,有9 个州先后加入了联邦。

虽然俄克拉荷马、新墨西哥和亚利桑纳分别于1907 年和1912 年才加入联邦,尽管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在1959 年才加入联邦,实际上在19 世纪末,美国本土的西部疆界和南部疆界已经确立,加外的附属地,面积一共有370 多万平方公里。

在1914 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把西部和南部的疆界固定了下来。

这时的美国,从领土版图讲,足以称之为一个大国了。

领土的扩大和向西延伸,为铁路的铺设在客观上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经济的发展需要运输业的发展。

美国的工业在战结束后的30 年间发展非常迅速,是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不能比拟的。

而这些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战前的东部地区,以水路运输为主。

到1840 年前后,虽然已经修筑了20 条互不相连通的铁路,但是到1870 年,可以绕地球两周、全长5 万英里的铁路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了,大力发展铁路运输已经迫在眉睫。

铁路运输比水陆运输所占的优势是:其一,铁路运输不像水路运输会受到季节的影响,尤其在冬季河流结冰时期。

其二,同样使用蒸汽发动机,铁路运输也比水路运输的速度要快。

1850 年,经水路从辛辛那提到匹斯堡需要3 天零6 个小时,而经铁路仅需1 天零2 个小时。

其三,铁轨的铺设不受自然河道的限制,因此修建城市间的铁路时,距离比水路要短。

以辛辛那提到匹斯堡的水路里程为例,有470 英里,而铁路是311 英里。

其四,铁路运输比水路运输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运费。

市场的出现需要在地区与地区之间进行物品的交流,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扩大,运输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水路运输已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铁路的出现解决了问题。

铁路铺设到什么地方,居民就定居在什么地方,市场就开设在什么地方。

铁路的修建把东西部连接在一起,使美国成为一个整体。

在19 世纪70 年代,每年大约要从中西部和南部运输5000 万吨的谷物、面粉、牲畜、烟草和棉花到东部。

像小麦这种农产品可以通过铁路从盛产小麦的明尼达运到东部的城市,而东部城市的工业品可以通过铁路运到西部新开发的地区。

铁路同时也加速和带动了原料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发展。

(二)美国铁路建设情况美国的“铁路时代”是以1830 年第一条铁路的诞生与运营为标志的。

在铁路诞生前,美国的水陆运输和公路运输都已经在运营之中。

铁路在最初的年代中,只不过是水路运输和公路运输的辅助手段而已。

美国的第一条铁路于1828 年开始铺设,1830 年完工,是从巴尔的摩到俄亥俄,那段铁路仅有13 英里。

今天的马里被认为是美国铁路的诞生地。

美国的铁路是在美国处在早期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诞生的,它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美国人是在学习了英国人使用轨道车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铁路运输的。

1835 年,美国铁路的总长度为1277 英里。

仅仅5 年之后,铁路的总长度达到3328 英里。

从总体上看,当时美国的水路运输比较发达,是运输的主要工具。

然而,进入19 世纪60 年代后,尤其是在1861 到1865 年美国发生了称为南北战争的战后,铁路的修建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冲击着水路运输一统天下的局面和辉煌的运河时代。

1869 年5 月10 日第一条横跨北美大陆的铁路—太平洋联合铁路建成通车,把旧金山与奥马哈联成一体,这预示着“运河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此后的30 年间,全美国建成了4 条横跨大陆的铁路干线。

1880 年时美国的铁路有9 万多英里,5 年后达到12 万英里,1890 年增加到15 万英里。

这个时期铁路运输正在逐步取代水路运输,成为主要的运输手段。

到1889 年,在仅仅大约20 年的时间,美国铁路运输已发展为陆水路运输的 5 倍。

与英国和欧洲其他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相比,美国铁路的起步要晚。

英国最早的铁路是在1810 年出现的。

到19 世纪30 年代,英国进入“铁路时代”,和美国的铁路时代的出现是在同一个时间段。

在美国和欧洲大国铁路里程不断扩展的年代中,把美国和欧洲主要国家在1840 至1888 年间修建的铁路里程进行比较,人们不难发现,美国修建的铁路里程远比英国、法国、德国或俄国任何一个单一国家修建的铁路要长,而且有两个阶段比所有统计在的欧洲国家铁路里程之总和还要长。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1840 年,美国全国的铁路总里程比全欧洲的铁路总里程还多941 英里。

美国铁路之所以会在这个时期发展比英国快,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投资的力度大。

在整个19 世纪40 年代,修筑铁路花的费用达2 亿美元,比前40 年投入在修筑收费公路和运河、制造汽船的所有费用都多。

在尔后的40 余年间,虽然欧洲的铁路里程要多于美国,但到铁路发展高峰期间的1888 年,美国铁路里程要比全欧洲的铁路里程数多26080 英里。

其实,早在1830 到1840年的10 年间,美国修建的铁路就比英国修建的铁路要长。

到1840 年,铁路已经把费城、纽约和芝加哥几个主要大城市连在一起了。

1841 年波士顿和纽约也由4 条铁路线连接。

1851—1852 年水路运输是铁路运输的6 倍。

到19 世纪后半叶,美国成为世界上铁路建设速度最快的国家,货运量在1889 年是水路运输的5 倍。

乘客运载量也相应地增加,从1.8 亿人增加到5.2 亿人。

这是与当时美国工业化进程的总体速度分不开的。

(三)地铁改变城市继1863 年伦敦出现了第一条地铁之后,1870 年阿尔福莱德〃E.比奇在美国的纽约市铺设了第一条私人地铁轨道。

那条实验性的铁道长312 英尺,大约仅两个街区之间的距离,是在曼哈顿的地下铺设的,距地面21 英尺。

虽然地铁解决交通拥挤问题,但是当时从商业用途方面讲,那条地铁并不成功。

1898 年波士顿修建了美国第一条实用性的电气地铁。

纽约市随后在1904 年也开发了地铁,费城在1907 年修建了地铁。

芝加哥和旧金山分别在1943 年和1972 年也修建了地铁。

在20 世纪70 年代,纽约市的地铁每周要运送500 万乘客,地铁成为城市最快捷的交通工具。

由于设计合理,多条线路连接几个区,换乘方便,构成了一个地下交通网络。

华盛顿地铁的成功修建,使美国的地下铁路在20 世纪70 年代长达1319 英里。

进入后现代化时代的美国,公路交通高度发达,但铁路等其他运输方式仍在运行,形成了多种形式的运输网络。

尤其是在2001 年9.11 恐怖事件发生后,人们对乘坐飞机旅行顾虑重重,航空运输量直线下降,对铁路的依赖大大高于对飞机的依赖。

铁路又重新找回在人们经济生活中的位臵。

二、铁路对美国经济社会的影响铁路既是美国工业革命和技术发明的结果,也是促进美国工业革命、技术发明和现代化的重要因素。

继河运输之后,铁路成为美国经济的主要支柱,这场规模宏大的运输革命带动了美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1860 年,美国的工业年生产总值尚不足20 亿美元。

但到1914 年,工业生产总值已经超过240 亿美元。

在50 余年的时间能够在经济上取得上述的成绩,是与铁路发展密不可分的。

铁路的修建也带来了经济结构的变化、技术的创新、大企业的产生、社会结构的变化、城市化的加快、农业的资本主义化、广告业的大发展、生产模式的转变以及美国经济在其他方面战略性的变化。

(一)铁路带来经济结构的变化美国铁路的诞生与发展是与美国经济和工业的总体发展分不开的。

南北战争之后,美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迅速地从一个农业国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国,产品结构发生变化。

铁路的发展需要消耗大量木材、钢铁、煤炭和其他产品。

而钢铁木材等原料的运输,是离不开铁路的。

因此,铁路的发展是和工业发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

以钢铁工业为例,美国工业革命开始之后,自己逐渐能够生产适合制造路轨的钢轨,尔后又能够生产无缝重长轨和T 型轨道。

1839 至1859 年间,美国的铁路长度增加了2.6 万英里。

修建这么长的铁路当然需要大量的钢材、木材、运输设备及其他物资。

钢产量和木材产量也随着铁路的铺设而增加。

如:1841 至1850 年间,当铁路线的长度以160%的速度增长时,木材产量是以150%的速度增长,而生铁产量的增长速度是100%。

1877 到1890 年间,美国铁路网的合并和扩展,是那些年美国工业快速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就在那个时期,美国铁轨的用量从2.31 亿吨增加到6.91 亿吨。

1900 年和1870 年比较,钢铁公司工人数量增长3.4 倍,钢铁产量增加9.21 倍,资本投入增长4.87 倍。

即便是钢铁产量增加了1/5,但还是供不应求,美国不得不从英国的威尔士进口钢材。

(二)铁路改变人口迁徙行为和分布特征1. 劳动力的短缺带来大量的移民1862 年的《宅地法》和1869 年第一条横穿北美大陆的中央太平洋铁路的通车,加快了“西进运动”的步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