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词赏析 ppt课件

古诗词赏析 ppt课件


(四)山中与幽人①对酌
唐 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②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注】①幽人:指隐居的高士。②卿:对好朋友的称呼。
1.“一杯一杯复一杯”中连用三个“一杯”, 这有什么好处?(2分)
极写饮酒之多,极写饮酒之痛快。
2.“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羁旅思乡诗 (一)南乡子
唐·李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 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1.这首词所要表现的主旨是 思乡之愁 。
(2分) 2.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作用。 (2分)
借景抒情,用烟、雨、落花及鹧鸪的叫声 来渲染思乡之情。
羁旅思乡诗 (二)闽中秋思
唐·杜苟鹤
闺怨诗
(三)闺怨
唐·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1.诗中“孤”字含义丰厚,请做简要分析。 (2分)
既写月影的孤单,又写出了思妇孤苦的心理。 2.这首诗通过主人公思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 情?(2分)
表达了她对征戍南疆的丈夫的深切思念。
(一)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这首诗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夜雪的?(2分)
古诗词鉴赏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炼字公式: (解释含义)+描述景象+表达象+表达效果
【意境、情感】
密码1 抓诗眼 密码2 抓意象 密码3 抓背景
(从诗题入手 ;从注释入手)
◆用典 ◆象征、托物言志 ◆抑扬 ◆联想、想象 ◆虚实结合 ◆衬托【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 ◆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雁作为候鸟,被赋予诸多人格化的象征
意义,使之成为古代文学中一个符号化的意象。
它们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
情和羁旅伤感。
关于“鸿雁传书”的传说出自《汉 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鸿雁也 就成为了传书的信使,也指书信。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2.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
——王国维《人间词话》
元·张可久
嗈嗈①落雁平沙,依依②孤鹜残霞,隔水疏 林几家。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
【注】①嗈嗈(yōng):雁鸣叫声。②依依,轻飞的样子。
1.这首词描绘了暮秋江上 傍晚 / 黄昏 (时间) 的景色和渔家 从容闲适 / 宁静恬美 的生活 情景。(2分) 2.此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表现了作者对恬淡闲适生活的热爱之情。
触觉、视觉、听觉
2.从诗歌描写的情景中,你可以感知到作者怎 样的心境?(2分)
感知作者孤寂凄冷的心境。
(二)待储光羲不至
唐·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①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②不相顾,临堂空复情③。
【注】①要欲:好像。②了自:已经明了。③空复情:自多情。
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 己?(2分) ①天色已晚。②下起细雨。
闺怨诗
(一)闺怨
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1.首句的“ 不知愁 ”三字写出了女主人公
天真浪漫、富于幻想的情态。 (2分)
2.“忽”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分)
“忽”取“忽然”之意。闯入眼帘的柳色,使
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淋漓尽
古诗类型及主旨把握 ⑤咏物诗
托物言志:表达人生哲理;表达自己 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
咏物诗 (一)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①,骚人阁②笔费评章③。 梅须 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注】①降(xiáng):服输。②阁:同“搁”,放下。③评章: 评议的文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热爱之情和朋 友之间的深情。
古诗词鉴赏有秘诀吗?
秘诀:
秘诀: 秘诀:
积累
自悟成就高度。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 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 终不悔,为伊三境也。
1.从“差、欠、逊、少”等字中选择一个填
入原诗中的空白处,应为 逊 。(2分)
2.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2分)
一个人应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别人的 长处,更要看到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
咏物诗 (二)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第二句中“遍绕”“日斜”表现了怎样的 情景?( 2 分) 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景。 2.诗人喜爱菊花的原因是什么?这首诗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 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此夜开尽更无花)。
山水田园诗
(四)兰溪棹歌①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①棹(zhào)歌:船歌。
1.“越中山色镜中看”中的“镜中看”三字极富韵味, 它启发读者去想像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请作描述。 溪水平静清澈,倒映着月光山色,摇曳生姿,朦胧缥缈。
2.“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精彩传神,营造出优美 活灵的意境,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请作简要赏析。 描述了鱼抢春水,涌上溪滩,啪啪蹦跳的景象,表现了 诗人内心荡漾起的欢乐之情。
甫《天末怀李白》)
(杜
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淹《渔家傲·秋思》)
(范仲
4.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欧阳
1.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窗风雨夕》)
(《红楼梦》里林黛玉的《秋
2.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惜别》)
(吴文英
3.秋心如海复如潮,惟有秋魂不可招。
《己亥杂诗》)
(龚自珍
4.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古代表达乡愁的意象
归雁、昏鸦、秋风、明月、 鸟鸣、羌笛(羌管)……
表达了诗人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 的赞美。
咏物诗 (三)北陂杏花①
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①陂(bēi):池塘。王安石积极推行新法,后又被迫 闲居江宁。此诗写于他的晚年。
1.“一陂春水绕花身”一句中“绕”字用得很精妙, 请你结合诗境简要赏析。(2分) “绕”字,生动地写出了“春水”对“花身”的爱惜、 护卫和滋润,突出杏花生长环境的清澄幽洁。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1.这首诗中“匀”“弄”二字用得很精妙,请你选择 其一结合诗境简要赏析。(2分) “匀”字,运用拟人修辞,极生动地勾画出雨的细密、 轻柔,将那大片大片的紫菊之色,浸润得浓淡均匀。 “弄”字,以拟人的手法将“风”人格化,在风的吹 动下,蕉叶声声有韵,极富情致。
1.“吴钩”,古代吴地生产的一种弯刀,这里 代指 精良的武器 。(2分)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感, 也有怀才不遇之苦。
马诗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注:络脑,马笼头。
古诗类型及主旨把握 ⑥羁旅思乡诗
表达漂泊在外(久戍 边关、久宦在外)飘 零无依的孤苦和无奈, 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
答题公式:
明手法 + 阐运用 + 析效果
古诗的主要类型
1.送别诗 2.怀古诗 3.边塞诗 4.山水田园诗 5.咏物诗 6.羁旅思乡诗 7.闺怨诗
古诗类型及主旨把握
④山水田园诗
表达热爱自然、清闲恬淡之情; 表达对官场黑暗、功名利禄的鄙弃,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
(一)天净沙 • 江上
山水田园诗
(二)田园乐
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诗的一、二句描绘了雨后的春天早晨怎样的景象? (2分)
清新明丽、清幽恬美、富有情趣、生机盎然
2.结合诗的三、四两句具体说说作者的“田园乐”乐 在哪些方面。(2分)
乐在清新幽雅的自然环境, 更乐在闲适、随性的心境。
2.诗人代花立言,“作雪”而决不“成尘”,表现 了诗人怎样的心态?(2分) 借杏花被风吹落池中犹能保持纯洁,表现了诗人改 革虽然失败,但仍不改初衷的心态。
咏物诗 (三)南园
唐·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①,若个②书生万户侯?
【注】①凌烟阁,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功臣,命人将长孙无忌、 魏征等24位功臣之像列于凌烟阁上。②若个,哪个。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1分) 诗的前两句写自己虽已随着雁离开了家乡,但心却在 追逐家乡的云,表明自己的心还牵挂着家乡。诗的后 两句写自己想到故乡家园中的菊花今天又开了几朵, 表面是挂念家乡的菊花,实际上是借此表达对家乡的 怀念之情。(2分)
古诗类型及主旨把握 ⑦闺怨诗
抒发对情人的思念; 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 忧愁伤感和青春逝去、 光阴不再的感叹。
致地表达了少妇由喜悦到伤感的情绪变化。
闺怨诗
(二)秋夜曲
唐·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 漫长、寂静 的特点。 (2分) 2.“征衣未寄莫飞霜”表达了思妇怎样的情感? (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