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2018年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讲座

(完整版)2018年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讲座


症状及体征
• 乏力 • 纳差 • 肝区疼痛 • 黄疸 • 其它:脾肿大、内分泌失调,腹
水等肝功能失代偿表现。
实验室检查
如何阅读化验单 • 乙肝二对半 • HBV-DNA • 肝功
乙肝两对半
• 乙肝表面抗原 (HBsAg) • 乙肝表面抗体 (HBsAb) • 乙肝e抗原 (HBeAg) • 乙肝e抗体 (HBeAb) • 乙肝核心杭体 (HBcAb)
(GOT) • 碱性磷酸酶(ALP) • γ-谷氨酰转肽酶(GGT) • 白蛋白(ALB) • 球蛋白(GLB) • 总胆红素(T-Bil) • 直接胆红素(D-Bil)
其他辅助检查
• 超声检查 • CT • 肝穿刺活检
能治愈吗?
★ 目前极少能治愈! ★ 是可以治疗的!
谁需要治疗?
需要治疗的乙肝患者
• 性乱人群中,常有多个性伙伴者,接触并感染乙肝病 毒的机会更多;常伴有性器官的黏膜破损,紊乱的性 生活可降低机体免疫力,不能有效清除侵入的乙肝病 毒;使乙肝病毒更容易侵入体内。
生活中注意什么?
乙肝患者生活禁忌
❖ 绝对禁酒。 ❖ 避免从事过重体力活动。 ❖ 禁忌大怒和忧郁。 ❖ 禁忌乱用药物。 ❖ 禁忌过食,特别是过多食肉和糖类。
著名电影电视名星傅彪: 肝癌,两次肝移植均失败,40岁
受邀担任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乙肝防治宣 传大使”的刘德华,公开承认自己是乙肝病 毒携带者。
什么是乙肝?
肝脏 —— 人体的化工厂
肝脏是消化系 统最大的腺体 器官,是一个 “化工厂”, 包括物质的加 工、转化、合 成等,另外还 能促进某些有 毒物质的转换 和排泄。
家庭生活
68%的患者认为乙肝对于自 己家庭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59%的患者认为乙肝对自己 及孩子的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61%的患者认为乙肝对自己 和伴侣的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乙肝对患者事业的影响
事业
48%的患者在被诊断为乙肝后经 常上班缺勤。
47%的患者担心单位如果发现他 们患有乙肝后会丢失工作。
• 假如你/你的家人是乙肝/乙肝病毒携带者应 注意以下:
• 生活上应避免过劳,保持愉快心情。 • 注意保护肝脏,禁酒,禁止使用损伤肝脏的药物,
注意对其他疾病尤其是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以避 免进一步损伤肝脏。 • 提高个人卫生素养,自觉防止自身血液及其他体 液分泌物污染周围环境。
• 每半年至一年应进行一次检查:体格检查、肝功 能、血清HBV感染指标及肝脏B超;40岁以上者 应检测血清甲胎蛋白,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 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小三阳(传染性较强)
• HBsAg + • HBsAb • HBeAg • HBeAb + • HBcAb +
乙肝病毒DNA(HBV-DNA)
• 意义:持续阳性提示病毒复制活 跃,结合乙肝二对半、肝功互补 评估。
肝功
• 丙氨酸转氨酶(ALT)又称谷丙转氨酶(GPT) • 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又称谷草转氨酶
常见问题
乙肝妈妈可以哺乳吗?
• 迄今尚无事实证明乙肝病毒可以通过乳汁传播。 • 乳汁中检出乙肝病毒的机率很低;含量也非常小。 • 乙肝是血液传染病,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 • 新生儿多经乙肝疫苗接种,拥有了保护性抗体,即便
接触了乙肝病毒一般也不会感染。
• 但如果乳头有破溃出血,则应停止喂奶。
父亲有乙肝,会传给孩子吗?
• 日常工作和生活等无血液或体液暴 露的接触无传染性
医源性传播 血液
母婴传播 血液
血液 性传播
什么是血液传播
• 血液传播的条件:病毒的数量、接触的程度 • 通常理解的血液传播途径:输血、共用针筒 • 易被忽略的血液传播的途径:共用剃须刀,共用牙刷,
共用毛巾,纹身、纹眉、穿耳,因刀具的不洁造成传 播。 • 中国因不安全注射造成的乙肝感染者不少于3600万 人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分娩后新生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 – 共注射三针:第1次须在出生24小时内完成注射,6小时 之内完成疗效最佳,第二、三次分别于出生后第1、6个 月注射 – 90%以上小儿可以得到保护,不会感染乙肝病毒
• 三针完成后不产生抗体怎么办? – 如果是疫苗的质量或剂量不足,需要增加剂量重新注射 – 对早产儿和体弱的婴儿,也可能需要增加剂量重新注射 – 必要时可联合免疫增强剂,如胸腺肽、干扰素、白介素
• 自觉有异常情况时及时至正规就医。
你身边有HBV携带者,他虽然是传染源,但 这仅是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中的一个,绝不可能构成传染,因为他血液中的 HBV不会无缘无故跑到你的血液中来,第三个环 节也很重要,假如你是易感者,但你早已注射了 疫苗,你的体内有乙肝抗体,即便有HBV侵入你 的体内,也不会构成传染,因为你体内的抗体可 以清除掉这些入侵的HBV病毒,确保健康。
• 注射疫苗后产生的免疫力可至少维持15年,通常不需要重 复注射
如何看待乙肝的性传播
性传播的机会与是否注射过乙肝疫苗、性伙伴多少、 机体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 夫妻双方一方是乙肝病毒感染者,另一方在注射疫苗 并产生抗体后性生活是安全的,不必采用安全套等保 护措施;
• 正常的夫妻关系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小量病毒进入 体内后会很快被机体免疫系统清除,并产生抗体。
乙型病毒性肝炎
• 因为“小三阳”没能当上公务员,安徽芜 湖青年张先著将芜湖市人事局推上了法庭 。此案一经披露即刻在社会上引起巨大震 动。2003年12月19日8点30分,这起全国 首例“乙肝歧视”引发的行政官司在安徽 省芜湖市新芜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
• 这起案件直接关系到千千万万个乙肝感染 者正当工作和正当生活的权益,意义比输 赢更重要。
肝炎相关知识
• 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分型,目前已被公认的 有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分别 写作HAV、HBV、HCV、HDV、HEV。
• 甲肝、戊肝是通过消化道传染的可以治愈的 急性传染病。
• 丙肝和乙肝大致相同,比乙肝更容易发展为 肝炎后肝硬化或肝癌。
•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指乙肝病毒 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 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临床表现 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 症状。
乙肝病毒怎样破坏肝脏?
• 乙肝病毒进入人体后,迅速进入肝细胞内 ,并在肝细胞内复制产生新的病毒;新的 病毒又进入其他肝细胞,使其受到感染, 这样周而复始,使大量肝细胞受到感染。
乙肝的自然结局
感染乙型肝炎15-50年,最终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肝硬化病人
乙肝的主要传播方式
• 经血和血制品传播(blood) • 母婴垂直传播(birth) • 性接触传播(sex)
• 合理利用中草药有一定疗效
慢乙肝如何管理?
高危人群:
▪ 乙肝患者以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家庭成员 ▪ 过集体生活的人群,包括:学生,军人,渔民,海员等 ▪ 医务工作者 ▪ 男同性恋及有多个性伙伴的异性恋者,性工作者,性病
患者,静脉吸毒者,囚犯 ▪ 血液病、血透析病人;肿瘤病人 ▪ 饮食从业人员;长途货运司机 ▪ 在HBV高流行区居住超过6个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性肝炎知识问答 》
肝炎一定会传染吗?
• 只有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 • 最常见的病毒性肝炎依次是:
乙型肝炎 甲型肝炎(来得快,去得也快) 丙型肝炎 戊型肝炎(来得快、去得也快) 丁型肝炎
乙肝传染源
• 体内带有乙肝病毒者,尤其是急 性乙肝潜伏后期和发病初期传染 性最强。
52%的患者因得了乙肝后失去了 获得理想工作和学习的机会。
乙肝对患者社交生活的影响
社交生活
40%的患者感受到在周围人知道他(她) 患有乙肝之后态度变得冷淡。
74%的患者担心自己会把疾病传染给其 他人。
50%的患者反映当朋友知道自己得了乙 肝后,他们的关系就不象以前那么亲近。
34%的患者的社交活动因为得了乙肝而 受到影响。
• 病毒作为一种古老的微生物可以说无处不再, 防不胜防,因此最根本的预防措施就是给孩子 进行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
小结
• 如果你是乙肝患者,请及时治疗。 • 如果你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请不要自卑、
悲观,定期复查肝功、乙肝二对半及病 毒定量。
不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有以下 情况者均需治疗: ★肝功能异常。
★有明显的肝炎症状:乏力、厌食、 黄疸、肝区隐痛不适等。
★HBV DNA>103 copies/ml)
如何治疗?
乙肝的治疗目标
❖理想的最终目标:缓解、减轻临床症状; 阻止或延缓发展为肝硬化,减少HBV相 关性肝癌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 量,延长生存期。
没有感染过乙肝也没有抗体 • HBsAg • HBsAb • HBeAg • HBeAb • HBcAb -
从未感染过乙肝且有乙肝抗体 • HBsAg • HBsAb + • HBeAg • HBeAb • HBcAb -
大三阳(传染性强)
• HBsAg + • HBsAb • HBeAg + • HBeAb • HBcAb +
卫生部肝炎防治健康教育计划特邀专家,王振坤 ——《乙肝带毒者是否 都有很大的传染性 》
53
慢乙肝如何预防?
预防
• 1. 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不搞性乱; • 2. 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 3. 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 • 4. 避免医源性传播;注射时坚持“一人一针一
管”;不使用消毒不严格的医疗器具进行诊疗; 不接触未经严格检验的血液或血制品; • 5. 疫苗预防;阻断母婴传播。
• 各种病毒都有专一的生存细胞,迄今的研究尚 未发现精子和卵子中含有乙肝病毒,说明精卵 细胞都不适合乙肝病毒的生存,因此乙肝不会 基因遗传。
• 在家庭生活中亲密接触要比社会生活中多得多: 如剃须外伤、微量血液沾染了胡须、粗硬的胡 须扎伤新生儿的嫩脸、小孩嗑嗑碰碰的小损伤 可能成为感染的进入门户。因此常被误认“遗 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