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离子聚合ppt
以丁基锂和萘钠最为重要也最为常用的引用剂。
2020/3/30
三. 阴离子聚合引发剂和单体的匹配
阴离子聚合与自由基聚合相比,单体对引发剂 有较强的选择性,只有当引发剂与单体活性相
匹配才能得到所需的聚合物。
强碱性高活性引发剂能引发各种活性的单体,而弱碱性低 活性引发剂只能引发高活性的单体。
2020/3/30
2020/3/30
5.1阴离子聚合(anionic polymerization)
反应通式:
A B + M B M A
M M n
B :阴离子活性种,一般由亲核试剂(nucleophile)提供;
A 反离子,一般为金属离子(metallic ion)。 活性中心是C -(碳阴离子)
阴离子聚合应用比阳离子多,应用广泛。由于具有活性无 終止的特点,可以制备嵌段共聚物。
X
X
RM
主要有:
金属氨基化合物(MtNH2)、醇盐(RO-)、酚盐(PhO-) 、有机金属化合物(如正丁基锂C4H9Li或LiBu )、
格氏试剂(RMgX)等。
2020/3/30
2020/3/30
(b)醇盐、酚盐:
醇(酚)盐一般先让金属与醇(酚)反应制得醇(酚)盐,然后再 加入聚合体系引发聚合反应。如:
2020/3/30
表 5-5 苯乙烯负离子聚合增长速率常数(25℃)
反离子 二氧六环
Li
Na
K
Rb
Cs
k
0.94 3.4 19.8 21.5 24.5
2020/3/30
四氢呋喃
k
160 80 60~80 50~80 22
离子半径
0.94 1.17 1.49 1.63 1.86
3)温度对增长速率的影响
2 Na + 2 CH3OH → 2 CH3ONa + H2
C H 3 O - N a + + H 2 C C HH 3 C O C H 2 C H - N a +
X
X
2020/3/30
(c)有机金属化合物:
有机金属化合物是最常用的阴离子聚合引发剂。多为 碱金属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如丁基锂),Ca和Ba的有机金 属化合物也具引发活性,但不常用。
2020/3/30
一. 阴离子聚合的单体
(1)带吸电子取代基的乙烯基单体
一方面,吸电子性能能使双基上电子云密度降低,有利
于阴离子的进攻,另一方面,形成的碳阴离子活性中心由于
取代基的共轭效应而稳定,因而易阴离子聚合:
H2C CH X
降低电子云密度,易 与富电性活性种结合
H R CH 2 C
X
分散负电性,稳定活性中心
4、聚合方法
自由基聚合可以在水介质中进行,但水对离子聚合的引发剂和链 增长活性中心有失活作用,因此离子聚合一般采用溶液聚合,偶有 本体聚合,而不能进行乳液聚合和悬浮聚合。
2020/3/30
5、活性中心的存在形式
离子聚合的链增长活性中心带电荷,为了保持电中性,在 增长活性链近旁有一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存在,称之为反离 子或抗衡离子。这种离子和反离子形成的离子对在反应介质 中能以几种形式存在,可以是共价键、离子对乃至自由离子, 以阳离子聚合为例:
阴离子聚合特点 快引发,慢增长,无终止。所谓慢
是对引发速率而言,实际上阴离子聚合的 增长速率比自由基聚合快得多。
2020/3/30
五、 阴离子聚合的影响因素
1 溶剂
① 种类
2020/3/30
质子型 e.g:ROH;H2O 不能作为阴离子聚合的溶剂
非质子型
极性 e.g:四氢呋喃 非极性 e.g:环己烷、苯、己烷
不管引发机理如何,增长反应始终是单体与增长聚合 物链之间的加成反应,单体不断插入到离子对中,活性 中心不断向后转移。
H CH2 C
X
2020/3/30
kp
Li+ + CH2 CH
X
H
H
CH2 C CH2 C
X
X
Li+
特点: ① 几种不同活性中心同时增长; ② 慢增长(相对于阴离子聚合的引发速率 Ri,慢增长,但是较自由基聚合的Rp快)。 ---------可以得到单分散聚合物,是一种化学 计量聚合。
率对
的反 贡应
小
献速
居中
离解程度增加 大
控对 制结
强
弱
能构
力的
平衡右移,Rp增加,控制结构能力下降;
平衡左移,RpBiblioteka 降, 控制结构能力增强2020/3/30
表5-4 溶剂对苯乙烯负离子聚合kp的影响 *
溶 剂 介电常数/D
苯
2.2
1,4-二氧六环
2.2
四氢呋喃
7.6
1,2-二甲氧基乙烷 5.5
Kp/ (L/mol.s) 2 5
(绿色) Na CH CH2 +
(红色)
2 Na CH CH2
Na CH CH2 CH2 CH Na
(红色)
萘钠在极性溶剂中是均相体系,碱金属的利用率高
2020/3/30
(2)阴离子加成引发------单阴离子活性中心: 引发剂离解产生的阴离子与单体加成引发聚合反应:
聚 合 R M + H 2 C CHR C 2C H M H
溶剂化:离子带电荷,可与周围的极性分子或可极化的 分子发生相互作用。溶剂化的过程是使电荷分 散的过程即解离的过程。
e.g:
n - C 4 H 9 L i + O
n - C 4 H 9+ L i O
2020/3/30
溶剂的性质可用两个物理量表示: 介电常数ε:表示溶剂极性的大小, ε大,溶剂极性 越大,活性链离子与反离子的离解程度越大,自由离子 多; 电子给予指数:表示溶剂化的能力,反映了溶剂的给电 子能力,溶剂的给电子能力强,对离子的溶剂化作用越 强,离子对也越分开。
活性聚合的活化E=8~21kj/mol,聚合速率随 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使聚合物的规整度下降。
X n n[M ] [C ]
温度对聚合度无影响
但是,升高温度往往会使链转移反应加剧,所以一般阴离 子聚合反应必须低于一般自由基所采用的温度。
CH3 H2C C
COOCH3
甲基丙烯酸甲酯
D组(低活性):
CH3
H2C CH H2C C
H2C CH CH CH2
CH3 H2C C CH CH2
苯乙烯 甲基苯乙烯 丁二烯
异戊二烯
乙烯基单体,取代基的吸电子能力越强,双键上的电子云密度 越低,越易与阴离子活性中心加成,聚合反应活性越高。
2020/3/30
一般情况下,溶剂的介电常数越大,则极性越强, 离子对的离解越容易进行,体系中的松离子对和自由 离子就越多。 2020/3/30
R X极 化 R - X +离 子 化 R
溶 剂 化
X
R //X
离 解 R+ X
共 价 化 合 物极 化 分 子 紧 密 离 子 对溶 剂 分 离 离 子 对自 由 离 子
550 3800
※25℃, 萘钠引发苯乙烯聚合时测得的。
2020/3/30
2 反离子的影响
主要是反离子的结构、体积(半径)的影响 在非极性或低极性溶剂中,溶剂化作用十分微弱,
碳负离子与反离子之间库仑力为主导,反离子半径越 大,相应离子对间静电作用越小,易形成松对;
在极性溶剂中,库仑力次要,溶剂化为主导,反离 子半径越大,极性溶剂对反离子的溶剂化程度小,易 形成紧对,或者较大的反离子需要更多的溶剂分子才 能使之与负碳离子分开,于是离子对就变成紧离子对。
e.g:
H
H
C H 2 C M e+H 2 O X
C H 2 CH+M e O H X
H
H
C H 2 C M e+R O H X
C H 2 CH+M e O R X
水、醇、酸(RCOOH)、胺(RNH2)等终止速度快且无副反 应,广泛用作终止剂
2020/3/30
端羧基化反应 端羟基化反应
2020/3/30
2020/3/30
四. 阴离子聚合机理
1.机理:引发、增长、終止。 链引发:I 极快 M-
链增长: M n M 慢 M n 1 M
链終止: M n1M 难 終 止
∴ 阴离子聚合为无終止聚合,只能靠外加終止剂終止反应。
2.特点 快引发、慢增长,无終止
2020/3/30
四、 聚合反应机理-无终止聚合
CN
A组(高活性): H2C C
CN
CN H2C C
COOC2H5
H H2C C
NO2
偏二氰乙烯 a-氰基丙烯酸乙酯 硝基乙烯
B组(较高活性):H2C CH
CN
丙烯腈
CN H2C C
CH3
甲基丙烯腈
H2C CH CO
CH3
甲基丙烯酮
2020/3/30
C组(中活性): H2C CH
COOCH3
丙烯酸甲酯
B u L i + H 2 C C H B u C H 2 C H - L i +
X
X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活性与其金属的电负性有关,金属的电负 性越小,活性越高。
2020/3/30
(d)格氏试剂:
烷基卤化镁RMgX由于其C-Mg键极性弱,不能直 接引发阴离子聚合,但制成格氏试剂后使C-Mg键的 极性增大,可以引发活性较大的单体聚合。
2020/3/30
(3)链转移和链终止
自由基聚合通常是双基偶合、歧化终止,也有链转移
终止。对于阴离子聚合,由于活性中心带有相同电荷,不 能双基终止;反离子是金属离子,无法夺取某个原子而终 止,而且从活性链上脱除H- 活化能相当高,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