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课件1-绪论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课件1-绪论


(二)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
1、按交通容量分类
交通容量即运送能力,指单方向每小时的交通 断面上乘客通过量,按其分特大、大、中、小容 量四种系统。 (1)特大容量轨 道交通系统 特大容量系统一 般指市郊铁路,其高 峰单向小时运输能力 达到5万~8万人。
市郊铁路(美国长岛)
(2)大容量轨道交通系统
该类型系统的高峰小时单向运送能力达到 3万~6万人,主要指常规地铁。
东京地铁照片
哥本哈根地铁照片
华盛顿地铁照片
迈阿密地铁图片
平壤地铁图片
天津地铁图片
深 圳 地 铁 车 站
四 惠 站 二 层 交 换 大 厅
轻轨铁路发展
过去,国外许多城市发展快速度轨道交通系统以地下 铁道为主,但地下铁道昂贵的造价,又使许多城市对地铁 的憧憬望面生畏。因此,从90年代开始,欧洲和北美的一 些国家又对30年代后纷纷拆除的城市旧式有轨电车系统产 生了浓厚兴趣,它们通过对旧式有轨电车系统的技术改造, 建成了一种全新的轻轨系统。据缘计,至90年代初期,已 经有欧洲的十几个国家,北美的美国,加拿大,亚洲的日 本、中国(香港)和菲律宾以及非洲的突尼情等国家建成 轻轨系统,轻轨线路的总长约有1 300km。 如同地铁的发展一样,轻轨的建设同样也朝着多样化 方向发展。在多元化的轻轨技术标准系列中,处于高、低 两端技术标准位置的分别是准地下铁道和新型有缆电车系 统。
(5) 城市有轨电车 新型有轨电车是介于公共汽车与地铁间的一种低运量的 轨道交通系统。有轨电车通常采用地面线,有时有隔离的专 用路基和轨道,隧道或高架区间仅在交通拥挤的地带才被采 用。现代有轨电车不同于原来的电车,它除保留全地面、不 封闭、无信号系统等原电车的特点外,对轨道结构按国际 通用标准进行改造,并采 用运量大、性能好、技术先进 的新型车辆,具有投资少、运 营费用低、对环境污染小等优 点。现代有轨电车与性能较差 的轻轨交通已很接近,只是车 辆尺寸稍小一些,运营速度接 近20km/h,单向运能可达2万 人/h。在中小城市很有发展 前景,有很好的经济性。
市郊铁路的特点是装备重型化,最高速度较大,加、减 速度较低,通常由机车牵引一列列车。线路长度一般在 40~80km。列车最高速度可达100km/h以上。由于市郊铁路 具有运量大(单向最大运能可达8万人次/h)、投资省、 见效快、速度比较高、效率高、技术上容易实现、服务范 围广等特点,可用于 连接市中心和郊区间 的运输。因此,在日 本、法国、俄罗斯以 及东欧国家得到了广 泛的应用,并与地铁、 轻轨共同构成城市轨 道交通网络。 市郊铁路
二 轨道交通的特点
4、土建工程
轻轨线区间线路和车站常建在高架桥上。
地铁区间及车站多设于地下,结构复杂、施 工困难,修建周期长等。 5、振动和噪声控制 地面和高架上运行的列车,需要加强消音和 减震措施,建于地下时只要做好车厢内的减震和 降噪即可。 6、速度和正点率
均为全隔离或大部分隔离,受外界影响小, 正点率高。地铁行驶速度和运营速度较轻轨稍高
地铁:市区大都修建在地下,部分可修建在地面 或高架桥上。正线最大坡度一般为30‰,困难地 段35‰,最小曲线半径一般为300~600m。
轻轨:以高架线和地面线为主,平曲线半径最小 100m,特殊地段可采用50m,最大坡度60‰,正 线运行速度一般不大于35km/h。
二 轨道交通的特点
地铁与轻轨的主要区别
4、独轨交通
可分为跨座式和悬挂式两种,前者跨在一根走行轨道 上行走,其重心位于走行轨道上方;后者车辆悬挂于可在 轨道梁上行走的走行装置的下面,其重心处于轨道梁的下 方。轨道梁比较窄,仅为 85cm,对城市的景观及日照影响 较小。独轨交通有噪声低、振动小、对城市的景观及日照 等影响小、通过小半径曲线能力和爬坡能力强等优点。但 独轨车有运能小、速度低、能耗大、粉尘污染等缺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轨道交通的概念和特点 一 城市轨道交通的种类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
城市轨道交通是指服务于城市客运交通,通常 以电能为动力,采用轮轨运行方式的快速大运量 公共交通之总称。
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意义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舒适性好、对环
境污染小、能源利用率高等优点,是一种快速、 安全、便捷的城市交通工具,并被誉为绿色交通 工具。
速,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全世界已有80多个城市建成了
地下铁道,线路总长度超过了 5 000km 。现正在修建地下 铁道的城市有90多个,线路总长度达到1300多公里,其中
重型地铁约占 65 %。过去一般认为人口超过 l00 万的大城
市才需要修建地下铁道,但现在一些几十万人口的中型城 市也在修建地下铁道。
速度。
1、市郊铁路(通勤铁路) 市郊铁路是连接城市市区与郊区,以及连接城市周围 几十公里甚至更大范围的卫星城镇或城市圈的铁路,但它 往往又是连接大中城市干线铁路的一部分,因此它具有干 线铁路的技术特征,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地铁等其它 类型不同,在市郊铁路上通常是市郊旅客列车与干线旅客 列车和货物列车混跑。市郊铁路虽然是国家铁路的一种运 输方式,但它是现代化城市轨道交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世界各国纷纷开始采用立体化的快速 轨道交通系统来解决日益恶化的城市交通问题,并且逐步 形成了目前以地下铁道和轻轨铁路为主体,多种轨道交通 类型并存的现代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格局和趋势。
当前,世界城市轨道交通有两个发展趋势:
一是地铁从早期单一的地下隧道线路发展成地下隧道、 高架和地面线路相结合的交通系统,新建地铁大多数是这 种情形。地铁在城市中心的闹市区采用地下隧道线路,在 城市边缘区,近郊区或特殊地形的地段采用高架线或地面 线。这样,在获得相同的运营效果情况下,可以降低工程 造价和缩短施工时间。 二是地铁建设出现多元化趋势,它已经成为一个包括 重型地铁,轻型地铁、微型地铁的地铁家族。
东京地铁照片
轻型地铁是一种在轻轨线路,车辆等技术设备工艺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地铁类型,路权专用,运量较大,通常采用高 站台。
哥本哈根地铁照片
微型地铁,又称小断面地铁,隧道断面,车辆轮径
和电动机尺寸均小于普通地铁,路权专用,运量中等, 行车自动化程度较高。
都 营 12 号 线
地铁常建于城市中心地 区,其特点是运量大,能迅
市郊铁路主要为通勤者提供运输服务,有时也称为通 勤铁路( Commuter Rail )或地区铁路( Regional Rail )。 它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城市间的铁路运输。在一些大 城市比较重要。在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萧条后,市郊铁 路在美国的10来个城市又活跃过来。伦敦、巴黎也都有较 大规模的市郊铁路运输网络。在加拿大、亚洲、澳大利亚 和其他一些欧洲国家也都有一些市郊运输。
第二节 世界城市轨道交道发展概况
一、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1863 年 1 月,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在英国伦敦建成
投入运营。从 1863 年到 1899 年,世界上有 7 个城市修建了
地下铁道,从 1900 年到 1949 年,世界上又有重 4 个城市修 建了地下铁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地下铁道发展极为迅
(三)城市轨道交
通的种类
轨道交通的分类应当 按照其作为公共交通
的服务水平和运行方
式加以界定,最主要 的是运送能力和运送 速度两项指标。
图1-1 轨道交通运量和速度范围

运送能力:是指在高峰时间一条线路能满足的
最大客流量,用单方向断面每小时通过的最大乘 客人数来表示。 运送能力取决于列车的载客量和行车密度。 • 运送速度:指车辆从起点站到达终点站的平均
1、轮轨系统
均利用轨道作为车辆导向方式,都是以轮轨 为走行系统的交通方式,但轴重与钢轨类型不同。 2、运输量 地铁单向高峰每小时运输能力 3 ~ 7 万人次, 轻轨单向高峰每小时运输能力1~4万人次。 3、车辆及编组 地铁列车编组 6 ~ 8 节,车辆的最高速度可达 80~l00km/h,轻轨一般不超过4节,适应陡坡急 弯能力强,最高速度可达60~80km/h。
(美国长岛)
2、地下铁道
地下铁道过去是指修建在地下隧道中的铁路。现在定义 一个地下铁道,并不要求该系统的线路必须全部修建在地下 隧道内。 地下铁道可分为重型 地铁、轻型地铁与微型地 铁3种类型。 重型地铁就是传统的 普通地铁,轨道基本采用 干线铁路技术标准,线路 以地下隧道和高架线路为 主,仅在郊区地段采用地 面线路,路权专用,运量最大。
(3)中容量轨道交通系统 该类型系统的单向小时运送能力为1~4万人, 包括轻轨和单轨、小型地铁和新交通系统。
(3)小容量轨道交通系统
该类型系统的单向小时运送能力为小于 0.5万 人,主要指有轨电车。
2、按线路敷设方式分类
按线路敷设方式可分为地下(包括山岭、水下)、 高架和地面三种形式。 3、按车辆导向方式分类 按车辆导向方式可分为轮轨导向和导向轮导向。 4、按轮轨支撑形式分类 按轮轨支撑形式可分为钢轮钢轨系统(地铁、轻 轨等)、胶轮混凝土轨系统(单轨及新交通系统) 以及特殊系统(悬挂式单轨系统、磁悬浮轨道系统) 等。
(6)磁浮交通系统 (7)缆索轨道交通
二 (一)特点
轨道交通的特点
地铁和轻轨同属于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一部 分,是具有快速、安全、舒适、能耗低、污染小 等优点的绿色交通方式。主要优点如下:
(1)运量大
(3)污染少 (5)占地省
(2)速度快
(4)能耗少 (6)安全与环保

轨道交通的特点
(一)地铁与轻轨的比较 二者分属于大容量和中容量轨道交通体系, 故二者的设计标准如钢轨类型、线路坡度、曲线 半径、车辆编组、牵引动力等带来差异。
二 轨道交通的特点
7、通风、空调和采暖
轻轨地面、高架线路和车站均不需要专门的 通风设备。车站和车厢内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当 的采暖或空调设备。
地铁设于地下时,产生热量和废气,需要增 加机械进行通风,车视觉控制、列 车自动防护系统 (ATP) 控制和列车自动控制系统 (ATC)控制3种类型。 地铁主要采用列车自动控制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