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大肠杆菌病
引起人畜肠道疾病的血清型中,有肠致病性
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EHEC)。EHEC是新发现的一种大肠杆菌,血清 型为O157:H7,这种病原菌产生志贺氏毒素样细 胞毒素,主要引起人出血性便,1987年在我国曾 分离到O157:H7,虽无感染病例的报道,但其潜 在危险不容忽视。
而国内不同地区都有其独立的优势血清群,就是在同
一地区不同养殖场血清型相差也较大,甚至在同一鸡场同 一鸡群可以存在多个血清型。不同血清型之间的抗原交叉 保护力较弱,不可能制备一种覆盖所有血清型的超广谱疫 苗。我国不同地区的优势血清群的差异也不能像国外那样 通过开发包括优势血清群抗原的疫苗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免 疫效果。
禽大肠杆菌病
1885年Escherich发现大肠杆菌,在相当 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认为大肠杆菌为正 常菌群的组成部分,直到20世纪50中叶, 才认识到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有致 病性,尤其是对婴儿和幼畜,引起严重腹 泻和败血症。
禽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禽的肠道传
染病,主要特征为急性败血性变化及其他器官的 炎症。
➢易感性:鸡、火鸡、鸭、鹅等一般雏禽比 成禽易感性高,尤其是肉仔鸡,4-8周龄多 发;
➢感染途径:消化道、呼吸道、经卵垂直传 播;
➢饲养管理不良、气候变化或鸡群存在传染 性法氏囊病、慢呼时,容易引起本病的发 生。
三、多发的原因分析
1、 血清型众多,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优势血清群 菌体抗原(O)171种,荚膜抗原(K)103种,鞭毛抗原 (H)56种,这些抗原可组合成大量抗原性不同的血清型。 而且不同地区的优势血清群差异很大,且与国外报道的优 势血清群为O1、O2、O35、O78并不完全相一致。国外家 禽大肠杆菌病主要是由这4种血清型所致,很少分离到其 他致病性血清型。
禽大肠杆菌在鸡场普遍存在,特别是通风 不良,大量积粪鸡舍,在垫料、空气尘埃、 污染用具和道路,粪场及孵化厅等处环境 中染菌最高。
本病主要发生密集化养禽场,各种禽类不分品
种性别、日龄均对本菌易感。特别幼龄禽类发病 最多,如污秽、拥挤、潮湿通风不良的环境,过 冷过热或温差很大的气候,有毒有害气体(氨气 或硫化氢等)长期存在,饲养管理失调,营养不 良(特别维生素的缺乏)以及病原微生物(如支 原体及病毒)感染所造成的应激等均可促进本病 的发生。
在我国目前的家禽养殖环境、养殖方式和技术水平上,
家禽大肠杆菌耐药性产生的速度极快,在山东地区对盐酸 环丙沙星进行连续三年的耐药性调查发现,1996年盐酸环 丙沙星治疗大肠杆菌的有效率为100%,1997年为63.7%, 而1998年降低到33.3%。药物使用周期的缩短必然使药物 成本增加,并间接转移到养殖用户,使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费用增加,养殖效益下降。
2、大肠杆菌的本身特性:
因大肠杆菌分布广泛、血清型多(菌体抗原 (O)171种,荚膜抗原(K)103种,鞭毛抗原 (H)56种,这些抗原可组合成大量抗原性不同 的血清型)、有肠毒性、血毒性和细胞毒性,在繁 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外毒素和内毒素,所以对机 体的影响比较大,危害比较广。
3、 家禽大肠杆菌耐药性严重
大肠杆菌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 木糖、甘油、鼠李糖、山梨醇和阿拉伯糖, 产酸和产气。多数菌株能发酵乳糖,有部 分菌株发酵蔗糖。产生靛基质。不分解糊 精、淀粉、肌醇和尿素。不产生硫化氢不 液化明胶、V-P试验阴性,M.R试验阳性。
3、抗原构造与血清型
大肠杆菌的抗原构造及血清型极为复杂,抗原 主要有菌体 (O)抗原171种、表面(K)抗原103种和鞭 毛(H)抗原60种,此外还有菌毛(F)抗原。血清型用 O:K:H,O:k,O:H表示,因此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很 多,常见的血清型K88和K99,现被命名为F4和F5 型。在170种“0”型抗原血清型中约1/2左右对禽有 致病性,但最多的是O1、O2、O78、O35四个血清 型。08、0138、0141多见于猪常带有K88抗原,一个畜 (禽)群如不由外地引进同种家畜 (禽),其病原性菌 株常为一定的1一2种血清型。
一、病原
1、形态 特征 大肠杆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胞,
有鞭毛,常无可见荚膜、两端钝圆的短杆 菌;需氧或兼性厌氧,有呼吸和发酵两种 类型。
2、培养特性
在度范围为15-46℃。
有3种菌落:①光滑型(居多数):边缘整齐、湿润、 呈灰色,表面有光泽,在生理盐水中容易分散; ②粗糙型:常见于新分离的菌株。菌落扁平,干 涩,边缘不整,在生理盐水中易发生自家凝集; ③粘液型:有荚膜的菌株常见,培养基中含有糖 类或在室温中放置易出现。在麦康凯和远藤氏琼 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可形成红色菌落,是由于 大肠杆菌能分解乳糖所致,可与不分解乳糖的细 菌相区别。
4、抵抗力:不强
50℃30分钟、60℃15分钟死亡
常用消毒药均有效,在自然界的水中可存 活数周至数月,常用的消毒药如2%3%的氢氧化钠溶液、0.5%的新洁尔灭 等均易将其杀死。
对磺胺类、链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 等药物敏感,但极易产生耐药菌株。
二、流行特点
引起该病的抗原主要有:O1、O2、O5、O36、O78、 O108等。
我国不同地区鸡源大肠杆菌的优势血清群
甘肃、宁夏 O78、O1、O2、O114 湖北 O78、O1、O2、 山东 O78、O143、O15、O2、O18、O11 天津 O111、O89、O86、O30、O78 江苏 O78、 O127、O18、O2 河南 O78、 O11、O4 广东 O26、 O18、O78、O15 四川 O120、O26、O70、O119、O141、O89、O137 贵州 O18、 O78、O15
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等处的常在菌,正常寄 生率可达10-15%,在1g粪便中约含有106个菌。
大肠杆菌随粪便排出,并可污染蛋壳或从感染的 卵巢、输卵管等处侵入卵内,在孵育过程中,使 禽胚死亡或出壳发病和带菌,是该病传播过程中 重要途径。
带菌禽以水平方式传染健康禽,消化道、 呼吸道为常见的传染门户,交配或污染的 输精管等也可经生殖道造成传染。啮齿动 物的粪便常含有致病性大肠杆菌,可污染 饲料、饮水而造成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