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张中华《投资学》课件第2章市场经济与投资决定
张中华《投资学》课件第2章市场经济与投资决定
张中华《投资学》课件第2章市场经 济与投资决定
• 按照马克思等经典作家的设想,计划经济 包括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 社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全体劳动者的利益 – 生产的决策由社会经济中心在综合平衡的基础
上统一作出 – 社会经济中心运用计划手段,严格地按预定目
标调节整个社会经济运行过程
张中华《投资学》课件第2章市场经 济与投资决定
张中华《投资学》课件第2章市场经 济与投资决定
完善投资制度的基本内容
• 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 由国资委代表国家对授权监督的国有资本依法 行使出资人职责,实行政府公共管理和国有资 产出资人职能的分开
– 国资委的主要作用
• 维持所有者权益,督促企业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 维护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
• 全面深入展开阶段(1994-2003)
– 投资主体的层次与结构
• 投资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民间投资主体在投资主体中 居主导地位
• 国有投资主体(包括政府和国企)在投资主体中居 主导地位
• 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进一步发展
– 投资运行方式
• 政府投资
– 政府决策 – 政府投资退出竞争性行业,从事部分基础性和公益性投
张中华《投资学》课件 第2章市场经济与投资决
定
2020/11/14
张中华《投资学》课件第2章市场经 济与投资决定
本章主要内容
• 投资决定的两种基本类型 • 我国投资决定模式的历史演变过程 • 市场经济体制与投资制度的完善
张中华《投资学》课件第2章市场经 济与投资决定
投资决定的两种基本类型
• 计划经济的基本特征 •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 市场失灵、缺陷与政府的作用
• 除极少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业继续采取国家独资的存在方式外,大 量的国有经济采取国家绝对控股、相对控股和参股 三种存在形态,且国有经济应尽可能采取相对控股 和参股的方式
• 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经济发展
张中华《投资学》课件第2章市场经 济与投资决定
完善投资制度的基本内容
• 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 产权是指对一种物品或资源排他性的支配使用 权、自由转让权以及剩余产品的收益权,包括 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等各类财产权。
• 深化阶段(1988-1993)
– 以198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投资体制改革近 期方案》为开始标志。
张中华《投资学》课件第2章市场经 济与投资决定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时期的投资决定 (1979-2003)
– 投资主体的层次与结构
• 国有投资占主体,但投资主体进一步多元化
– 投资运行方式
• 政府投资
项目建设单位使用
• 投资的协调与控制
– 各类经济主体之间是行政隶属和产品划拨关系, 所有投资由国家计划协调与控制
张中华《投资学》课件第2章市场经 济与投资决定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时期的投资决定 (1979-2003)
• 这一时期的投资决定模式改革大致可分为 三个阶段:
• 起步阶段(1979-1987)
有效利用,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
张中华《投资学》课件第2章市场经 济与投资决定
完善投资制度的目标与意义
• 完善投资制度的意义
– 完善投资制度与微观经济效率的提高
• 投资是企业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经济前提,提高企 业生产经营效率,必须首先提高投资效率
• 投资决定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方向、规模、技术水 平和所在地点,对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效益有着决 定性影响
• 投资主体层次与结构
– 存在全民所有、集体所有、公私合营、私营、 个体五种经济成分,个体和私营经济居于主导 地位
• 投资运行方式
– 全民所有制投资投资决策权基本上集中于国家 – 其它投资主体投资决策基本上是自主决策
• 投资协调与控制
– 政府投资由计划控制与协调
张中华《投资学》课件第2章市场经 济与投资决定
资
张中华《投资学》课件第2章市场经 济与投资决定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时期的投资决定 (1979-2003)
– 政府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资金和政策性银行资金
• 企业投资
– 国有企业有一定投资决策权 – 其它所有制企业基本上是自主决策
– 投资协调与控制
• 将政策性金融从国有专业银行中分离出来,组建国家政策性 融资体系(1994年,从国内和国际市场筹集资金以保证国家 重点投资项目的资金来源
• 政府是经济活动规则的制定者,而且可以超经济 手段保证其决策的实施,而企业则是规则的接受者
– 政府的基本经济职能是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张中华《投资学》课件第2章市场经 济与投资决定
市场失灵、缺陷与政府的作用
• 政府发挥作用的基本原则
– 政府的作用应严格限制在市场失灵的领域 – 政府的作用应限制于能够修补的市场缺陷 – 政府干预经济所带来的收益应大于其所付出的
• 垄断 • 外部效应 • 公共商品或准公共商品 • 市场不完全 • 分配不公平
– 非市场本身固有的缺陷
• 市场发育不全 • 产权不明晰或产权缺乏严格的法律保护
张中华《投资学》课件第2章市场经 济与投资决定
市场失灵、缺陷与政府的作用
• 政府的作用
– 政府作为经济主体与企业的不同
• 政府的行为目标具有双重性,即既要使统治者的福 利最大化,又要使整个社会的福利最大化,而企业 的目标则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 资本市场发展不足,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 置的功能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 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投资法律体系、 监管体系以及宏观经济调控体系还不健全
张中华《投资学》课件第2章市场经 济与投资决定
完善投资制度的目标与意义
• 完善投资制度的目标
– 效率、公平、经济稳定增长和人与自然和谐发 展
• 效率,即合理配置社会经济资源 • 公平,即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 • 经济稳定增长,即避免出现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 •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主要是自然资源能够得到合理
• 投资的总量与结构合理是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 关键
– 投资与消费的比例 – 投资的产业结构 – 投资的地区结构
张中华《投资学》课件第2章市场经 济与投资决定
完善投资制度的基本内容
• 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 投资主体多元化是指企业不再由单一出资者投 资而成,而是由多个出资者投资组合而成
– 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具体要求
–投资主体的层次与结构
• 政府是主要投资主体,但非国有投资主体有所发展
–投资运行方式
• 政府是主要决策者,企业处于从属地位 • 进行了以行政分权为特色的外围性改革
张中华《投资学》课件第2章市场经 济与投资决定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时期的投资决定 (1979-2003)
– 投资协调与控制
• 政府投资依然以计划控制 • 非国有投资主体投资主要以政策进行引导和协调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 自利性
– 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经济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的 内在动力
– 自利性不等于自私
• 自主选择性
– 经济主体都能按照自己的利益自主选择其资源 的使用方式
– 自主选择性是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条件
张中华《投资学》课件第2章市场经 济与投资决定
• 激励互溶性
– 激励互溶是指经济主体在追求自利目标的同时, 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 国有企业成为“一般性建设的投资主体”,具有了一定 投资主体地位,有一定投资决策权
– 其它所有制企业基本是自主决策
– 投资协调与控制
• 以传统的计划和审批为主要调控手段 • 国家开始发布产业政策对投资方向进行宏观调控
张中华《投资学》课件第2章市场经 济与投资决定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时期的投资决定 (1979-2003)
– 明晰的产权是经济主体自主选择其资源使用方 式的基础,因此,健全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赖 以发展的基础
– 健全产权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
张中华《投资学》课件第2章市场经 济与投资决定
完善投资制度的基本内容
• 完善公司治理
– 公司治理是一套制度安排,用以支配若干在公 司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投资者(股东 和贷款人)、经理人员、职工之间的关系,并 从这种联盟中实现经济利益。
– 国有资产管理分三个层次,以防止新的政企不 分
• 第一层次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张中华《投资学》课件第2章市场经 济与投资决定
完善投资制度的基本内容
• 第二层次是投资控股公司或大型经营性企业集团 • 第三层次是生产经营企业,包括国有独资企业及拥
制度
张中华《投资学》课件第2章市场经 济与投资决定
市场经济体制与投资制度的完善
• 我国投资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完善投资制度的目标与意义 • 完善投资制度的基本内容
张中华《投资学》课件第2章市场经 济与投资决定
我国投资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国有投资的比重仍然过高,而且产业分布 不合理
• 企业治理结构不尽合理,投资激励与风险 约束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 政府决策 – 投资范围限定在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重点项目等 – 政府投资资金来源由基本建设基金保证 – 成立国家专业投资公司作为政府投资的使用责任人,通
过企业化经营以强化责任
张中华《投资学》课件第2章市场经 济与投资决定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时期的投资决定 (1979-2003)
• 企业投资
工程等 – 收买亏损企业,以减少资本家私人的损失
张中华《投资学》课件第2章市场经 济与投资决定
我国投资决定模式的历史演变过程
•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投资决定 • 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的投资决定 •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时期的投资决
定
张中华《投资学》课件第2章市场经 济与投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