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摘要推动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必由之路。
而大力发展休闲旅游是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现代化农业的有效途径。
特色效益农业与休闲旅游的融合有利于更好地整合农村资源,最大限度地提升农业与旅游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改善生产经营理念,提高农村整体水平。
关键词:关键词特色效益;农业;休闲旅游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推进,给新型农业革命及休闲旅游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深入推进特色效益农业与休闲旅游的深度融合,对优化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扩大内需、统筹城乡发展及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具有重要价值。
1 实施特色效益农业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面临的困境
1.1 农业与旅游融合不深,呈现零乱、分散的现象
农业作为合川区发展的支柱产业,是实现农民农村的致富的必由之路。
但在实际情况中,不难发现,在农业发展的道路上,农业与旅游的完美结合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效益农业仍然停留在处级阶段,依旧是农耕的传统模式,尽管目前合川在极力发展规模化、产业化、效益化农业,但是效果差强人意,尤其是在农业与休闲旅游的融合发展上,存在“有说头、无看头;有亮点,无看点”的单打独斗的现象。
在农业发展的时,没有注重完善旅游设施设备;在农业形成规模时,没有注重发掘旅游的内涵与层次;在农业初显成效时,没有注重打造和营销旅游产品,导致优势不明,竞争不强、后劲不足,处在不上不下的位置,难以吸引游客前往。
1.2 创意与架构结合不精,呈现后劲乏力的状态
打造精品休闲农业,就是要农业与旅游的完美结合,打造特色、创意及合理的架构与规划。
但目前,在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中还在创意不足,架构不清的状态,导致效益农业裹足不前,旅游开发稍显单薄。
一是着力打造的效益农业之间相距较远,较为分散,旅游所必备的道路设施等级低,有些地方甚至无法错车,难以连线成点,供游客进行观赏、体验。
二是在资源整合中,缺乏具有强烈冲击力的自然与农业景观,整体架构与规划不清晰,没有突出旅游主题和特色休闲项目;单纯地依靠现有农业开展节会活动,没有进行创意提炼和农业造型设计,难以推动可持续发展。
1.3 营销与推广战略缺位,呈现发展瓶颈的结果
2 关于促进效益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破冰之路
2.1 注重项目引领,提高农业旅游品质
合川区既有田园式的美景,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既有自然的山水风光,又有着丰富多彩的资源。
因此,合川区须重点引进,项目引领,形成核心竞争力。
一是打造一体化农业旅游综合体。
通过整合资源和自身优势,打造享受视觉盛宴的农业休闲观光带,增加一批既可供游客休闲娱乐的设施设备,又能增加观赏乐趣的服务项目,大力引进发展龙头农业项目,带动和辐射周边,建设一批民俗文化院落、快乐小家、棋牌互动、唱歌和游戏等为一体的休闲旅游项目,形成体验本土风情、品尝特色美食、购买本地名优产品和特色旅游产品的聚集地。
二是完善精品农业旅游线路。
将各村的农业亮点和品牌串联成线,打造“畅通旅游工程”、“精品旅游线路环线”,将旅游景点与四大片区节会无缝衔接,完善周边景物造型,提升整体乡村旅游与效益农业;将片区沿线农业产业进行整合,形成产业环线,拓宽道路,提升道路层次。
开通旅游专线和热线服务,为游客提供咨询和服务,提升农业的水平,带动旅游的升温。
2.2 树立品牌标杆,增强农业旅游效益
研发产品,创新品牌,打造一体化产业链条,力求效益做大化。
一是打造以农业休闲度假为
特色的生态型农庄主题乐园模式,生态型农庄主题乐园模式的价值在于其旅游、休闲、游乐、娱乐和度假等多元化功能组合。
生态型农庄主题乐园它不同于其他大型的或一流的城市主题公园,它的最大优势就在于低成本和原生态,更多依赖的是原有的农业生态资源进行打造,外加农业项目体验和传统农村游戏结合,诸如在四大片区节选具有代表性的农家庄园,进行特色化、专业化、多元化和民俗化的打造,有利于带动农业的转型和休闲旅游的有效融合,形成产业链条,促进经济发展。
二是注重创意改造,提高产业效益。
在打造的主题乐园中,必须注重新颖性和创造性,创意成为扭转传统农业发展的必备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