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交互式教学模式

关于交互式教学模式

关于交互式教学模式讲座
一、优化教学环节,课题研的层次.
1、教学的参与,师生的参与,正向的参与积极的参与,是能够具体实现的。

参与的重要特点:注意力。

(1)参与的方法和途径
(2)参与的时空(思考的时间)
关于空间学生应有活动,不是静坐。

(3)参与效果,即有效性。

(4)参与的主动性:
抽学生回答问题(被动)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是主动性。

被子动转化为主动。

注意:无效参与的形式。

(5)注意参与的层次。

A 分层教学。

B合作教学,合作学习。

C教学交往:形式、方法、途径、原则。

D实际教学互动。

相互启发、相互制约,角色的转化。

相互反馈。

相互评价,角色互补,相互补充、相互思考。

二、课堂教学交互的共同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学生参与的主体,互动主体,学习的主体,合作的主体,交流的主体。

2、有效性原则

交互、原动是否有效。

3、平等自主原则。

学生这个原则,就可以可能交互互动,是合作性的互动。

4、多向性原则。

交往互动的多向性,多个主体之间互动。

5、适度调整的原则。

三、交互的特征。

课堂的外在交互表现。

1、良好的教学范围。

2、良好的教学情景氛围。

3、师生积极有效的参与。

4、师生间多向交往。

5、师生多纬度多层面的互动。

6、有效的反馈一调整。

这是总课题组的总结的理性框架。

第二、优化教学过程,实施教学的交互。

1、尊重学生的个性,创设平等的氛围,学生的不安全感,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能忽视学生的存在,剥夺了学生参与的机遇。

过分强调学习纪律、整齐划一,不能把学生当士兵。

2、要充分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与需求。

制定教学的起点的任务。

同教学的起点目标任务,仍然是教材,由教师制定的,而不是根据学生的起点和需求而制定的。

学生的需要产生动机,有动机才有行动。

有行动才会自我实现。


教学课堂安排要结合学生的需求。

需要了解什么,根据这样的引导行动达到学习的自我实现。

改变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模式。

3、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满足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景是物化的客观存在的不带色彩的。

教学是体现情感要素的活动。

即教学情景。

叙述问题情景(体现悬念),一般性问题,特征
行动情景,演讲情景,演示情景。

特别:问题情景可以改变人认识的平衡,产生一种心理压力,导致人探索欲望。

强化了学生学习的成功的动机。

如:奇怪:什么叫奇怪,情景是奇怪。

所以对问题的设计,应有具体的情景。

设计引入情景。

只有在情景中,学生才会主动地参与学习。

4、强调知识的特征过程,注意学习的研究和探究性。

是思维的形式和发展的过程。

重结论,轻视结论都有一个学生如何获得的过程,比如:函数,直线点0,0,点1,3 为什么取0,0 学生自己获得。

小学生学习圆周率
提高学生找规律。

初中植物(双流棠湖中学),全国一等奖。

它之所以得一等奖就是改变观念。

把验证实验变为探索实验。


研究性课堂。

5、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1)问题、提问应有科学性。

(2)提问明确,重点条件明确,时空明确。

(3)问题有严密的层次性。

有简单问题、复杂问题。

A了解性问题(是什么?)B理解性问题(为什么?)C运用性问题(实际应用)D针对问题,同意计划性。

(4)评价的及时性。

(5)评价的激励性。

(6)面向全体学生提问。

(7)提问经予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

6、了解学生学习状态,调整教学方法。

通过各种反馈了解状态。

学生面部状态,学生作业状态。

课题研究思路。

1、分学科,案例是基础,以课堂为基础。

2、如何体现课堂教学的交互有哪些?
3、影响课堂教学的交互有哪些?
交互式课题研究原则,外部特征,途径。

交互式课题模式的条件,物件。

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