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神经解剖解析
脊髓表面无明显的节
段性。但内部结构有节段性 。通常把每一对脊神经根附 着的一段脊髓称为一个脊髓 节段。脊髓共分31个节段, 包括颈髓8节、胸髓l 2节、 腰髓5节、能髓5节和1个尾 节。成人椎骨与脊髓节段不 相对应。一般脊髓节段高于 相应的椎骨。了解上述关系 ,在临床上有实用意义。例 如某椎骨损伤,可据此推算 受累的脊髓节段;而脊髓某 节段的病变,也可据此推算 平对的椎骨平面。
脊髓
一、 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二、 脊髓节段及其与椎骨的关系 三、 脊髓的内部结构 四、 脊髓的功能
脊髓(medulla spin3lis)
位于椎管内,上端于枕骨大 孔处与延髓相接,下端以脊 髓圆锥终于第l腰椎下缘水平 。实际上脊髓仅占据椎管的 上2/3。全长约40—45cm。 新生儿脊髓可达第3腰椎水平 。脊髓呈扁圆柱形,全长粗 细不均。平第5、6颈椎水平 有颈膨大,平第12胸椎水平 有腰骶膨大。 两处膨大是从 此分别发出到上肢和下肢的 神经,神经细胞相应增多, 而致两处脊髓 膨大。脊髓腰 能膨大以下逐渐变细,称脊 髓圆锥,再向下是无神经结 构的终丝继续下延到尾骨。
脊髓表面有数条纵行的沟裂 ,前面有前正中裂,后面正 中线上有后正中沟。前正中 裂两侧有两条浅沟,称前外 侧沟,后正中沟两侧有两条 后外侧沟,脊髓全身自前外 侧沟依次穿出31对前根(radix anterior),由运动纤维组成 。后外侧沟自上而下附着31 对后根(radix posterior)。每 个后根上附有一个脊神经节 (ganglion spinalis),该节由 假单极神经元组成,其周围 突参加脊神经;而中枢突组 成后根,自后外侧沟进入脊 髓。
前角(cornu anterior)
也称前柱,主要由大型多极的前角运动神经元构成。它们接受来 自后根、后角细胞和脑下行纤维的联系,其轴突自前外侧沟穿出 ,构成前根。前角运动神经元为大、中型多极神经元,分为两类 :①α运动神经元,属大型细胞,直径大于25um,胞体中Nissl体 呈粗大块状,这是支配骨骼肌的神经元。⑨γ运动神经元,属中型 神经元,其轴突
Rexed 人类脊髓细胞构筑分层
1952年Rexed根据猫的 脊髓材料,提出脊髓灰质板 层构筑学说:认为脊髓灰质 神经元不是分群存在,而是 从后角到前角分为10个板层 。I层相当于后角缘层,Ⅱ 层相当于胶状质,Ⅲ、IV层 相当于后角固有核,V、VI 层位于后角基部,Ⅶ层相当 于中间带,VIII层位于前角 基部,IX层相当于前角运动 细胞群,X层位于中央管周 围。以后发现人和其他动物 的脊髓也同样具有10层构筑
前根由运动纤维组成。
后根是感觉纤维组成的。每一 对应的前、后根在椎间孔处合 并成一条脊神经,从相应的椎 间孔穿出。因椎管长于脊髓, 则脊神经 根距各自的椎间孔自
上而下愈来愈远,结果脊神经 根在椎管内自上而下逐渐倾斜 ,最后腰骶部的神经根近乎垂 直下行。这样,在脊髓圆锥下 方,腰骶部神经根连同终丝称 为马尾(cauda equina)。成人马 尾占据椎管下1/3,故临床腰椎 穿刺常在第3、4或4、5腰椎间 进行,不致损伤脊髓。
脊髓白质
上行纤维束
1、薄束和楔束 2、脊髓丘脑束 3、脊髓小脑后束 4、脊髓小脑前束
下行纤维束
1、皮质脊髓束 2、红核脊髓束 3、前庭脊髓束 4、顶盖脊髓束 5、内侧纵束 6、网状脊髓束
脊髓固有束
上行纤维束
薄束(fasciculus gracilis) 和楔束(fascicutus cuneatus):
右前外侧沟之间为
前索,前后外侧沟
之间为外侧索,左
右后外侧沟之间为
后索。灰质连合的
前方有脊髓两侧交
叉纤维构成的
白质前连合
脊髓灰质
前角
1、α运动神经元 2、γ运动神经元
侧角
1、中间外侧柱 2、骶副交感核
后角
1、后角边缘核 2、胶状质 3、后角固有核 4、胸核
后角(cornu posterior)
也称后柱,其神经元直接接受 后根的终支和侧支,发出纤维 皆走在中枢内。后角从后向前 分为四个核团:①缘层,是后 角尖端的薄层灰质,由大型细 胞组成。②胶状质,由大量小 细胞组成,在新鲜标上呈半透 明胶冻状。它可能参与脊髓节 段间的联系。⑨后角固有核, 占后角大部分,由大、中型细 胞构成,树突伸向胶状质,轴 突参加白质的上行束。④胸核 (nucleusthoracius),又称背核 ,位于后角基部内侧,边界清 楚。仅见于颈8到腰2节段。
占据后索,薄束位于内侧, 楔束位于外侧。它们是由 脊神经节细胞的中枢突, 经后根内侧部进入脊髓后 索直接上升构成的。薄束 来自第5胸节以下的后根; 楔束来自第4胸节以上的 后根。纤维有明确的定位, 自外向内依次排列着颈、 胸、腰、骶的纤维。薄束 和楔束的功能是传递意识 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至 延髓。
随前根穿出支配肌
梭的梭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在维
持肌张力中起重要
作用。此外,还有
些小型细胞属联络
神经元。
前角运动神经元在配布上分为内、外侧两群,内侧群 也称内侧核,见于脊髓全长,支配躯干肌和颈肌;外侧群又 称外侧核,在颈膨大和腰骶膨大处最发达,支配四肢肌。
侧角(cornu laterale) 又称侧柱,由中、小 型细胞构成,仅见于 胸1一腰3脊髓节段。 这是交感神经的低级 中枢,其轴突随前根 穿出,构成交感神经 的节前纤维。
脊髓白质
白质(substanlia alba)
主要由密集的纵行神经纤维 束构成。一般起止、行程、 功能相同的纤维束称传导束 。传导束边界不甚清楚,互 相间有重叠。传导束主要联 络脑和脊髓,可分为上行纤 维束和下行纤维束。另外, 还有联络脊髓各节段的上升 、下降纤维,它们紧靠灰质 周围排列,称固有束( fasciculi proprii)借此完成 脊髓节段间的反射。
脊髓的内部结构
1、灰 质
(1) 前 角 (2) 侧 角 (3) 后 角
2、白 质
(1) 上行传导束 (2) 下行传导束 (3) 脊髓固有束
脊髓外周由白质构成,中央部为灰质。灰质在横切面上呈 “H”形,其正中有中央管贯穿脊髓全长,并向上与延髓中央管相 续。灰质向前突出的部分称前角,向后突出稍细的部分称后角。 在胸髓和上3腰髓的前后角之间还有向外侧突出的侧角,连接两侧 灰质的横行部分称灰质连合。脊髓白质以前外侧沟和后外侧沟为 界,分为三个区,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