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橄榄油市场发展现状及建议

中国橄榄油市场发展现状及建议

中国橄榄油市场发展现状及建议【作者】石永峰;【机构】甘肃省粮油批发市场检验检测中心730000兰州市民主东路300号;【摘要】油橄榄(Olive)是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兼果用树种,为著名亚热带果树和重要经济林木。

可供食用的高档橄榄油是用初熟或成熟的油橄榄鲜果通过物理冷压榨工艺提取的天然果油汁,是世界上唯一以自然状态的形式供人类食用的木本植物油,它完全保存了油橄榄鲜果中的各种营养成分,被誉为"植物油皇后"、"飘香的软黄金"。

2橄榄油的加工工艺目前,橄榄油的加工工艺主要有传统工艺、两项分离工艺及三项分离工艺。

三相分离工艺是在集约化生产区最为普遍使用的方法,它可以追溯到70、80年代,磨碎的油橄榄直接放入三相分离器中。

【关键词】市场发展现状;进口品牌;橄榄果;油脂加工企业;食用油市场;海关统计;橄榄油是从新鲜油橄榄果实中通过冷榨加工提取的一种高档食用植物油。

油橄榄原产地在地中海沿岸国家, 目前全球橄榄油总产量约为260万,t 约占食用植物油市场的3%, 其中以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突尼斯等国的橄榄油最为有名, 生产历史也最为悠久。

地中海沿岸国家橄榄油的总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90%, 仅西班牙橄榄油产量就达到了全球总产量的40% 左右, 出口量世界第一。

中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引进种植油橄榄, 目前油橄榄的种植基地主要分布于白龙江、嘉陵江等流域的川、甘、陕、滇等省区, 中国橄榄油的生产目前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

1.中国橄榄油市场的发展现状1.1 国外橄榄油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探索开拓中国市场, 21世纪初有少量产品试探性进入中国食用植物油市场。

从2003年起, 在短短的2~3年间, 外国品牌橄榄油开拓中国消费市场的力度明显加大,中国橄榄油进口量迅猛递增。

据不完全统计, 1998年中国进口的各类橄榄油只有150 t左右, 而2001年就达到了400t ,2003年的月平均进口量比2002年增加了46% ,其中初榨橄榄油的增长幅度最大,比2002年递增了141% 。

2004年橄榄油进口量跃升至2700t,2005年达到了3 900t。

北京海关统计表明, 2006年前两个月北京橄榄油的进口量就达到了600多t。

有机构预测, 2006年我国橄榄油进口量将会接近万吨。

可以看出, 橄榄油的进口量正在以年均约60% 的增长速度进入中国市场。

目前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橄榄油主要来自西班牙、希腊和意大利等地中海沿岸国家。

上述国家油橄榄的种植规模和品质, 橄榄油的生产贸易总量, 生产工艺、品质、营销手段、质量管理水平等都堪称全球之最, 占有全球90%的橄榄油市场份额。

以西班牙的欧蕾玛西尔食用油公司为例, 该公司成立于1948年, 现有180名员工, 25 000㎡的生产厂区, 有5条生产线, 年生产冷榨橄榄油22万,t 灌装能力为30 000 L /h, 其位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销售总部,在全球拥有7个销售部门。

欧蕾集团号称其为世界领先的橄榄油出口商, 占有全球22% 的橄榄油市场份额, 其产品通过了ISO 9000 及HACCP(食品安全生产控制系统)国际认证。

评油专家组每日品尝鉴定, 橄榄油品质优良。

橄榄油生产全程质量控制, 具有独有的储油罐, 全独立分离的管道, 拥有先进的试验设备, 一流的研发技术。

该企业生产的欧蕾牌橄榄油被西班牙产地政府和西班牙橄榄油协会推荐为2001~2002年度最知名品牌。

目前中国市场各类橄榄油已达30~ 50多个品牌, 多在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和中东部省会城市的食品超市和卖场中销售, 西部省会城市中也偶见销售。

1.2 橄榄油的生产加工工艺并不复杂, 任何一个正规的中国油脂加工企业都可以生产橄榄油。

橄榄油价格是中国市场中端食用油价格的5~ 10倍, 甚至更多。

中国市场橄榄油的销售价格多在60 ~ 180元/L之间, 利润空间很大。

因此, 中国境内无论是经销商或者粮油生产企业, 都想抢先挤进橄榄油市场, 占一定市场份额。

位于四川的蜀北橄榄油生产基地于2005年投入生产。

该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准立项, 引进意大利橄榄油生产技术, 设计年加工油橄榄果3.3万,t 生产食用橄榄油3 000t, 工业用橄榄油2 940t ,目前也是中国最大的橄榄油加工基地。

该企业生产的白龙湖牌、剑门牌橄榄油, 比同类进口品牌的价格高约1.5 倍, 所以市场销售并不乐观。

1.3 无论是中国自己的生产企业蜀北橄榄油还是嘉里粮油推出的欧蕾薇兰牌橄榄油和东粮油推出的萨利维橄榄油, 在中国市场都处于起步阶段。

市场份额还无从谈起, 也无法在短期内和先入中国市场的知名洋品牌抗衡。

并且嘉里和东海的橄榄油目前也只能归类国外橄榄油的分销商, 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橄榄油生产企业。

从另一方面讲,嘉里粮油和东海粮油在国内中端食用油市场的知名度和其所占的市场份额, 可能会对开拓高端橄榄油市场提供有利条件。

2001、2005、2006 年国际橄榄油及食用油展览会相继在中国举办, 橄榄油经销企业不惜重金加大营销推介力度, 采取组织会议、销售策划、出版专著,请行业专家作顾问, 聘名牌大学博士作形象大使等手段, 进行媒体广告宣传, 推销其产品等。

这些都说明国际橄榄油企业看好中国市场的消费潜力, 并加大了开拓中国市场的力度, 甚至有组织宣传中国是世界上最后也是最大的橄榄油消费国。

橄榄油市场一度热闹异常且不断升温。

但与此同时, 市场也有神化橄榄油价值之嫌疑, 橄榄油似乎是无可代替、无所不能的万金油。

由于普通消费者对橄榄油认识有限, 加之我国目前市场发育不完善且没有橄榄油国家质量标准等原因, 中国的橄榄油市场比较混乱, 橄榄油的名称五花八门,超级纯质橄榄油、纯正橄榄油、精炼橄榄油、原生橄榄油、橄榄葵花油、烹调橄榄油等名称随处可见。

市场鱼龙混杂, 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的现象屡见不鲜, 使消费者无所适从, 时有上当受骗。

目前我国销售的橄榄油基本都是进口油, 进口橄榄油中初榨油不超过40% , 其他的都是精炼橄榄油与橄榄果渣油。

我国的ZBB 660051 - 1990 专业标准中, 对橄榄油及橄榄果渣油进行了描述性定义, 但该标准没有对橄榄油理化指标定量做出规定, 也非强制执行的标准, 所以对目前的橄榄油市场没有有效约束力。

2 对中国橄榄油市场的几点建议2.1 客观公正地评价和引导消费者对橄榄油营养价值的认识。

橄榄油虽然营养价值较高, 但也只是一种总产量和消费比例都很小的食用植物油而己, 人们能摄取的营养品很多, 橄榄油并非万能食__品, 更不是药品, 要防止和制止某些企业和组织为了推销其产品而夸大甚至神化橄榄油、误导消费的行为。

粮油食品行业协会也要客观、公正地宣传普及橄榄油方面的科学知识, 正确引导消费。

.2.2 尽快制定科学、严谨、操作性强的橄榄油国家质量标准, 以打击假冒伪劣和掺杂使假行为, 规范橄榄油市场。

否则, 橄榄油在中国的健康发展就无法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在新标准未出台前, 应该研究、借鉴相关标准对橄榄油质量进行监控。

对橄榄油也可实行市场准入, 以提高对橄榄油企业的约束力, 提高企业的社会公信度。

2.3 海关、质检、工商、物价等相关部门应该严把橄榄油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关口, 从橄榄油进口、灌装、标签、分销、广告、价格等各环节实施动态监控,特别是防止不法商人以工业用橄榄油或其他中、低端食用植物油冒充优质初榨橄榄油来欺骗消费者, 扰乱市场, 牟取暴利。

2.4 正确认识和评价橄榄油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和市场份额。

橄榄油只是中国食用油市场的一个外来小品种, 且价格昂贵。

中国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 能够持续消费得起橄榄油的人口比例目前非常有限, 消费群体也仅限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少数人群。

有些机构按照国际橄榄油占食用植物油消费市场份额3% 的比例和中国目前年均消费2000万t食用植物油的比例推测, 认为中国橄榄油的消费量不久将达到年均60万,t 这显然是不切实际地过高估计橄榄油在中国的消费能力。

要知道, 地中海原产地的橄榄油也主要是出口到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所以, 用30%的消费指标来估价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橄榄油消费能力, 肯定高估了。

2.5 严格控制国内企业争上橄榄油生产项目,防止重复建设。

建议在油橄榄适生地重点培育1~ 2个橄榄油生产企业, 同时引导油橄榄种植、培育优质品种, 加强生产管理,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橄榄油质量, 真正形成中国自己的橄榄油品牌。

油橄榄国内资源有限, 并且优质油橄榄对气候、土质、采摘、保存、运输和加工等条件都有较严格的要求。

我国虽然引种成功了油橄榄, 并有橄榄油厂投入生产, 但无论是油橄榄种植规模还是油橄榄总产量都很小, 油橄榄的质量也参差不齐, 橄榄油的生产规模无法和国外原产地相提并论, 这是我国油橄榄种植和橄榄油生产的基本国情。

因此, 要防止盲目攀比, 重复建设, 恶性竞争油橄榄资源,搞内耗竞争。

油橄榄的种植面积一直在持续增长,如西班牙的油橄榄面积从1985 年的192. 91 万hm2 增加到2008 年的231. 9 万hm2。

中国的油橄榄种植面积约为2 万hm2,另外还具有与油橄榄原产地地中海纬度相近的一级适生区29 万hm2,这些区域油橄榄栽培产量可超过国际油橄榄协会( IOC) 提出的较好产量水平; 另外还有广阔的二级适生区,其栽培产量可以达到IOC 提出的一般产量水平[1]。

表1 世界橄榄油主要生产国不同年份总产量万t注: 数据来源于国际橄榄油协会( IOC) 。

下同。

油橄榄的种植面积一直在持续增长,如西班牙的油橄榄面积从1985 年的192. 91 万hm2 增加到2008 年的231. 9 万hm2。

中国的油橄榄种植面积约为2 万hm2,另外还具有与油橄榄原产地地中海纬度相近的一级适生区29 万hm2,这些区域油橄榄栽培产量可超过国际油橄榄协会( IOC) 提出的较好产量水平; 另外还有广阔的二级适生区,其栽培产量可以达到IOC 提出的一般产量水平3.消费随着世界橄榄油产量增加,在2000—2009 年的10 年间,全球橄榄油消费量也持续上升,从2000年的244。

2万t 增长到2009 年的283.1万t年均增长1.5%,平均年消费272. 2 万t( 见表2) 。

橄榄油消费主要集中在地中海国家,意大利是最大的橄榄油消费国,占世消费量28%,其次是西班牙和希腊。

希腊是橄榄油人均消费量最高的国家,达20. 45 kg,其次为西班牙、意大利等国橄榄油进口在发达经济体( 如欧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 增长缓慢,但新兴经济体( 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 的进口量快速上升,中国2010 年的进口量达到2. 05 万t,在2003—2010 年的8 年间,年均增长49. 7%,居“金砖四国”之首( 见表4)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