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交通工具造型的创新设计
摘要:本文由三部分组成:交通工具概念的释义、交通工具创新的思路和以作者的设计为例的设计实践。
是作者在交通工具造型设计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体会。
关键词:交通工具造型设计创新出行需求
一谈到“交通工具”,大家就马上想到汽车,的确汽车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交通工具,但是交通工具不单指汽车,还包括很多实现交通功能的工具。
“交通”一词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中国古代典籍、外来词的引进。
“交通”在古代的典籍出现过,如先秦的《管子•度地》中就有“山川枯落,天气下,地气上,万物交通。
”其中“交通”应该是交流、互通的意思。
但现代意义的“交通”的是由日本引进过来的,属于日源外来词,我们常用到的日源外来词非常多,如社会、法律、物理、化学、商业、原则、科学、技术等等。
如此多的日源外来词是有其历史原因的,现代人类社会是以工业文明为基础的,而日本比中国更早地接触、吸收西方的工业文明,随之也创造了很多现代意义的词,比如法律、科学,这些词又传播到中国,成为了我们的日常用语。
而“交通工具”的英文翻译是Transportation,其意义正是我们现在所指的意思,综上本文要讨论的“交通工具”是具有现代意义的词语。
作者认为交通工具的含义是辅助人或物体实现位移的工具。
凡是具有此种功能的工具都可以称为交通工具,这就为交通工具扩大了外延,也为交通工具创新提供了新的机会。
因此,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交通工具包括汽车、火车、船、自行车等传统概念中的机械设备;广义的交通工具还包括火箭、鞋、传送带等等。
界定了交通工具后,我们开始讨论交通工具造型的创新设计,创新设计是为现有的交通工具带来新的内容。
人的感觉来自于五种感官,而对于交通工具的创新主要能作用于人的视觉和触觉两个方面,因此交通工具设计也关注于形态和材质。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辆汽车的造型看似是独立存在的,但实际上和整个社会的审美、科学技术、出行需求等等紧密联系。
汽车造型出自某位汽车设计师或某个设计团队之手,但是无论是一位设计师还是一个设计团队都是社会人,他们身在社会中,和社会发生互动,他们会通过设计表达自己对交通工具和交通体系的理解,而社会也会随时随地影响他们,这种影响会最终体现在他们的设计中。
下图是这个过程的图解。
(图片由作者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