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培训课程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培训课程

f(Z) 1 eZ2 2
2
19
μ ±σ
f
μ ±3σ
f
面积是全体变μ 量的68.26%落在μ±σ的范围之内μ;
95.46%的变量是落在μ±2σ界限之内;
99.73%的变量落在μ±3σ界限之内。
20
但是,必须特别注意,在同样的两个已知界
限内,对于样本界限内所占的百分比同总体界
线内所占的百分比可能不很一致。这个差别非常 重要,它构成了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由分层表,人们似乎以为,降低气缸漏气率的 办法可采用乙厂提供的气缸垫和工人B的操作方 法。
但实践结果表明,这样做漏气率非但没有降低, 反而增加到43%,这是什么原因呢?
为此,进行更细致的综合分析,如表4-5。
33
• 从表4—5再次提出降低气缸漏气率的措施是:
使用甲厂提供的气缸垫时,要采用工人B的操作 方法。
位数数就。是用;当表数示~ x据。总当数数为据偶总数数时为,奇中数位时数,为最中中间间两的 个数据的平均值。 (4)众数 • 众数是一组测量数据中出现次数(频数)最多的 那个数值,一般用M0表示。
10
2.
(1) 极差
极差是一组测量数据中的最大值和 最小值之差。通常用于表示不分组数据的 离散度,用符号R表示。
• (8) 画直方图。 以分组号为横坐标,以频数为高度作纵坐标,作 成直方图,如图4-2所示。
42
频数 20 15
23
18 16
17 15
10
5 22
34
1 2 3 4 56 7 89 图4—2 直方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组号 43
2.直方图的用途

直方图在生产中是经常使用的简便且能发挥
很大作用的统计方法。
(1) 观察与判断产品质量特性分布状态
使用乙厂提供的气缸垫时,要采用工人A的操 作方法。
实践表明,上述的分层法及采用的措施十分有 效,漏气率大大降低。
34
老七种工具之三:直方图
• 直方图法是适用于对大量计量值数据进行整理 加工,找出其统计规律,即分析数据分布的形态, 以便对其总体的分布特征进行推断,对工序或批 量产品的质量水平及其均匀程度进行分析的方法。
序与调查表填写次序应基本一致,填写好的调查
表要定时、准时更换并保存,数据要便于加工整
理,分析整理后及时反馈。
23
• 1.不良项目调查表
• 质量管理中“良”与“不良”,是相对于标 准、规格、公差而言的。一个零件和产品不符合 标准、规格、公差的质量项目叫不良项目,也称 不合格项目。
• 如表4—1
24
表4-1
k=1+3.31(logn) 例4-2中n=100,
k=1+3.31(1ogn)=1+3.31(log100)=7.62≈8 一般由于正态分布为对称形,故常取k为奇数。 所以例4-2中取k=9。
38
• (4) 求出组距(h)。
组距即组与组之间的间隔,等于极差除以组数, 即
h x m a x m x i6 n 3 3 8 2 .7 3 8
正常型
46
• (2) 偏向型 、偏右两种情形,原因是:
(a)一些形位公差要求的特性值是偏向分布。 (b)加工者担心出现不合格品,在加工孔时往往偏小,加工 轴时往往偏大造成。
偏向型(左)
偏向型(右)
47
• (3) 双峰型 图形出现两个顶峰极可能
是由于把不同加工者或不同 材料、不同加工方法、不同 设备生产的两批产品混在一 起形成的。
叫中心值。 ▲某组的中心值(wi)=(某组的上限+某组的下限)/2 ▲第一组的中心值(w1)=(36.5+39.5)/ 2=38 ▲第二组的中心值(w2)=(39.5+42.5 2)/2=41 ▲其它各组类推,组中值如表4-7中所示。
41
• (7) 统计各组频数。 统计频数的方法,如表4-7所示。
35
1.作直方图的方法步骤如下
• (1) 收集数据 一般收集数据都要随机抽取50个以上质量特性数 据,最好是100个以上的数据,并按先后顺序排 列。表4—6是收集到的某产品数据,其样本大小 用n=100表示。
• (2) 找出数据中的最大值,最小值和极差。 数据中的最大值用xmax表示,最小值用xmin表示, 极差用R表示。
k
9
39
• (5) 确定组界 为了确定边界,通常从最小值开始。先把最小
值放在第一组的中间位置上。 例4-2中数据最小值xmin=38,组距(h)=3,故第
一组的组界为:
(x mi nh 2 )~ x m ( a x h 2 )
40
• (6) 计算各组的组中值(wi)。 ▲所谓组中值,就是处于各组中心位置的数值,又
• 2)位数< 5 ,则:舍去,及后面的数。
• 3)位数=5,则:

a) 后面的数为0或无数字,5前面的数为奇数进一、偶
数舍去。

b) 后面的数不全为零, 5前面的数进一、舍去5和以
后的数。
• 4)不得连续进行修整。
16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合计
平均数
12.425 12.550 12.475 12.500 12.400 12.375 12.625 12.650 12.475 12.450
S2
1n
n1i 1
(xi x)2
14
• 把样本标准方差开平方后,可得样本标准偏差为
S
1n n1i1
(xi x)2
• 当计算样本标准偏差时,随着样本大小n增大, 便愈接近,则标准偏差估计值得误差将会缩小。
15
数据的修整
• 过多的四舍五入会造成误差过大,可采取进位和舍弃机会 均等的修整方法:
• 1)位数>5,则:进位并舍去后面的数。
数据的均方根偏差的大小就可看出两组数据离 散程度的大小。
13
(4)标准偏差
• 测量数据分布的离散最重要的度量是标准偏差,用S表 示。对于大量生产的产品来说,不可能对全部产品进 行检验,通常只对其中一部分产品(样本)进行检验。 当把有限数量产品测量数据按标准方差的公式求得的 样本方差和总体方差作一比较,会发现这个估计值将 偏小。因此,必须用因子n/n-1乘上样本方差来修正, 则样本标准方差S2为
124.93
总平均 12.4925 12.495
12.493
17
四、最常见的概率分布—正态分布
• 连续随机变量最重要的分布正态分布,表达形式
f(x) 1 e(x)2 22
2
式中,μ为总体的算术平均值;σ为总体的标准偏
差;
18
• 如果我们令Z=(x-μ)/σ,那么我们可以得到正态密
度函数标准化形式为
Rxmax xmin
11
(2) 平均偏差 将每个数据减去平均值,并把它们的差值的
绝对值相加再除以测量数据的总个数,即得到 平均偏差,用AD表示。
1 n
ADni1 Fi xi x
12
(3)均方根偏差 • 均方根偏差是测量数据平均值之差的平方和被
总测数平均,然后再求其平均值,用σ表示。
• 用均方根偏差作n 1 为 i的n 1度Fi量x,i 可x以2直接比较两组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
1
第一部分 第四章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基本概念 统计质量控制
●学习目标 ●主要内容 ●思考与训练
2
学习目标
• (1)学生应掌握统计过程控制的含义,了 解统计过程控制的作用和特点;
• (2)掌握控制图构造的基本原理,熟悉统 计控制状态的基本概念;
• (3)掌握常规统计控制图作用,类型和制 作方法;
8
1.表示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值
(1)频数 • 计算各个值反复出现的次数,称之为频数。
(2)
如果产品质量有n个测量数据xi(i=1,2,…,n),平均
值为:
1 n
x n
i1
xi
如果测量数据按大小分组,则平均值为
1 n
x n i1
fi xi
9
(3) • 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排在中间的那个数称为中
124.925
四舍五入后的平 均数
12.43 12.55 12.48 12.50 12.40 12.38 12.63 12.65 12.48 12.45
124.95
数值修整后的平 均数
12.42 12.55 12.48 12.50 12.40 12.38 12.62 12.65 12.48 12.45
6
二、总体和样本

把所研究的对象的全体称为全及总体,也叫
做母体或简称为总体。
通常全及总体的单位数用N来表示,样本单位 数称为样本容量,用n来表示。相对于N来说,n 则是个很小的数。它可以是总体的几十分之一乃 至几万分之一。
7
三、数据特征值
• 数据特征值是数据分布趋势的一种度量。数 据特征值可以分为两类。 集中度:平均值、中位数、众数等; 离散度:极差、平均偏差、均方根偏差、标 准偏差等。
26
• 3.频数调查表
为了做直方图而需经过收集数据、分组、统计 频数、计算、绘图等步骤。如果运用频数调查表, 那就在收集数据的同时,直接进行分解和统计频 数。
27
• 4.检查确认调查表
检查确认调查表是对所做工作和加工的质量 进行总的检查与确认。在有限的时间内检查太多 的项目,稍有疏忽,同一项目可能检查两次,而 有的项目可能漏检。因此,当检查项目较多时 (100项以上),为了不致弄错或遗漏,预先把应 检查的项目统统列出来,然后按顺序,每检查一 项在相应处作记号,防止遗漏。
• (4)理解过程能力的涵义; • (5)理解抽样检验的概念,并能熟练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