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科塞冲突理论及其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试论科塞冲突理论及其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试论科塞冲突理论及其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曹天玲(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学系甘肃兰州730070)摘要:当代冲突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作为功能冲突论代表人物的科塞,以强调冲突的积极功能为其显著特征。

科塞认为,冲突确有负功能,但更重要的是冲突还具有正功能。

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的社会冲突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据此,科塞还提出了具有启发与应用价值的安全阀制度。

分析和研究科塞的功能冲突理论及其安全阀制度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科塞;冲突理论;安全阀制度;和谐社会中图分类号:C91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513(2011)-05-034-05收稿日期:2011年7月8日作者简介:曹天玲(1978-),女,硕士,甘肃社会主义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政治社会学。

科塞在他的著作《社会冲突的功能》一书中对冲突的定义、冲突产生的根源、冲突的类型和功能、以及安全阀制度等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科塞关于社会冲突功能的论述,为我们正确评估社会冲突的作用,建立科学的冲突管理机制,合理利用冲突来变革和完善社会结构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

他认为冲突有负功能,能引起暴力,破坏合作等。

但是冲突是一面双刃剑,也有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正功能。

所以在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也许可以尝试借鉴科塞的冲突理论,正视不同类型的冲突,趋利避害。

合理利用冲突的正功能,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一、科塞社会冲突论的基本思想科塞在《社会冲突的功能》一书的前言中告诉我们:“社会冲突有多种定义方式,就本书的目的而言,可以权且将冲突看作是有关价值、对稀有地位的要求、权力和资源的斗争,在这种斗争中,对立双方的目的是要破坏以致伤害对方。

”①他还强调:“我们所关心的是社会冲突的功能,而不是它的反功能。

”②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追求的是和谐与稳定,而社会冲突通常被认为会破坏和谐。

因此,许多人认为社会冲突只具有消极意义,不利于生活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

其实,“正如矛盾对立面的斗争虽然使原有的统一体破裂,却促使了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一样”。

③社会冲突也是一样的,它也既有反功能又有正功能。

科塞对社会冲突功能的分析使我们对社会冲突有了新的认识,只有正确认识冲突的功能,才能合理利用社会冲突。

我们不难从科塞的冲突定义中看出,他把社会冲突的根源归为两类。

第一类是物质性原因,主要指权力、地位和资源的分配不均;第二类是非物质性原因,主要指价值观念和信仰的不一致。

它们中的任何一种都可引起冲突,而有的冲突则是上述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于社会结构的根本变化,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权力、利益、地位等原有的社会稀有资源被重新占有,使得社会各种冲突凸现出来。

如大批下岗工人的社会保障和再就业问题,城乡发展差距拉大,大批农民工涌进城市带来的各种问题等。

同时,由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不同民族、宗教、2011No.5(Total No.105)北京城市学院学报JOURNAL OF BEIJING CITY UNIVERSITY2011年第5期(总第105期)语言、文化的群体聚集到了一起,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形成了各种价值观念的冲突和文化分裂现象。

其实,这种种矛盾背后的深层原因都只是科塞所归纳的以上两种原因而已。

科塞根据冲突产生的根源将其归为以下几类:一是现实性冲突与非现实性冲突。

科塞从齐美尔关于“作为手段的冲突”和“作为目标的冲突”的论述中受到启发,提出现实性冲突与非现实性冲突。

现实性冲突是指“那些由于在关系中的某种要求得不到满足以及由于对其他参与者所作所为的估价而发生冲突”。

④简言之,现实性冲突是为达到某种目标的手段而作为,例如人们为增加工资而参加罢工活动等。

非现实性冲突“不是由竞争性目标引起的,而是由冲突中至少有一方为释放紧张情绪的需要而引起的。

”⑤这时,无论人们是否认识到冲突的存在,冲突本身就是目标。

二是初级群体冲突与次级群体冲突。

科塞注意到:在初级群体中,参与者之间关系紧密,感情色彩浓厚,他们尽量压抑各自不满的情绪,而不是将其表达出来。

久而久之,敌对的情感趋于积累起来。

于是在初级群体中,冲突不易发生,但冲突一旦爆发,就可能非常激烈,例如夫妻之间的冲突就是如此。

而在次级群体中,如单位组织中的同事之间,人际互动中情感投入不明显,更无须压抑个人的情绪,敌对情绪能相对自由地表达出来,因此冲突不易发生。

三是内部冲突与外部冲突。

内部冲突是那些发生在群体内部的冲突,其激烈程度与其成员参与程度相关。

外部冲突是那些发生在群体之间的冲突。

外部冲突能使群体成员强化共同意识,增强认同感,这样便增强了群体的整合力,推动各个群体进一步发展。

科塞非常重视社会冲突的功能,他认为社会冲突既有积极的正功能,也有消极的负功能,这要取决于冲突的性质和社会系统的内部结构。

关于这一点,侯钧生在《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中进行了概括。

他指出:“从冲突的性质来看,如果群体内冲突的双方不涉及群体基本的、核心的价值观念,那么冲突就会对社会结构发挥积极的功能;”⑥反之,则会造成社会结构的毁灭。

另外就冲突产生的社会结构来看,结构松散开放的社会里产生的冲突具有正功能。

因为在这样的社会,敌对的情绪可以相对自由的表达。

从而可以通过消除产生不满情绪的原因来重新调整社会结构,促进社会的稳定和整合。

相反,在僵化封闭的社会结构里产生的冲突则具有破坏作用。

当然,冲突的负功能也有很多,它能引起暴力,导致越轨行为,使关系破裂,破坏合作等。

但它就像一把双刃剑,既有阻碍我们发展的消极意义,也有促进社会整合的积极意义。

科塞关于冲突功能的理论为我们正确评估社会冲突的作用,建立科学的冲突管理机制,合理利用冲突来变革和完善社会结构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

这也正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要科学正视不同类型的冲突,趋利避害、合理利用的意义所在,也是科塞冲突理论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二、安全阀制度科塞在关于冲突正功能的论述里,提出了安全阀制度。

科塞的安全阀制度是他关于社会冲突促进社会整合思想的直接体现。

他始终强调,在社会生活中若无冲突的存在将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只有存在冲突的社会才具有生命力。

但我们需要对社会冲突进行正确疏导,不能任其随意发展。

科塞提出应在社会中建立安全阀制度,使冲突制度化,以降低由于压制而导致具有破坏作用的突发性冲突出现的可能性的思想。

科塞认为敌对情绪不等于冲突,如果敌对情绪通过适当的途径得以发泄,就不会导致冲突。

就像锅炉里过量的蒸汽通过安全阀适时排出而不会发生爆炸一样,不仅有利于社会结构的维持,而且有利于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协调发展。

科塞注意到“对安全阀制度的需要随社会结构的僵化程度而提高,”⑦即社会结构越僵化,安全阀制度就越重要。

科塞强调,社会应“提供排泄敌对和进攻性情绪的制度。

”⑧因为,“这些安全阀制度通过阻止其他方面可能的冲突或通过减轻其破坏性的影响而有助于维护这个系统。

”⑨安全阀制度的类型与社会冲突分类中的现实性冲突与非现实性冲突相对应。

与现实性冲·53·试论科塞冲突理论及其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突相对应的安全阀制度是在不破坏群体内关系的前提下,允许针对原初对象的敌意或冲突行为在社会所认可的手段或限度以内表达或表现出来。

如决斗制度、象征性复仇制度等。

与非现实性冲突相对应的安全阀制度则是设置一些替代目标,使已经产生的敌意针对替代对象表达出去。

例如巫术制度。

比较两种安全阀制度,前者对维护社会关系具有较大的正功能。

因为前者具有明确的敌对目标,随着采取相应的手段排泄完敌对情绪,事情也就随之了结,因而社会关系仍旧能够继续维持。

后者则不然,甚至具有消极的负功能。

后者强调的是敌对情绪的排泄本身,而非敌对的状况,在该过程中通常具有目标的替换,因此,后者往往会出现敌对情绪排泄后敌对状况没有改变甚至恶化的情况。

三、科塞冲突论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目标,并且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那将是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中的讲话》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注意研究国外社会建设理论,借鉴其积极成果。

”⑩科塞的功能冲突论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完全和谐的社会是不存在的,和谐社会也存在着冲突。

而且和谐也不是一种孤立、静态的和谐,它也是一种动态的和谐,是在不断化解矛盾冲突的过程中达到的。

学习科塞的功能冲突理论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冲突,找到化解冲突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形成妥善处理社会冲突的机制。

这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首先,要正视社会冲突。

有很多人认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没有矛盾冲突的社会。

其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冲突的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一个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

科塞认为,适度的社会冲突有助于推动社会发展,适当的社会冲突能提醒社会和上层决策人物注意人们的愤怒和苦难。

在这里,关键是要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找到化解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

形成妥善处理这些矛盾的体制机制。

不断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让矛盾积累和发展起来,影响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在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社会转型加速推进,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单一的公有制体制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

单纯的按劳分配体制发展为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

经济基础发生重大变化,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原有的传统社会结构逐渐向新生的现代社会结构转变。

这些结构性的变化形成了各种矛盾丛生并引发社会冲突的外部决定性环境因素。

目前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说明我们认识到社会中存在着许多不协调的因素,我们必须正视这些社会冲突,不能只看到这些冲突的负面效应,还应该看到这些不和谐因素的内隐功能,找出这些冲突的深层次原因,从而使冲突对社会起到整合的功能。

其次,建立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

根据科塞关于冲突起因的观点,可以看出冲突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物质利益分配的不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和社会结构的变动,引起了社会成员的分化和利益格局的调整,产生了新的社会阶层和不同的利益群体,形成了复杂的阶层关系和利益关系。

社会资源在城乡、区域、阶层之间的分配上存在严重不公。

就教育资源来看,城乡在分配上极为不均。

就社会保障支持体系来看,城市居民享有一套较为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而农村居民、农民工等弱势群体、边缘群体却面临养老难、看病难、住房难等一系列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