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邮政普遍服务基础知识

邮政普遍服务基础知识

强化普服管理机制,做到齐抓共管
• 出台《邮政普遍服务管理办法》,打造省、市、县三级“矩阵式”普遍服务管控体系
强化普服督导考核,普服质量与绩效考核、普服补贴及责任追究挂钩
• 一是完善普服质量挂钩考核体系,二是加大普服工作督导广度和深度,三是深入基层解决难题
强化普服基础管理,打造懂业务、熟规章的专业管理队伍
3.2.3服务规范
邮政企业在城市每周的营业时间应当不少于六天,投递邮件每天至 少一次;在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每周的营业时间应当不少于五天, 投递邮件每周至少五次。
邮政企业在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和乡、镇其他地区每周的营业时 间以及投递邮件的频次,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可以另行规定。
提供邮政普遍服务的邮政营业场所应当开办国家规定的邮政普遍服 务业务。
义务兵免费信件
以现役义务兵从部队发寄私人通信内容的(主要指寄给其家里的家 信和寄给其亲友的私人信件,不包括寄给各单位的非私人通信内容 的信件,如稿件、订购单、评选票、知识竞赛答卷、函授作业、课 本及试卷等)每件重量不超过20克的国内平常信函或明信片为限。
报刊
经国家新闻出版主管部门批准出版,在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 闻出版主管部门登记领有出版许可证,有固定出版日期和固定定价 的,并委托邮政企业发行的合法出版物。除使用国家规定的国内统 一刊号外,邮政企业应编列报刊邮发代号。
普遍服务
普遍服务的定义 普遍服务的意义 普遍服务的标准 普遍服务重点工作
1.1普遍服务的定义
《万国邮政公约》明确规定了邮政普遍服务,“即以合理的价格在领 土的每一角落提供经常、优质的基本邮政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本法所称邮政普遍服务,是指按照国家 规定的业务范围、服务标准,以合理的资费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境内所有用户持续提供的邮政服务。”
确保全省县及县以上城市党政机关《人民日报》当日见报率达标
• 进一步加强与省、市地方党委政府、宣传部门、报社、邮政管理局等协调沟通
确保机要通信万无一失
• 严格执行《邮政机要通信保密管理规定》,确保机要通信万无一失
确保普服满意度、申诉处理满意率达标
• 一是完善管理办法,二是找准问题症结,三是加强重点指标管控
情系万家 信达天下
• 一是加强普遍服务管理队伍建设,二是开展全国普服营业技能大赛选拔,三是按季召开政企联席会 议
4.普遍服务重点工作
确保营业服务达标率达标
• 一是提升网点签到签退率,二是严格监控E网点超范围签到签退,三是确保网点营业时长 五个一致,四是稳定业务规模
确保建制村直接通邮质量进一步提升
• 一是推进建制村直接投递,二是强化投递外勤扫描率监控,三是强化建制村打卡率监控
要提升普遍服务质量
• 抓实抓细巡视整改,对照整改做到“条条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遏制 行政处罚案件发生。建立“一对一”督导闭环管理机制。将行政处罚案 件纳入绩效及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成本费用考核中
4.普遍服务重点工作
强化信息化管理手段,加强质量监控与督导
• 一是推广应用普服管理系统,二是完成代办网点监控设备安装运行,三是加大科技赋能支撑力度
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 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 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2.2邮政设施的设置和维护
邮政法第8条,第9条第1款、第2款对邮政设施设置的标准作出原则 性规定,《邮政普遍服务标准》中做具体规定。
以“两提升、四强化、七确保”持续提升服务水平, 全面确保普遍服务提质达标。
4.普遍服务重点工作
要进一步提升对普遍服务的思想认识
• 充分认识中国邮政的“政”字属性,充分认识“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 宗旨,充分认识普遍服务的根本价值,把普遍服务的“根”深扎于国家 重大战略部署之中,把普遍服务的“魂”融汇于厚植党的执政基础之内
2.普遍服务的意义
历史 现在 将来
2.1普遍服务的历史
1962
农业社时期
2.1普遍服务的历史
1962
农业社时期
公社时期
2.1普遍服务的历史
1962
农业社时期
公社时期
1984
改革开放时期
2.1普遍服务的历史
2.1普遍服务的历史
2.2普遍服务的现在
指导思想
2.2普遍服务的现在
2.2普遍服务的现在
3.2普服标准
通信秘密和通信自由 邮政设施的设置和维护 服务规范 邮件安全 寄递时限 邮件投递
验视制度
3.2.1通信秘密和通信自由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私 自开拆、隐匿、毁弃他人邮件。除法律另有规定外,邮政企业及其 从业人员不得向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泄露用户使用邮政服务的信息。
所有地域 所有用户 合理价格 服务标准 业务范围
1.1普遍服务的定义
第四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 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 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 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 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所有地域
3.2.5寄递时限
邮政企业寄递邮件,应当符合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规定的寄递时限 和服务规范。全程时限是指邮政企业从收寄邮件到投递邮件的时间 间隔。 分别有信件全程时限、印刷品、包裹全程时限、按址汇兑时限
邮政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故意延误投递邮件,致使公共财产、 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确保普服邮件全程时限达标
• 一是对普服邮件时限质量实行日监控、月通报,进一步规范邮件全程操作流程,二是对于 公益包裹等普服重点项目,安排专人逐批次监控督导。三是推进省内市州建设同城专网工 作
4.普遍服务重点工作
确保条码平信信息断点率、普邮给据邮件丢损率、邮件报刊妥投率达标
• 一是加大条码平信信息断点治理,二是开展给据邮件丢损率压降活动,三是狠抓缺报少刊整 治
包裹
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寄递的物品以外,凡适于寄递的物品,均 可按包裹寄递。
符合函件和包裹准寄范围的邮件,均可作特快专递邮件交寄。特快 专递包括国内特快和国际特快,按内件性质分为文件型和物品型。
邮政汇兑
邮政汇兑业务是汇款人委托邮政企业把款项汇往异地收款人的一种 个人资金结算业务。
盲人读物
盲人所用凸出点痕的书籍、刊物、信函和文件均可作盲人读物寄递, 但不包括盲人使用的特种纸张。
2.2普遍服务的现在
2.2普遍服务的现在
2.2普遍服务的现在
2.2普遍服务的现在
2.3普遍服务的将来
2.3普遍服务的将来
2.3普遍服务的将来
3.普遍服务的标准
法律责任 普服标准
3.1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
• 经济损失赔偿、精神损失赔偿等
行政责任
• 处分、罚款等
刑事责任
•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 没收财产等
邮政设施必须经常性维护,保证正常使用。
邮政企业撤销提供邮政普遍服务的邮政营业场所的,应当经过邮政 管理部门批准。 邮政企业停止办理或者限制办理邮政普遍服务业务的,应当经过邮 政管理部门批准。
3.2.2邮政设施的设置和维护
邮政企业提供邮政普遍服务不符合邮政普遍服务标准的,由邮政管 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万 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 人员给予处分。
3.2.4邮件安全
邮政企业应通过各种安全措施保护邮件和服务人员的安全,同时在 向用户提供服务时不应给对方和公共安全造成危害。
保价的给据邮件丢失或者全部损毁的,按照保价额赔偿;部分损毁 或者内件短少的,按照保价额与邮件全部价值的比例对邮件的实际 损失予以赔偿。 未保价的给据邮件丢失、损毁或者内件短少的,按照实际损失赔偿, 但最高赔偿额不超过所收取资费的三倍;挂号信件丢失、损毁的, 按照所收取资费的三倍予以赔偿。
信函是以套封形式按照名址递送给特定个人或者单位的缄封的信息 载体,不包括书籍、报纸、期刊等。但适于邮寄的信息载体,可按 信函寄递。
明信片是一种露封交寄的具有通信性质的卡片式邮件。
邮简是信封和信纸连在一起,折叠后将各边封合,形成信封状,按 信函交寄的一种函件业务。
印刷品
除规定按信函寄递以外的各种书籍、报纸、期刊、教材、目录及各 种印刷的纸质图文资料等可按印刷品寄递。
所有地域
传邮万里 国脉所系
所有用户
合理的价格
服务标准
规定了邮政普遍服务的基本内容、要求和服务规范。适用于按国家 规定提供邮政普遍服务的邮政企业及与邮政普遍服务相关的其他组 织和人员。
业务范围 邮政设施 服务时限 服务环节
业务范围
第十四条 邮政企业经营下列业务:(一)邮件寄递;(二)邮政汇 兑、邮政储蓄;(三)邮票发行以及集邮票品制作、销售;(四) 国内报刊、图书等出版物发行;(五)国家规定的其他业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不建立或者不执行收件验视制度,或者违反法 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禁止寄递或者限制 寄递物品的规定收寄邮件、快件的,对邮政企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 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对快递企业,邮政管理部门可以 责令停业整顿直当在其营业场所公示或者以其他方式公布其服务种类、 营业时间、资费标准、邮件和汇款的查询及损失赔偿办法以及用户 对其服务质量的投诉办法。
3.2.3服务规范
邮政企业未经邮政管理部门批准,停止办理或者限制办理邮政普遍 服务业务和特殊服务业务,或者撤销提供邮政普遍服务的邮政营业 场所的,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 节严重的,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 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第十五条 邮政企业应当对信件、单件重量不超过五千克的印刷品、单 件重量不超过十千克的包裹的寄递以及邮政汇兑提供邮政普遍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