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政课论文 崔晨曦

思政课论文 崔晨曦

---------------------------------------------------------------最新资料推荐------------------------------------------------------
思政课论文崔晨曦
农村食品安全情况调查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的说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改革神话,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日益繁荣,食品的种类越来越多,但同时也出现了食品安全性的新问题。

食品安全的问题是聚焦于发展和利益驱使下的产物,近年来出现了许多震惊世界的食品安全事件:
在国外,英国疯牛病、美国和法国李斯特菌污染食品、日本污染牛奶等食品安全问题接连发生;在国内,食品安全事件也是被频频曝光,瘦肉精猪肉,三聚氰胺奶粉、染色馒头、回炉面包、地沟油等问题层出不穷。

当这些专有名词出入我的眼眸的时候,不禁心中一惊我们是生活在怎样的水深火热之中啊。

近日人民日报又传来消息说,泡菜里有着色剂,果冻里有防腐剂;一个雪糕含 16 种食品添加剂,一袋方便面中有 14 种近九成的食品含有添加剂,而生活中的食品添加剂有 2019 多种。

不管是直接添加,还是间接添加,每个中国成人每天大概要吃进八九十种添加剂。

介于以上社会现状,在 2019 年 7 月 25 日到 27 日这三天时间内,我们小组通过对河南省新乡市的食品生产加工氽业(小作
1 / 7
坊)、食品超市、农村放心店(食杂店)、小餐饮店等场所进行了走访调查。

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发现了以下问题:
1、农村食品经营者缺乏食品安全意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在农村食品商店检查时发现,些食品在店主进货时已临近保质期或是过了保质期,部分食品外包装上生产厂家、生产口期等标识不清晰、不规范,这些食品来源多是不规范的批发部,一些甚至是从城里商店拆下货柜的食品,也被不法商贩送到农村出售。

农村经营户对食品质量安全意识淡薄,食品安全思想观念普遍存在,放纵了假冒伪劣食品在农村市场泛滥。

2、食品安全法宣传力度不够,农村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普遍不强目前农村经济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变,但农民的消费水平仍然较低,属于弱势群体。

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民选择消费品时容易忽视产品的内在品质而先考虑价格。

加之,不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或者维权成本太大过程负责,这些都在定程度上给制假售假者和违法经营者以可乘之机。

3、低端食品低端消费市场大,形成监管盲区在我们调查的区域内存在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而他们的经济收入相对较低,以消费价格低廉的低端食品为主,主要以低档白酒、油炸食品、豆制品、卤味制品等食品为主,加工点多位于城乡结合部,而里面的工作人员以一些些欠发达乡镇农民为主。

---------------------------------------------------------------最新资料推荐------------------------------------------------------ 存在生产条件差、设施简陋、流动性大、从业人员素质低等特点,政府在监管难度很大。

另外,通过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我们发现食品安全的隐患主要存在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些蔬菜、水果中普遍残存化肥、农药等物质,使这些食品的安全状况令人十分担忧。

在农业生产中,一些菜农、果农为了增收往往使用高毒甚至剧毒农药来喷洒蔬菜、水果,这直接导致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量超标,这样的蔬菜、水果被消费者食用后肯定会带来身体健康上的很大危害。

例如,在 2009 年曾经有相关的组织对北京市 4 家大型超市销售的樱桃、甜瓜、桃子、油桃、苹果 5 种水果进行抽查,结果一共检测出了 17 种农药,甚至有的农药是法律已经禁止使用的农药,可见某些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是多么不容忽视。

2.在食品加工中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其他化学用品。

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了可供加工食品使用的添加剂的品种及其用量,如果超量使用很可能会对人体带来危害。

但是为了追逐利润,一些食品加工者却无视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的保护,非法使用和添加超出食品法规允许适用范围的化学物质(其中绝大部分对人体身体有害)。

例如,在面粉中添加超限量的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为了使
3 / 7
馒头、包子增白使用二氧化硫;为使大米、饼干增亮使用矿物油;还有孔雀石绿、苏丹红、三聚氰胺像这些老百姓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尝不出却能导致人们食物中毒甚至死亡的化学物质到处可见,令人防不胜防,触目惊心。

3.制造、加工食品的过程中使用劣质原料,给食品安全造成极大隐患。

例如,用病死的家禽家畜加工熟肉制品;用地沟油加工油炸类食品、注水猪肉(给猪注水等于注毒,食用后对人体有极大危害)等。

再如, 2009 年,在辽宁、山东、河北、上海、陕西等地又查到了多起使用 2008 年未被销毁的问题奶粉作为原料而生产乳制品的事件。

这些免食品安全隐患如果不及时加以严厉制止,都有可能会演变成为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食品安全事故。

4.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严重。

由于受城市某些工矿企业违规排除废水的影响,致使一些地区人畜饮用水源和农作物灌溉水源受到很大程度的污染,主要是铅、锡、汞、锌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元素过量浸入到水源中去,受这些重金属污染的饮用水和农产品食品进入到人体后,就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另外,一些用来盛放食品的包装纸、包装袋、不锈钢餐具等也是铅、铬、镍等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这些重金属物质一旦
---------------------------------------------------------------最新资料推荐------------------------------------------------------ 超标超量的渗入了食品中,人们食用后就会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潜在威胁。

正是由于以上一些食品问题的存在,近些年来,中国每年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层出不穷,并且愈演愈烈。

基于上述的调查结果,我们小组对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对策和建议:
1.政府应当切实履行好其监管职责,加强对食品质量的安全监管。

加强食品质量的安全监管应当成为政府的头等大事,这就要求政府:
要加强对食品的准入市场管制,提高食品的准入市场门槛,严防三无食品流入市场;要有效规范食品生产者的生产、经营行为,坚决取缔无证生产、无证加工食品的行为;要整合食品安全监督、检测资源,更新检测装备,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监测,从源头上控制不安全、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

2.完善中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首先,应当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系统。

我们可以借鉴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进一步细化和规范食品安全生产领域内的法律制度,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食品安全方面的具体标准。

同时,要提高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使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与
5 / 7
国际标准相接轨。

其次,要加强法律法规对危害食品安全行为的惩罚力度。

中国的《食品卫生法》规定,对违法企业只能是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违法所得,或者处以额度不高的罚款(一般都是在 3 万元以下),只有情节严重才会被吊销卫生许可证。

可见,中国法律中对食品犯罪的处罚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都要轻得多。

这样轻的处罚,使生产经营者的违法成本比守法成本还要低,所以这对于打击制造低劣、伪冒食品者几乎起不到威慑作用。

3.向广大消费者宣传、普及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

通过加大对消费者进行食品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使消费者了解更多的食品安全常识和健康饮食知识,使消费者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辨别问题食品的能力,自觉抵制问题食品,把食用不合格食品杜绝于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之外。

对此,我们可以及时曝光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一些不法厂商及其商品,披露最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以保障消费者的消费知情权。

通过这次调查和之前的准备,不仅使我认识到了国家还存在着的一些不足,还促使我走进民众,走进生活。

许多时候不是我们力不存心,是我们不够坚定。

许多时候不是没有良心,是道德的底线低了又低。

从一代开始,改变一个世界。

---------------------------------------------------------------最新资料推荐------------------------------------------------------ 不是下一代,就是我们自己。

如果你是公民,你就有责任;如果你是党员,你就更加责无旁贷。

7 / 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