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流行病学卫生经济学分析与评价研究生课件
流行病学卫生经济学分析与评价研究生课件
?
?
1000 ? ?
? 1000 ?
3年后资金 等值额
?
? ? 1000
贴现计算
整付终值计算
已知现值求终值 现在P元资金相当于n年后的多少元资金,
用F表示
F = P ×(1+i)n
整付终值 系数
N年后 资金额
现在资 金额
年利率
敏感性分析
审慎地变化这些不肯定因素,用决策原则去 检验它们对评价经过影响程度的过程,主要 变量加以变动分析,以判定其对分析结果的 影响
结果:针对慢性快室率房颤,静脉注射美托洛尔10~15mg能有效控 制其快室率,但<10mg则不能达到最大疗效,而>15mg临床疗效亦 未见提高,且副作用有增加;口服美托洛尔100mg/d较50mg/d在静 息和运动时对慢性房颤患者的心室率控制更好;预防术后房颤研究显 示,口服美托洛尔150mg/d组术后房颤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较 100mg/d组有下降趋势;静注20mg组及30mg组术后房颤发生率 显著低于10mg组;且静滴美托洛尔与口服美托洛尔相比,术后48h内 房颤发生率明显降低。各国药物不良反应中心的数据显示美托洛尔 不良反应低。目前尚缺乏不同人种在剂量变化上的安全性研究
基本思想:
以最低成本去实现确定的计划目标,或消耗一定卫生资 源在使用中应该获得最大卫生服务效果
成本-效果分析原则
尽量选择成本低、效果好的方案 考虑实际成本的预算,是否存在成本上限 明确期望效果存在的下限 成本采用是货币形式,效果采用是健康指
标
成本-效果分析条件
目标相同 备选方案必须明确 备选方案具有可比性 成本和效果是可测量的
卫生经济学评价要求
要考虑被评价项目的成本又要考虑项目的结果 要考虑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案之间进行比较
卫生经济学评价
投入
C
成本 直接成本 间接成本 无形成本 社会成本 机会成本
卫生保健项目
健康改善 (产出)
E
健康效果 患病人数 死亡人数
……..
B
经济效益 直接效益 间接效益 社会效益
U
社会效用 特殊计量
无形效益:实施某方案后减轻或避免了患者的肉体和精神痛苦、康复 后带来的舒适和愉快
临床经济学评价的基本步骤
卫生经济评价的步骤
➢明确评价目的:(目标、价值取向) ➢确定备选方案:
➢至少两个以上比较(临床有效方案) ➢确定各个方案投入的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服务成本和社会成本) ➢测量各个方案收益:实施后的结果 ➢选择合适方法进行评价:成本-效果、效益、效用分析 ➢确定方案 ➢投入产出分析定量评价:
成本效益比:1:36.4
不同剂量、剂型美托洛尔对急慢性房颤控制 和术后房颤防治的卫生技术评估
目的:对不同剂量、剂型的美托洛尔在控制慢性房颤快室率和预防 术后房颤发生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
方法:采用卫生技术评估方法,全面检索PubMed(1966~2006)、 EMbase(1980~2005)、Cochrane图书馆(2006年第3期)和中 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及各国心血管专业数据库和不良反应中心等 数据库,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并提取有 效数据进行分析
尺度 个人支付
意愿
第三节 临床经济学评价采用方法
成本效果分析(CEA) 成本效益分析(CBA) 成本效用分析(CUA) 成本最小分析(CMA)
成本-效果分析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CEA)
定义:
实施某卫生方案的收益,这些收益用健康效果表示。成 本与效果联系进行分析与评价。 健康的产出:表现为结果,用非货币单位表示 如:发病率 、患病率 等
增量成本效果比=C/E=C2-C1/E2-E1
每一个增加的效果所需要消耗的增量成本
多住院1天或每天增加1个单位的药物剂量而产生 增加的成本和效果
增量成本-效果分析
方案 总成本 总效果 成本-效果比 增量成本效果比
间接成本
社会成本,由于疾病而丧失的资源由于疾病或死亡所造成的损失 如: 休工、休学、过早死亡所造成的工资 损失
无形成本
由于疾病所致的疼痛或死亡给家属造成的无形的经济:劳动减退所造成损失,如 误工产值
与死亡有关的成本:病死造成损失
计算方法
人力资本发 意愿支付法 磨合成本法
满意度、幸福指数
收益
效益(benefit)
实施治疗措施和方案的期望效果的货币表现。 用货币表示卫生服务的有用效果
分为3种
直接效益:实行某项卫生计划方案后,所节省的卫生资源,这种节省 或减少就是该方案的直接效益。住院费用减少
间接效益:实行某项卫生计划方案后,所节省其他方面的经济损失。 陪人工资损失
指标
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
由于实施某项卫生规划挽救了人的生命,不同程度延长了寿命,但不 同的人其延长的生命质量不同,将不同生活质量的生存年数换算成相 当于完全健康人的生存年数
失能调整生命年(DALYs)
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包括因早逝所致的寿命损失 年和疾病所致伤残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年。
间接成本计算
人力资本法:
用工资率、失业率、期望寿命等计算由于病残或死亡引起的 收入减少
意愿支付法:
任何结果和生命的损失,如果用钱能将此挽回,某人愿意支 付的金额数来估计
直接测定由于减少疾病的病残和死亡个人自愿支付的费用
磨合成本法:
聘请新工人代替缺勤时,磨合时期除生产损失外,还需要有 培训上岗投入。
分析要点
从成本和效果两方面对备选方案之间经济效果进行评价, 成本相同或接近,选择效果较好方案, 效果相同或接近, 选择成本较低方案 不确定时,通过增量成本和增量效果比率,与预期标准相比,若低于标准,表
示投资经济效益好
指标选择: 相对效果指标:(糖尿病的发病率、控制率) 绝对效果指标:(糖尿病的发病人数、控制人数) 单位效果成本:作为不同干预比较指标 例均成本
临床经济学评价目的(3)
比较改善不同健康问题的各个方案
不同问题、不同方案比较,选择最有价值、 优先实施。
临床经济学应用领域
疾病预防
计划免疫:成本效果分析是重要工具 疾病干预:VC干预评价、碘缺乏
卫生技术评估(HTA) 比较和评价疾病诊断与治疗
诊断技术 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的评价 药物研究领域 评价投资方案和决策
临床经济学评价
123
相关概念
经济学产生
人类欲望无限性和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
如何利用现有经济资源 如何利用有限时间 如何满足欲望的方式 如何牺牲某种欲望满足另一种欲望
What\how many\how\for whom
概述
经济学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卫生经济学发展
经济学分支 卫生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是研究卫生、人口和经
结核病控制方案
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益分析
临床经济学评价目的(2)
比较改善同一健康问题的各个方案
改善同一健康问题有多种选择
手术? 非手术?
药物方案治疗高效、安全、经济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费用和效益 成本效益比: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成本效益比为1.22 计算因病导致经济损失的社会费用,成本效益比值:3.02
卫生经济学应用领域
强化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项目
疫苗接种人均成本2.86元 考虑人员及房屋等固定资产:人均成本3.39元 1956-1964年,苏联无采用该措施
患者达121.8万人,3.6万人丧失劳动力,9000人死亡 医疗费用约5948卢币,丧失劳动力20亿 成本效益比:1:66
1994-1995年,中国广东调查分析
结论:现有研究认为,大剂量美托洛尔的疗效优于小剂量,但缺乏高质 量证据,有待进一步证明
卫生经济学在临床应用意义
卫生费用快速上涨 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 推动医疗服务和卫生改革 合理用药 医疗保险改革
卫生经济学评价要素
投入(经济学数据)
成本(费用)
产出(统计学数据)
效果 效益 效用
边际门诊数MP
0 40 60 80 60 35 25 0 -20
边际成本递减规律
总产量要经历一个逐渐上升加快 增长趋缓 最大不变绝对下降过程
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 的边际成本变动:
边际成本,MP 平均成本,AP 总成本,TP
边际递增,总量增加 边际递减,总产量增加 边际为负,总产量减少
贴现和贴现率计算、敏感性分析
贴现计算
利息:资金时间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
贴现:
将不同时点发生的资金金额折算为同一时点发生的 等值资金金额。
换算出现在时点的等值金额为“现值”
时点
现在 1年后 2年后 3年后
不同时点 金额
1000
1000 1000 1000
现在资金 等值额
1000
? ? ?
1年后资 2年后资金 金等值额 等值额
成本(成本额与医疗服务量关系)
1固定成本: 某些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服务量范围内,不受业 务量增减变化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
2 变动成本: 某些成本总额,随服务量的变化而呈正比例变化的成本
3 混合成本: 某些成本总额随服务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但与业务量增 减变化不呈比例
成本(预测未来成本)
卫生经济学评价投入要素
成本
社会在实施某项卫生服务方案的整个过程中 投入的全部资源(人力和物力)的消耗,用 货币表示。
成本(与卫生服务性质)
直接成本
将直接用于医疗服务所消耗资源或代价。(提供治疗服务成本) 与疾病有关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所支出费用
床位费、药品费、治疗检查费等
直接医疗成本:因疾病而产生的费用(用于治疗、预防、保健的成本) 直接非医疗成本:病人因病就诊或住院所花费的个人成本 (伙食、交通、陪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