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的发展看世界石油工业的趋势和动向从20世纪的发展看世界石油工业的趋势和动向 (1)一、石油的影响和地位 (2)二、石油、天然气生产 (3)三、美、苏(俄)两大产油国 (3)四、中东 (4)五、石油输出国组织 (5)[摘要]从20世纪石油工业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1)石油需求大幅度上升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世界石油消费总量还将逐步缓慢增长。
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石油的比重正在下降。
(2)1980年以来,世界石油生产进入了在波动中缓慢增长的阶段,预计今后10-20年内仍将是同样的趋势,而10年后世界天然气的产量可能会超过石油。
(3)美国作为世界石油工业的发源地,由于储量接替不上,原油产量逐步下降的趋势难以逆转。
俄罗斯石油资源丰富,随着经济情况的好转和石油工业吸引外资力度的加大,石油生产的潜力还相当大。
(4)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仍在稳定增长,2000年为932亿吨,占世界的66.5%,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该地区将是世界的石油资源重心。
(5)经历了40年风雨的欧佩克已重新认识到维护内部团结和加强外部合作的重要性,它将积极寻求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新的对话渠道,推动市场的稳定和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世经评论·北京)一、石油的影响和地位在进入20世纪的时候,石油的主要用途是照明,主要产品是煤油。
当时,爱迪生发明的电灯已经开始广泛应用,正在取代石油。
20世纪头10年代,福特的变革使小汽车进入千家万户,也使石油从“煤油时代”进入“汽油时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汽车挽救了巴黎;率先实现军舰以油代煤的大英帝国海军战胜了德国,初步显示了石油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一战以后,汽车、拖拉机和飞机工业的崛起,产生了对石油的巨大需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争双方动用了大量汽车、装甲车、坦克、舰艇和飞机,石油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战后,来自中东的大量廉价石油促进了西欧、日本等国能源结构的变化。
1967年,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石油的比重超过煤炭而居首位。
60-70年代,石油的地位达到了顶峰。
石油不仅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燃料和动力,而且由于石油化工的蓬勃兴起,也成为主要的化工原料。
石油进入到人类生活的几乎一切领域。
全球年石油消费量1953年为6.49亿吨,1973年跃到28.2亿吨,增长了3.34倍。
1973年中东战争中,阿拉伯石油出口国动用“石油武器”,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日本和西欧造成严重的经济和政治的振荡,更显示了石油影响之巨大。
作为转折点,1973年和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推动了各发达国家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的大调整。
在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用油工业的比重从1977年的22%降到1997年的17%;石油支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981年的8%降到1998年的3%。
海湾战争显示出高科技已经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第一要素。
从整个世界来看,石油需求大幅度上升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世界石油消费总量还将逐步缓慢增长。
石油贸易额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逐步下降,1983年为23.3%,1987年已下降到6.1%。
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石油的比重也正在下降,1970年为48.7%,1980年48.6%,1990年下降到38.6%,1999年为40.57%。
天然气的比重正在上升,1950年为9.7%,1970年18.6%,1999年已上升到24.2%。
尽管如此,石油仍然是世界第一能源,仍然在人类经济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将来石油的主要用途将从燃料转为化工原料,它的“孪生兄弟”天然气将取代石油成为第一能源。
对石油的最大挑战将是新能源(特别是燃料电池)的产业化和广泛应用,但这可能还需要10-20年。
与石油相应,石油企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经历了大变化。
20世纪的前80年,石油公司的地位节节上升。
1980年,《财富》杂志世界500强的前3名是石油公司,在前10名中石油公司占8家,在前50名中占20名;美国500强中,第1、2名是石油公司,前10名中石油公司占4家,前50家里石油公司占15家。
但是,80年代以后,石油公司的地位逐步下降,1999年在世界500强的前10名中,石油公司只有1家,前50名中只有4家;美国500强的前50家中,石油公司只占5家,前10名里只有1家。
由于知识经济的兴起,高科技企业如日中天,这一趋势还会继续下去。
二、石油、天然气生产20世纪全球石油生产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900年世界石油总产量为2043万吨,1950年达到5.38亿吨,是直线上升的,50年间增加25倍,年平均增加1000万吨。
从1950年开始,石油产量出现了飞跃。
1960年越过10亿吨,1970年达到23.2亿吨,1977年首次突破30亿吨,1979年达到31.2亿吨,登上了高峰。
这29年间,世界石油产量年平均增加8900万吨。
1980年以来,世界石油生产进入了在波动中缓慢增长的阶段。
1983年出现过26.19亿吨的低谷,90年代末达到32.2亿吨。
估计今后10-20年内仍将是同样的趋势。
世界各主要产油大国大都在70-80年代越过或出现了产量高峰:美国为1970年,苏联1988年,伊朗1974年,沙特阿拉伯1980年,委内瑞拉1970年,墨西哥1982年,伊拉克1979年,利比亚1970年,尼日利亚1979年。
与此同时,石油储量的增长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中东地区以及苏联(先是伏尔加-乌拉尔“第二巴库”,尔后是西西伯利亚)连续发现一大批大型和特大型油田,如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油田、萨法尼亚油田,科威特的布尔干油田(战前发现,战后探明),苏联的罗马什金油田和萨莫特洛尔油田等,从4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期间形成了世界石油储量增长的高峰期。
此后陆续发现了许多油田,但很少发现特大油田。
70-80年代新增储量大体上略多了产量,而90年代中期以来,新发现储量的增长已少于产量,剩余可采储量的增加已主要依靠探明地质储量转化为可采储量。
估计这一趋势还将继续下去。
世界近期内的勘探热点主要是海上,包括里海和西非近海等地区。
20世纪开始的时候,全世界只有11个国家生产石油,年产量才2000万吨,其中俄、美两国占93%。
20世纪结束的时候,全世界大约有90个国家生产石油,年总产量32亿多吨,其中10个国家年产量超过1亿吨,它们加起来一共占55%。
50年代以后,由于解决了大口径、长距离天然气管道建设(特别是海底管道建设)以及天然气液化和液化气储运的技术问题,天然气生产开始加速度发展。
60年代以来,西西伯利亚及其以北的亚马尔地区陆续发现一大批特大气田,如乌连戈伊、扎波里扬等,使俄罗斯天然气储量和产量猛增,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1999年它的天然气储量和产量分别高达48万亿和5800亿立方米。
世界天然气产量1950年为1.8亿吨油当量,占当年世界油气总产量的25%;1995年增加到21.5亿吨油当量,45年间增加了11倍,占当年油气总产量的40%。
世纪末全世界天然气的年产量为23484亿立方米。
预计10年后世界天然气的产量可能会超过石油。
三、美、苏(俄)两大产油国美国是世界石油工业的发源地。
1859年第一口井出油,1880年产量已达2628万桶,占当年世界产量的87.6%。
1899-1901年的3年间,美国一度被俄国超过,但是从1902年起一直到1975年,美国都是世界第一大产油国。
其间,它1925年产量突破亿吨,1945年达2.3亿吨,1960年3.5亿吨,1970年达到最高峰4.8亿吨。
直到1950年,美国石油产量还占世界的52%。
1975年它被苏联超过,位居世界第二大产油国。
由于储量接替不上,原油产量逐步下降,1999年降至294亿吨,居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之后,位于世界第三。
预计其石油产最还将继续缓慢下降。
1917年俄罗斯发生十月革命后,1920年当时苏联的石油产量仅350万吨。
1922年苏联完成国有化,随即着手恢复石油工业。
1930年石油产量达到17####万吨,1941年德国入侵之年为3320万吨,1950年上升到3800万吨,石油均主要产自高加索地区。
由于战后开发了伏尔加-乌拉尔大油区,60年代发现和开发了西西伯利亚油区,50-80年代成为苏联石油工业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其原油产量1958年突破1亿吨,1963年跨过2亿吨,1968年超过3亿吨,1972年越过4亿吨,1976年达到5亿吨,几乎是每4-5年产量增加1亿吨。
1987和1988年苏联石油产量达到最高峰6.24亿吨。
1990年苏联解体。
俄罗斯成为大产油国的继承者,并随即陷入了严重的经济衰退。
石油产量持续下滑。
1990年俄罗斯的石油产量为5.04亿吨,1994年降到3.16亿吨,1996年降到谷底,此后逐步回升。
2000年石油产量为3.18亿吨。
俄罗斯幅员辽阔,石油资源丰富,随着经济情况的好转和石油工业吸引资力度的加大,石油生产的潜力还相当大。
俄罗斯和美国也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
美国天然气产量1972年达到6028亿立方米的高峰,1999年为5566亿立方米,其天然气产量在波动中缓慢下降的趋势,估计还将继续下去。
俄罗斯由于西西伯利亚一系列特大气田的开发,70年代以来天然气产量持续高速增长。
1987年突破5000亿立方米,1991年接近6000亿立方米。
苏联解体和随后的改革对天然气生产没有产生大的影响,1996年俄罗斯的天然气产量是6034亿立方米。
但是,由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存在个别气田储量枯竭和新增生产能力不足等问题,2000年天然气产量下降到5842亿立方米。
对此,政府已着手解决,估计今后天然气产量还可能有所增加。
四、中东中东首次发现石油是1908年,当年伊朗发现了马斯喀特苏莱曼油田,成为中东第一个石油生产国。
1927年伊拉克的基尔库克油田出油,这是中东发现的第一个大油田。
30年代,巴林、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相继发现石油。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东石油勘探开发活动一度中断。
但战后这里成了勘探热点地区。
从4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东连续发现和探明一大批大油田和特大油田,例如,世界最大的陆上油田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油田和科威特的布尔甘油田,原始可采储量都超过100亿吨,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油田是沙特的萨法尼亚油田。
一系列的大发现使中东的石油储量和产量飞速上升。
1970年中东的石油储量已达466.72亿吨,占当年世界储量的63%。
中东的石油产量1913年仅为26万吨,1937年达到1582万吨,1952年突破1亿吨,1960年升至2.6亿吨,1970年接近7亿吨,1976年突破10亿吨,占当年全球产量的38%。
更重要的是,其他国家或地区所生产的石油是自用为主,而中东则绝大部分供出口,因此中东成为世界(尤其是西欧和日本)石油的主要来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