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
药物是用以预防、治疗及诊断疾病的物质。
在理论上,药物是指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及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都属于药物的范畴,也包括避孕药。
ED50:
ED50:即是半数有效量(median effective dose, ED50)在量反应中指能引起50%最大反应强度的药量,在质反应中指引起50%实验对象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量。
如效应为死亡,则称为半数致死量(medianlethal dose, LD50)通常LD50/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治疗指数大的药物相对较治疗指数小的药物安全。
但以治疗指数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并不完全可靠,以安全范围来评价更可靠。
定义:
半数有效量(median effective dose, ED50)在量反应中指能引起50%最大反应强度的药量,在质反应中指引起50%实验对象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量。
计算方法:
1、回归法
2、简单几率单位法
3、寇氏法
4、改进寇氏法
5、图解法
6、面积法
7、角变换法
8、累计法
9、移动平均法
相关指标:
半数致死量
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表示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指定感染途径,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所需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
在毒理学中,半数致死量,简称LD50(即Lethal Dose, 50%),是描述有毒物质或辐射的毒性的常用指标。
按照医学主题词表(MeSH)的定义,LD50是指“能杀死一半试验总体之有害物质、有毒物质或游离辐射的剂量”。
LD50数值越小表示外源化学物的毒性越强;反之LD50数值越大,则毒性越低。
这测试最先由J.W. Trevan于1927年发明。
治疗指数
英文名称:therapeutic index。
通常将半数致死量(LD50)与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治疗指数大的药物相对较治疗指数小的药物安全。
但以治疗指数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并不完全可靠。
安全范围
1%致死量(LD1)与99%有效量(ED99)的比值或5%致死量(LD5)与95%有效量(ED95)之间的距离。
其距离愈大愈安全。
药物安全性
一般常以药物的治疗指数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治疗指数大的药物相对治疗指数小的药物安全。
但如果某药的量效曲线与其剂量毒性曲线不平行,则TI值不能完全反映药物安全性,故药物的安全性有两个指标:治疗指数和安全范围(更可靠)。
量效曲线
药理效应的强弱与药物剂量大小或浓度高低呈一定的关系,即剂量-效应关系,简称量效关系,可用量效曲线表示。
用来表示量效关系的曲线即为量效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