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解剖学》消化系统

《人体解剖学》消化系统

医学 24


味蕾 结构与功能:卵圆形小体,是上皮细胞特化的一种味觉感 受器,感受酸、甜、苦、咸等味。 味蕾细胞组成:①味细胞,柱状,位于味蕾中央,细胞长 轴与上皮表面呈垂直排列,细胞顶部有味毛,基部有神经 末梢分布,与味细胞相突触。②支持细胞,梭形,位于味 蕾周围或与味细胞相间排列。味蕾顶端有味孔,通于口腔。
27
医学
28
(三)、食管


食管的位置和形 态 上自第6颈椎下缘, 下至第11胸椎。 全长有三个生理 性狭窄区: 在食管起始部; 在与左支气管交 叉处; 在膈的食管裂孔 处。
医学
29
医学
30
医学
31
(四)、胃


1、胃的位置和形态 胃3/4在左季肋部, 1/4位于腹上部。 胃壁: 前壁与腹前壁和肝 左叶的下面相邻; 后壁邻接胰、左肾、 左肾上腺和横结肠。

医学
7





2)固有膜 结构:胃、肠的固有膜含有类似网状结缔组织 的成分,并有小消化腺、血管、淋巴组织、神 经和少量分散的平滑肌。淋巴组织散分布或集 合成淋巴小结。 功能:淋巴细胞常穿入上皮组织内参加机体的 免疫作用。 3)粘膜肌层 为一薄层的平滑肌,一般排列为内环行、外纵 行两层。 收缩时,可改变粘膜的形态,有利于营养物质 的吸收,腺体的分泌和血液的运行。
医学 67
医学
68


2、结肠 升结肠 横结肠 降结肠 乙状结肠
医学
69


3、直 肠 全长12-15cm 直肠骶曲:上部弯曲 凸向后,距肛门7-9cm。 直肠会阴曲:下部弯 曲凸向前,距肛门35cm 。
医学
70
医学
71

4、肛管:为 直肠穿过盆 隔以下的部 分,止于肛 门,长4cm, 为肛门括约 肌所包绕。

医学 10
三、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1、兴奋性: 消化管的平滑肌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 为骨骼肌的1/4—1/20;;收缩过程都由钙 离子激活。 2、伸展性:伸展性大。 3、紧张性
医学 11
4、自律性: 基本电节律(慢波电位):是消化道平 滑肌特有的电变化,是细胞自发性节律 性去极化形成的。慢波起源于纵行肌, 它是局部电位,不能直接引起平滑肌收 缩,但动作电位只能在慢波的基础上产 生,因此慢波是平滑肌的起步电位,控 制平滑肌收缩的节律。 5、对理化刺激的敏感性
医学
5




(三)消 化管壁的 一般结构 粘膜 粘膜下层 肌层 外膜
医学
6
1、粘膜
粘膜分为三层: 上皮、固有膜、粘膜肌层 1)上皮 ①口腔、食管和肛门的上皮为复层 扁平上皮。 ②胃、小肠和大肠的上皮为单 层柱状上皮。 ③有的上皮下陷形成消化管 壁内的小消化腺,形成腺上皮,分泌粘液 和各种消化酶。 ④另外,在消化管壁上皮内 还有散在的多种内分泌细胞。
医学 12
四、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能分泌消化液,成分为水、无机盐和有机 物 消化液功能:
医学
13
第二节 消化器官的形态与结构
一、消化管
医学
14
(一)、口腔
1、唇和颊 2、腭
医学
15
医学
16
3. 牙
形态:牙冠、牙颈、牙根 构造:牙质、釉质、牙骨质、牙髓 牙周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 牙式:

医学
17
医学
18
根据牙的形 态和功能可 分切牙、尖 牙、前磨牙 和磨牙。
医学
19
医学
20
医学
21
医学
22
4、舌



舌尖: 舌体: (舌系带) 舌根: 舌乳头 (舌扁桃体)
医学
23


舌乳头 ①丝状乳头:多,个 体小,遍布舌体。 ②菌状乳头:较少, 稍大,散于丝状乳头 间,含有少量味蕾, 布于舌尖与舌侧缘; ③叶状乳头:位于舌 后两侧,含有味蕾。 ④轮廓乳头:约7-9个, 排列在舌根处,形成 倒“V”字形。
医学 38


(1)贲门腺 分布于贲门附近,为分支 管状腺,分泌物主要是粘 液。 (2)胃底腺 单管腺和分支管状腺。 胃底腺的细胞主要有四种 类型: 壁细胞 主细胞 颈粘液细胞 内分泌细胞
医学
39
壁细胞

分泌盐酸。 胞体较大, 呈三角形或 圆形,细胞 质嗜酸性, 在H-E染色 切片中显红 色。
医学
1
第一节 概述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与功能
医学
2
医学
3

消化管:上消化道:口、咽、食管、胃、 十二指肠 下消化道:空肠、回肠、盲肠、 结肠、直肠
消化腺:肝、胰、口腔腺、胃肠小腺体 功能: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将食物残 渣排出体外,并有内分泌和免疫作用

医学 4
消化: 是把食物成分中不能溶解、结构复 杂的、不能渗透的大分子物质,水解为简 单的、可溶的小分子物质,使其能透过消 化管上皮,再由循环系统运送至全身,为 组织细胞利用。 包括化学性消化 、 物理性消化 吸收:食物分解后产生的营养物质经消化 管上皮细胞膜进入血液与淋巴的过程为吸 收。
医学 40
主细胞


位于腺的体部和 底部。胞体呈圆 柱状,核圆形。 细胞质内有许多 酶原颗粒,细胞 质嗜碱性。
医学
41
颈粘液细胞

数量较少,主要位于腺体的颈部,夹在 壁细胞之间。细胞呈柱状,核扁圆形, 位于细胞基部。细胞顶部充满粘液 。
医学
42
(3)幽门腺 主要分布于胃的幽门部,为分支管状腺, 主要是分泌粘液。 3)粘膜肌层 为薄层平滑肌,排列成内环行,外纵行, 收缩时有助于胃腺分泌物排出。
小肠的分部




1、十二指肠 长约25-30厘米。 上部(球部)好发溃疡。 降部其后侧壁的粘膜有 十二指肠乳头,是胆总 管和胰导管末端共同开 口处。 水平部向左横跨第3腰椎。 升部向上至第2腰椎的左 侧向前下方连接空肠。
医学
46
医学
47
2、空肠和回肠

空、回肠之间无明显界限。空肠长度约占全长的 2/5,回肠占3/5。空、通常空肠位于腰部和脐部; 回肠位于脐部和右髂部。
医学
8
2、粘膜下层 结构: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有比较大 的血管、淋巴管和粘膜下神经丛,又称梅 氏神经丛。食管与十二指肠部分,分别有 食管腺与十二指肠腺, 功能:有联系粘膜与肌层的作用。

医学
9
3、肌层 ①组成:口腔、咽、食管上段和肛门为 骨骼肌; 其余均为平滑肌。 ②排列:内环行、外环行两层。两层之 间有肌间神经丛又称奥氏神经丛。 ③功能:肌层收缩与消化液、食糜充分 混合,以利于消化和吸收。 4、外膜 管壁的最外层,为薄层结缔组织,内含 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称纤维膜。若外 膜表面覆盖一层间皮,则称浆膜。浆膜 表面光滑,可以减少消化管蠕动时
医学
60
(六)、大肠

全长约1.5米。 包括:盲肠、阑尾、 结肠和直肠。
医学
61
医学
62
医学
63

盲肠、结肠特征:结肠带、结肠袋、肠 脂垂
医学
64
医学
65
医学
66


1、盲肠和阑尾 盲肠位于右髂 窝内,长6-8厘 米。接回肠处 有结肠瓣。 阑尾一般长7-9 厘米,个别长 达28厘米。

医学
43



粘膜下层 为疏松结缔组织, 内含淋巴细胞、肥 大细胞及较大的血 管、淋巴管和粘膜 下神经丛。 肌层 由内斜行(前、后 壁)、中环行(胃 全部)和外纵行 (胃小弯和胃大弯) 三层平滑肌。
医学 44
(五)、小肠

全长5-7米。 分为: 十二指肠 空肠 回肠
医学
45
医学
48
小肠的组织结构




肠壁结构: 粘膜 粘膜下层 肌层 外膜
医学
49
医学
50
1、粘膜
1)上皮 柱状细胞 细胞呈高柱 状, 细胞 游离面有 明显的纹状 缘。
医学
51


杯状细胞 杯形。细 胞顶端充 满粘液颗 粒,分泌 粘液。
医学
52
2)固有层 结构: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毛细淋巴 管。弥散的淋巴组织和淋巴小结、神经、 分散的平滑肌及多种细胞成分,如吞噬细 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等。
医学
回肠 右下腹(下3/5) 较细 较薄 淡红 低而疏 孤立、集合 3 —4 级
56



肠腺(李氏隐窝) 属单管腺: 组成: 吸收细胞 杯状细胞 帕内特细胞 亲银细胞
医学
57

吸收细胞 特点:矮柱 状细胞,顶 端具较短的 纹状缘。腺 上皮和肠柱 状上皮细胞 在腺体开口 处移行。
医学
79
内分泌部 位于外分泌部的腺泡之间,由大小不等 的腺细胞团组成,称胰岛。

医学
80
(三)、肝

1、肝的位置 和形态 肝2/3位于右季 肋部和腹上部, 1/3在左季肋部。
医学
81


肝分为上下两面和前后两缘,肝的上面为膈面, 膈面前方借肝镰状韧带分为左右两叶。 肝的下方凹陷,有 “H”形的沟。横沟处。有 肝管、门静脉、肝动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 左纵沟前方有肝圆韧带,后方有静脉韧带,右 纵沟前方有胆囊窝, 肝的下方分成四叶:右叶、左叶。方叶、尾状 叶。
75
(二)、胰 • 胰位于胃的后方,相 当第一、二腰椎的高 度,横位于腹后壁。 胰重约65-75克,分头、 体、尾三部。胰头膨 大,被十二指肠所包 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