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神似中国的伊朗
伊朗是一片独特的土地,是个让人且爱且恨的地方。
源于雅利安传统和沙俄、美国曾经的影响,伊朗社会是高度西化的,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却很容易体会到伊朗文化中挥之不去的东方因素。
所有这些,西方,东方,伊斯兰,雅利安,混合在一起,才是真实的伊朗。
很难相信国内居然有那么多人在没有调查研究的情况下,就把它跟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等同起来,这究竟是舆论宣传的胜利呢,还是闭塞盲从的代价?
伊朗跟中国很像。
这话我以前说过,还要再说一遍。
从好的方面讲,伊朗是文明古国,伊朗是礼仪之邦,伊朗人热情好客,伊朗人重视教育……是的,这些东西我们都有。
从坏的方面讲,伊朗人讲究关系,伊朗人不守信用,伊朗有行贿受贿,伊朗没有言论自由……是的,这些我们也一样不缺。
胪列罪状或美言是很容易的事,拿出事实来证明它们成立可就比较难了。
光说不练不是好把式,开场白既已道过,且看我下文分解。
伊朗是文明古国。
这一点没有必要解释,三千年历史摆在那儿呢,更不要说史前的大量遗迹。
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从美索不达米亚发展起来的亚述,与伊朗西部的米底(即圣经中的玛代)长期征战,最后米底联合巴比伦灭掉了亚述。
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石碑(其上刻有人类最早的成文法律),就是伊朗人从亚述人那里获得的战利品,后被法国人掠走,陈列在卢浮宫。
波斯帝国灭巴比伦而兴起,是伊朗永远的自豪与荣光,从居鲁士大帝(Cyrus the Great,和合本译作古列,另被误译为塞鲁
士)到大流士大帝(Darius the Great,和合本译作大利乌,注意不是玛代王大利乌),波斯人创建了当时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帝国,直至国都Persepolis被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的手下付之一炬,中土的战国七雄还在捉对厮杀呢。
要了解当年波斯帝国的盛况,可以去看希罗多德的《历史》,而旧约里面也有大量记载,如《以斯拉记》、《以斯帖记》、《但以理书》等。
今日的以色列,恐怕已经忘记犹太人曾经广霑波斯帝国恩宠了,特别是居鲁士大帝释放“巴比伦之囚”并下令重修耶路撒冷神殿,那件事发生在波斯人改宗伊斯兰教之前一千余年。
顺便提一下,“沙皇(Shah)”这个词来源于波斯,它是“万王之王(Shahanshah)”的缩写,后者一直是伊朗国王的正式称号。
伊朗是礼仪之邦。
同陌生人说话前,必先道一声“Salaam”,而熟人见面就更麻烦了,通常握手问候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比较亲近的话,还要行拥抱及贴面吻大礼三次。
亲吻满脸大胡子的男人脸蛋,而且是咂咂连声,想想都觉得害怕,不过这倒是正宗的西方礼数,只是多了点伊斯兰特色。
虽说男女授受不亲,连握手都不允许,但我也见过几男几女见面就拥抱吻脸蛋的,大概是熟人吧。
说封建那是伊斯兰教封建,伊朗人可一点都不封建的。
按伊斯兰教法,未婚男女在公众场合不能牵手,更不要说有亲昵之举了,如果不幸被警察抓到,会通知双方父母来领人。
不过规定归规定,一般不会有警察管闲事,即使撞到枪口上,通常也只是塞点小钱封口了事。
遗憾的是,伊朗人喜欢热闹,餐馆、集市等地方跟中国一样人声鼎沸,可能是人太多的缘故。
单独相处的时
候,伊朗人还是喜欢轻言细语的。
伊朗的年轻人喜欢为汽车音响加装低音炮,并且摇下车窗,把音量开到最大,播放着重金属音乐在晚间招摇过市,几十米外都能感受到这种震撼。
伊朗人热情好客。
在外面如果有什么事,一般认识不认识的人都会围过来帮着想办法解决,比如说不认识路,可能你问的人也不清楚,他就会接着问其他人,一直到知道为止。
如果路线太复杂不好走,他多半会带你一程,直到有明显标志的地方为止。
可能是民风的缘故,也可能是因为伊斯兰教禁止娱乐,伊朗人很喜欢在家里开Party,广邀亲朋好友参加。
伊朗人家中的客厅都很大,一般可容纳几十人乃至上百人在Party中一展舞姿。
这些地方不是公众场合,所以着装、音乐、舞蹈等方面都没有什么约束。
伊朗人重视教育。
首先,伊斯兰教就是重视教育的,穆圣有一句名言这样说:“知识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伊斯兰教认为,读书在所有事情中,是最好的一种,在真主眼中是有功德的。
顺便说一句,什叶派鼓励每个穆斯林都去研究古兰经和圣训本身,通过自身的学习来自觉自愿地接近真理,而不是坐听神长训诲,这一点远比逊尼派开明。
当年马丁〃路德不就是因为天主教大搞愚民政策,才愤而提倡全民研经,创立新教(实为抗议宗,Protestant)吗?我接触的一些伊朗精英阶层人物,虽然对宗教界的丑恶现象痛心疾首,但他们无一例外是虔信的穆斯林,因为他们鄙夷这个色欲世界,不愿同流合污,而把伊斯兰教提倡的道德规范作为个人修养的终极目标。
这一点跟国内类似,虽然有那么多拿工资的政治和尚、酒肉和尚,信佛的还是会信佛,只是不信和尚而已。
除了对宗教知识的追求,伊朗人也很尊重有知识有
文化的人,获得博士学位或者成为大学教授是很多人的追求,不含功利色彩。
在伊朗,所有阶段的教育完全免费,年轻人普遍受过高等教育,而且据我本人了解,相当多的精英有海外留学经历,能说非常流利而漂亮的英语,没有任何口音。
即使是在伊朗国内接受教育的人,其英语水平通常也高于中国学生,因为他们有很多课程是英语授课的,还有一些专科性的大学完全采用英语授课。
在伊朗街头,如果你想跟别人讲英语的话,一般总可以找到会说英语的人,不会有语言障碍。
而在阿拉伯诸国,别的不提,仅英语一项就差得太远,能找到会说英语的杂货店老板绝对是你运气好。
在这点上,中国也相当糟糕,有待全社会共同努力,光教出租车司机说几句英语是不能过关的。
伊朗人讲究关系。
没错,中国人讲关系,伊朗人也讲。
不光伊朗人讲,我跟若干欧美国家的人聊天时,他们无一例外认为关系是最重要的东西。
有了关系,你可以找到好工作,获得提升,拿到项目……这些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不再赘述。
问题在于伊朗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经济支柱大多是国营企业(不是我们这种国有企业),又没人推动改革,所以缺乏竞争机制和奖惩机制,干部能上不能下,更不要说解雇员工了。
回忆一下中国20年前的情况,大致就可以知道伊朗现在的样子。
高干子弟肯定有更多更好的就业选择,有机会获得更多的提升,从而排挤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
我经常跟我的伊朗朋友们探讨中国改革开放二十余年的成功经验,他们心向往之,却是满脸的无奈,知易行难啊!
伊朗人不守信用。
这个说法听起来相当严重,实际上也相当严重。
跟伊朗人做生意,首先要记住的一点是,签合同不算数,
拿到钱才算数。
即使签了合同,伊朗人也会随时提出各种追加的要求,如果你不满足他们的要求,付款就成问题了,甚至撕毁合同都有可能。
也许波斯人是天生的商人,善于讨价还价,也许他们非常精明,但我并不认为这是聪明的表现,并且对这种生意经深恶痛绝。
现代商业社会是靠信誉立足的,个人信用和公司信用可以决定商人的生死,说一诺千金绝不过分。
像伊朗人这样做生意,有多少国外商家愿意陪他玩到底呢?
伊朗有行贿受贿。
这个就不用说了,所有国家都免不了的事,只是在人治社会里特别肆无忌惮。
面对人性的丑恶,无语叹息而已。
伊朗没有言论自由。
是的,伊朗人都这么认为。
报纸上充斥的官样文章没什么人感兴趣,电视里整天播放的主麻日祈祷好像也没有多少观众。
伊朗的官方电视台IRIB作用类似CCTV,被定位为政府的喉舌。
我不清楚是否有报纸与《人民日报》作用类似,大概也不存在强制订阅一说 (Correct me if I'm wrong)。
中国有“支部建在连上”的传统,而伊朗的毛拉在清真寺里呆着,并未配备到政府机关和要害部门,至于有没有美军那样的随军牧师,不敢妄猜。
现在互联网发达了,很多伊朗人可以通过网络来了解世界,当然政府不甘失控,他们对互联网的监控和过滤是不遗余力的,或许还得到了中国的技术支持。
在伊朗,三大中文门户网站(新浪、搜狐和网易)一个都不能访问,幸亏他们只封锁这三个。
通过伊朗的互联网搜索文章,含有“以色列”等敏感词汇的网页会被自动屏蔽。
不过伊朗人自有办法,破网的方法私下流传,甚至中文软件都有人用。
另外一个接触外界的手段就是卫
星电视,在伊朗相当普及,几乎家家都有。
自己架个锅,装上带解密功能的卫星接收机,就可以随意收看任何卫星的任何节目了。
目前最热门的卫星是欧洲卫星公司的热鸟六号。
私自接收卫星电视是非法的,政府也会经常查,查到了要没收天线和接收机,但不会像国内那样连电视一起搬走,所以损失不大,再装一套就是了。
那些认为伊朗处于铁幕之下的人,不妨想想自己在国内是否能天天收看卫视节目。
伊朗人,尤其是精英阶层,对社会现状清楚得很,对他们的国家面临的处境清楚得很。
他们并不喜欢现任总统艾哈马迪内贾德,认为他的强硬风格并不能给国家带来好处。
他们寄望于下一次总统选举,希望能选出一个改革派总统,一个改善经济而不是政治做秀的总统。
他们也不赞成大力扶持真主党。
当然,所有这些,都只能是私下说说而已。
但是,他们对国家安全的看法却是公开的,跟中国军坛上盛行的“阴谋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要而言之,搞恐怖主义的基地组织根本不配称为逊尼派穆斯林,他们只不过是美国CIA培养的几条狗而已,目的是制造混乱,给伊斯兰抹黑。
真正的穆斯林决不会搞恐怖主义。
这就是伊朗,一个神似中国的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