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混凝土构件基本计算

钢筋混凝土构件基本计算


b. 折算:
f ck 0.88 1 2 f cu,k
1 —轴心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比值 2 —高强混凝土脆性折减系数
0.88—经验折减系数
150mm
300mm
4.1 钢筋和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3/4)
4.1.3 混凝土(3/11)
3. 轴心抗拉强度
f t 0.88 2 0.395 f cu
2. 塑性性能

d
伸长率:钢材拉断后的塑性变形量较钢
材原始尺度的变化率,是衡量钢材变形 能力的重要指标。 l l0 伸长率: 5 or 10 l0 越大, 钢筋延性或塑性越好
0


冲击韧性:是对于钢结构使用钢材的特殊要求,是检验钢材
对于冲击荷载的承受能力。
冷弯指标:是检验钢材冷加工性能的指标,对于钢筋与钢板,
b. 预应力钢筋强度设计值: f py , f py
f ptk,f ptk
s
, s 1.1 见P391表4-2 , s 1.2
见P392表4-5
s
四、钢筋的截面面积
常规直径:d=6,8,10,12,14,16,18,20,22,25,28,32mm12种。
4.1 钢筋和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3/4)
在有剪应力作用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将低于单轴抗压强度
4.1 钢筋和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3/4)
4.1.3 混凝土(7/11)
二、混凝土的变形
OA—弹性阶段 AB—微裂缝开展
——收缩、徐变
c fc C
BC—弹塑性,竖向裂缝形成 CD—下降段
B
0 A 0
D cu c
混凝土是弹塑性材料
B图。
冷拉卸载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停滞,再对
A
其张拉,会重新恢复屈服阶段而呈现出 屈服强度提高的应力应变图形;这种现
B
象被称为冷做硬化现象;
冷拉仅提高钢筋的抗拉强度,不提高其
0
ε
抗压强度;
冷拉工艺不改变钢筋的强度级别 。
4.1 钢筋和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2/4)
4.1.2 钢筋(6/7)
3. 什么是混凝土结构?什么是钢筋混凝土?
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制作的结构。 是钢筋和砼按一定方式组成的能共同工作的建筑材料。
4.1 钢筋和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2/4)
4.1.2 钢筋(1/7)
4.1.2
钢筋
强度 塑性 光圆钢筋 变形钢筋 变形钢筋 非 弱 预 应 力 钢 筋 强 高 HPB235
极限压应变均有所提高
一拉一压:强度降低
4.1 钢筋和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3/4)
4.1.3 混凝土(5/11)
b. 混凝土的三向受压强度
三向受压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极限变形都有较大提高
4.1 钢筋和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3/4)
4.1.3 混凝土(6/11)
c. 混凝土在正应力和剪应力作用下的复合强度
作用而产生的力
钢筋端部的锚固力:采取锚固措施后所造成的机械锚固力
4.1 钢筋和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4/4)
4.1.4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与锚固(2/3)
3. 粘结强度——钢筋与砼的粘结面上所能承受的平均剪应力
的最大值。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
通常采用拔出试验来测定
F b dl
4.1 钢筋和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4/4)
220
200
Fcr=15 KN
截面开裂; Fu=87KN
截面破坏。
梁的承载力大大提高,梁的受力性能改善。
BACK
【回顾】
1. 建筑结构基本要求?
结构材料要有足够的、有一定环境适应度的强度; 结构材料要有足够的刚度; 结构材料要有相对低廉的价格。
2. 材料的基本力学指标有哪些?
包括:强度、弹性、塑性、冲击韧性与冷脆性、徐变和松弛。
1. 收缩 ——砼在空气中硬化体积减小的现象
a. 原因 :水分蒸发
b. 对构件影响:a) 构件产生裂缝; b) 引起预应力损失 c. 影响因素:配合比、养护、体表比
4.1 钢筋和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3/4)
4.1.3 混凝土(10/11)
2. 徐变 ——砼在长期荷载作用下随时间而增长的变形
a. 原因 :
1. 钢筋的强度标准值
具有95%保证率的基本代表值。其中,热轧钢筋根据屈服强度 确定,用 f yk 表示;预应力钢绞线、钢丝和热处理钢筋的 强度根据极限抗拉强度确定,用 f 表示。
ptk
2. 钢筋的强度设计值 ——等于标准值除以分项系数。
a. 热轧钢筋强度设计值:
f y , f y
f yk,f yk
水泥胶凝体的流动性及内部微裂缝开展
b. 对构件影响:a) 增大变形; b) 引起内力重分布; c) 引起预应力损失 c. 影响因素:配合比、养护、应力条件
4.1 钢筋和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3/4)
4.1.3 混凝土(11/11)
三、混凝土的选用
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
低于C15;

y
a—比例极限fp c—屈服强度fy →是钢筋强度的设计依据 d—极限强度fu
条件屈服点 E 0.2 是残余应
s 变为0.2%时的应力
屈强比反映钢筋的强度储备, fy/fu=0.6~0.7。
fy
y
4.1 钢筋和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2/4)
4.1.2 钢筋(4/7)
残余变形 弹性变形
受压混凝土一次短期 加荷的应力-应变曲 线
4.1 钢筋和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3/4)
4.1.3 混凝土(8/11)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测定
10 5 Ec ( MPa ) 34.7 2.2 f cu
4.1 钢筋和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3/4)
4.1.3 混凝土(9/11)
当采用HRB335级钢筋时,不宜低于C20; 当采用HRB400和RRB400级钢筋以及承受重复荷载的构
件,不得低于C20;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不应低于C30; 采用钢绞线、钢丝、热处理钢筋作预应力钢筋时,不
宜低于C40.
4.1 钢筋和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4/4)
4.1.4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与锚固(1/3)
4.1.3 混凝土(1/11)
4.1.3
混凝土
水泥胶体 (水泥结晶体和水泥胶块) 石子、沙子 弹性骨架 (混凝土)
150mm
水泥+水
一、混凝土的强度
1. 立方体抗压强度 f cu , k
砼强度等级
150mm
150mm
a. 定义: 立方体抗压强度是指按照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 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天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 得的抗压强度。 b. 强度等级: 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80 共14级
4.1.4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与锚固
1. 粘结力 ——若钢筋和混凝土有相对变形(滑移),就会在
钢筋和混凝土交界面上产生沿钢筋轴线方向的 相互作用力,这种力称为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 力。
2. 粘结力的组成
化学胶结力:混凝土凝结时,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在钢筋
与混凝土接触面上产生的化学吸附作用力
摩擦力:混凝土收缩后将钢筋紧紧地握裹住而产生的力 机械咬合力: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产生的机械咬合
其冷弯指标是指在常温下被检验材料对于某一相对的半径 (相对板材厚度与钢筋直径)的弯曲角度。
4.1 钢筋和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2/4)
4.1.2 钢筋(5/7)
3.
钢材的加工性能
冷加工:板材、线材的冷弯;线材的冷拉、冷拔; 热加工:焊接。
常见的建筑工程钢材加工有冷加工、热加工两类:
冷拉
σ
冷拉后的钢筋没有明显的屈服阶段,如
第三篇
结构构件基本计算
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
CH.4 混凝土结构
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知识 钢筋混凝土平面楼盖
环球金融中心混凝土开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钢筋混凝土桩内部
4.1 钢筋和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1/4)
4.1.1 混凝土结构(1/2)
4.1 钢筋和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2/4)
4.1.2 钢筋(3/7)
二、钢筋的力学性能 1. 强度相关
a. 有明显屈服点(软钢) b. 无明显屈服点(硬钢)

b a 0 c
d
fy
oa—弹性阶段 bc—屈服阶段 e 硬化阶段 cd— de—颈缩阶段
d c
0.2
Es

0
y
0.2%
c—条件屈服强度 0.2=0.85 fu
1 1.645
0.55
0.45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比抗压强度低得多,一般只有抗压强度
的5%~10%
4.1 钢筋和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3/4)
4.1.3 混凝土(4/11)
4. 混凝土在复合应力作用下的强度
a. 混凝土的双向受力强度
双向受拉:强度接近
单向受拉强度
双向受压:抗压强度和
C —混凝土 15—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值为15N/mm2
4.1 钢筋和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3/4)
4.1.3 混凝土(2/11)
2. 轴心抗压强度
f ck (棱柱体抗压强度)
a. 定义:轴心抗压强度是指按照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截面为 150mm×150mm高300mm的棱柱体,在28天龄期,用标准 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
界情况的锚固长度称为基本锚固长度,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