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
后,若认为研究“教师的个性品质对学生的影响”这个
问题范围太大,不够明确,则可改为“教师个性品质对
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这样,问题的界定范围就较
小而且比较明确了。
研究者应善于从选定的研究领域中筛选问题,并缩 小问题范围,最后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一个独特的小问题 之上。有的人选择问题范围太大,担心小问题因收集不 到很多资料而写不出洋洋大观的论文。其实这是一种错 误的观点,因为一篇好的论文,不是以篇幅多少而是以 质量高低作为标准的。
第一种是逃避,麻木不仁,无动于衷。即对问 题熟视无睹,或者屈服于它,无所作为。
第二种态度是绕道走或者寄托于不切实际的幻 想。如一个中学的校长或教师面对教学质量不高 的问题只埋怨小学,并希望明年从小学招几班成 绩好的学生,或者只寄希望于上级派来几个好教 师。
第三种态度是正视现实存在的问题,千方百计 地想办法去解决它。只有这第三种态度才是正确 的态度。
要做到选题有创造性:
首先要加强情报工作,掌握教育发展的新动态, 善于发现新情况、新问题。
其次,要注意到最有希望最需要创造性而且最能 激发创造力的地方去选题。如到不同学派激烈争论 的领域去选题,到研究的空白区去选题,到学科交 叉的边缘地带去选题,到实践提出了迫切需要的方 面去选题。
第三,是提高鉴别能力和锻炼有助于选题的思维 方法。创造性原则强调了科学研究的探索未知世界 的新现象和新规律的本质特征。
(一)选题的主要来源 (二)选题的基本要求
课
课题来源
题 横向课题
纵向课题
其他
来
国家级
省部级
源
厅局级
校级
⑴从大处着眼——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 展需要提出课题。
⑵从小处入手——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实
▲ 践中提出课题。 课 ①从班主任日常工作遇到的实际问题中 题 提炼出课题
②从学科教学改革实践中发现课题
系的研究。”
参考有关教育实验研究的设计、教育心理学关 于学生记忆规律的研究,以及数学课程标准关于学 生计算方面的要求等方面的资料,设计了一项教学 实验研究。
将学生随机分成三个组,在学习20以内加法的时 候,按不同的时间进行练习。第一组每天练习15分 钟,第二组每天练习30分钟,第三组每天练习45 分钟。一个星期后,对三组学生进行相同的有关20 以内加法的测验。二、三组的成绩 没有显著差异。将这个研究过程与结果写成研究报 告,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有一定的启示。
题 中国教育学会(含二级学会)课题
的 来 源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 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河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
项目
河北省教育学会(含二级学会)课题
衡水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林崇德先生指出:
▲ 教师参加教育研究的特点是“面向实际, 重在应用”。其研究内容表现为“实践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 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 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 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 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研究是利用有效的方法分 析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的过程。
要使研究进行得科学、规范、 有效,必须讲究研究的一般过程。
第二章 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
信息用文字、图像、音频等记录在一定
检
的物质载体上的结合体。
索 它具有知识性、记录性和物质性三个
与 本质属性。
综 述 教育文献则是指记载有关教育科学的
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
2、教育文献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1)选定研究课题、确定研究方向 (2)为教育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
方法。
(3)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
过
程
鉴定验收
选题
查阅文献
论证设计
推广应用
课题研究程序 填写申请书
鉴定结项
立项研究
申报评审
选题是进行教育研究的第一步,也
一.
是教育研究的重要环节。
选
选择和确定一个恰当的可行的问题, 决定了研究的价值与意义以及研究的主
择
要方向。
研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
究
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
课
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 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
题
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 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 —爱因斯坦
安于故常的人往往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自然 也就不会自动地提出什么问题来。可是有时候问 题逼上来了,那该怎么办?这时人们可能有三种 不同的态度。
检 学性如何?只有在对以上诸问题弄清楚之后,
索 我们才好开始新的研究工作。
与
因为只有在前人已有的科学研究成果的 基础上我们才能继续前进。科研工作贵在创
综 新,如不了解前人已有的成就就贸然从事,
述
势必重复别人的老路,其结果除造成浪费外 是不会给科学宝库里增添什么新东西的。
(一)教育文献概述
二、 1、教育文献的含义 文 献 文献是记录知识的载体,它是将知识、
来前所未有的效益,给学生带来较大的进步。
没有新意,不要写文章 在芸芸众生中,有一种人,就是像我这样的教书匠,或 者美其名,称之为“学者”。我们这种人难免不时要舞笔弄 墨,写点文章的。根据我的分析,文章约而言之可以分为两 大类:一是被动写的文章,一是主动写的文章。 所谓“被动写的文章”,在中国历史上流行了一千多年 的应试的“八股文”和“试帖诗”,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这 种文章多半是“代圣人立言”的,或者是“颂圣”的,不许 说自己真正想说的话。换句话说,就是必须会说废话。记得 鲁迅在什么文章中举了一个废话的例子:“夫天地者乃宇宙 之乾坤,吾心者实中怀之在抱。千百年来,已非一日矣。” (后面好像还有,我记不清楚了。)这是典型的废话,念起 来却声调铿锵。“试帖诗”中也不乏好作品,唐代钱起咏湘 灵鼓琴的诗,就曾被朱光潜先生赞美过,而朱先生的赞美又 被鲁迅先生讽刺过。到了今天,我们被动写文章的例子并不 少见。我们写的废话,说的谎话,吹的大话,也是到处可见 的。我觉得,有好多文章是大可以不必写的,有好些书是大
医生的真功夫在病床上,教师的真功 夫在课堂上。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卫星冲 击”以来,各国中小学教育走过了教学方 法改革、课程教材改革的路,一波三折 之后,终于发觉:提高教师的“真功夫” 才是解决课程教学问题的最后保障。
——顾泠沅
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巴丁博士曾说:
决定一个研究能否取得成效,很重要的
选 一点就是看它所选择的科研课题。
的 ③从合作课题中确定个人承担的子课题 来 ④从成功经验中找出自己需要深入研究
的课题
源
“设计问题即研究课题”也暗示了教师的课题研究不是“随意性问题解 决”。教师在自己的日常教学生活中从来就没有远离“解决问题”,比 如小学老师意识到学生“不注意听讲”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提 醒学生“小眼睛——”,教室里的学生会齐声呼应“看老师!”于是教 室里的学生迅速安静下来听老师讲课。显然这样也是解决问题,但它太 随意,几乎成为一种日常经验或惯用策略,没有“设计意识”、不是 “想方设法”之后采取行动,因而算不上研究。如果教师意识到学生 “不注意听讲”可能与教材的枯燥无味、不具有足够的挑战性相关,于 是教师开始“想方设法”去调整教材的呈现方式、补充课程资源、提高 学习任务的挑战性,或者教师“计划”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 由原来强调学生“注意听讲”转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那么,对 “怎样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等问题 的追究与设计就转化为“研究课题”
课
性”特征。
题 所以中小学课题研究应从教育教学面临 的突出问题中、从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
的
中、从教师自身课堂实践的矛盾冲突中 等方面进行选题。
来 每位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教育情境的不
源
同,用反思的眼光去研究自己的教学行 为,用科学的思想指导和改进自己的教
学行为,并以此为基础确立研究课题,
逐步展开研究。
立 ⑸填写活页要讲究技巧
项 ⑹课题组成员要注意职称、专业、
技
年龄组合
巧 ⑺最终(阶段)成果设计要恰当
⑻严格按时上交项目书
选题以后就要对所选题目进行进一步的
二、
了解。这里主要工作就是查阅与本题有关的 重要文献,从中了解在这个问题上前人已经
文 做过哪些重要工作?哪些问题是已经解决了
献
的?哪些是遗留下来尚待解决的问题?他们 采用的是什么研究方法?他们所得结论的科
理论价值、应用价值
必要的,如——
“高中选修课开设与评价的研究”
⑶ “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
价 不必要的,如——
值
“关于语文课导入语设计的理论研究”;
性
“关于家长和孩子的关系研究” 不能违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不能违背教育教学规律
不能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指研究承担的单位和课题组必须具有完 成所选课题的主客观条件。
⑴
科学的,如:——
科
“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培养的研究”
学
不科学的,如:——
性
“大题量训练与提高学生解题速度的研
究”、 “小学低年级开展半程马拉松训
练的研究”、“智力因素与提高升学率
研究”。
科学性原则所强调的是,选题要以唯物主义 基本原理为指南,以科学实践反复证实的客观 规律为基础。
如果选题违背科学性原则,问题就会陷入非 科学或伪科学的歧途,使研究一无所获。例如, 牛顿晚年证明上帝存在的研究课题,以及种种 “永动机”的研究课题,都是违反科学性原则 的,其结果导致研究的失败。
⑶从教育理论学习和研究中发现问题
▲ ⑷从讨论和交往中发现问题 课 ⑸从教育信息资料中分析、比较、提出课 题题
的
此外还可在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