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中、高频电疗法

低、中、高频电疗法


正常肌肉的低频脉冲电疗法
(感应电流和新感应电流疗法)
• 对正常的肌肉或由于支配它的神经不正 常或由于某种原因而产生的废用性萎缩 的肌肉,进行低频脉冲电疗,称为正常 肌肉的低频脉冲电疗法。常用于这方面 的电流为感应电流
治疗作用
防止废用性肌萎缩
• 防止神经失用时的肌萎缩:如神经受损伤或压迫 时,应用感应电流刺激这种暂时丧失随意运动的 肌肉,使之发生被动的收缩,以防止肌肉萎缩, 对完全失神经支配的肌肉无作用,对部分失神经 支配的肌肉作用减弱。 • 治疗制动术后的废用性肌萎缩:较长时间的制动 术后,由于肌肉长久活动将会出现萎缩。因此在 制动术解除后,可应用感应电刺激萎缩严重或恢 复较慢的肌肉。 • 防止反射性抑制引起的肌萎缩:在关节损伤、发 炎或术后,有关肌肉收缩。应用感应电刺激肌肉, 以帮助肌肉的随意运动,来防止萎缩。
增加或维持ROM
• NMES是辅助治疗手段,不能取代被动牵拉、 主动运动等疗法。 • 作用机理是刺激肌肉收缩,引起关节活动, 牵拉关节周围软组织。 • 如果ROM只有一个方向受限,单通道的 NMES就够。如ROM有两个方向受限,可用 双通道的仪器,但必须能交替输出。 • 要维持ROM,每天的治疗时间必须达到 30min;要增加ROM,治疗时间必须更长。
废用性肌萎缩
• 表现:制动后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最明显 的改变是肌肉横切面积缩小,但肌纤维数量不 变。慢肌纤维比快肌纤维更易发生萎缩。 • NMES不能完全阻止、但能延迟萎缩发生,能增 强已萎缩肌肉的肌力。 • NMES对髌骨软骨软化症、髌骨移位所致的股四 头肌乏力亦有良效。 •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鼓励病人多活动,尤 其是早期多做等长收缩。当病人能做主动抗阻 运动时,就停止NMES治疗。
低频电疗法的其它作用
• • • • 促进伤口愈合 促进骨折愈合 消炎 镇静催眠作用。
低频脉冲电疗法的应用分类
• 主要刺激神经肌肉、使肌肉收缩的低频电疗法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MES)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FES) 感应电疗法
• 主要作用为镇痛或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低频电疗法
间动电疗法 超刺激电疗法 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TENS) 高压低频脉冲电疗法(HVPC) 脊髓电刺激疗法(SCS)
肌肉再学习和易化
• 使肌肉易化的方法有两种: 1. 模拟运动疗法中的促通技术。方法是电流强 度较小(感觉阈)而看不到肌肉收缩。但病人必 须有“轻触”、“拍打”样感觉,类似促通技术 中的轻抚、拍打等手法。 2. 运动控制法。加大电流强度使肌肉收缩,向 中枢传入大量的本体、运动和皮肤感觉信息,使 中枢逐渐适应这种输入信号,帮助建立正常的运 动模式。 • 用NMES来易化肌肉时,病人必须合作。电流通电 时,病人尽量自己收缩;电流中断时,病人必须 放松肌肉。每次治疗时间不必太长,一般为 15min。
锻炼和加强因姿势不正常而活 动困难和软弱的肌肉
• 在拇外翻中的拇展肌和扁平足中的足内 侧肌群均不能出现上述情况。可用感应 电刺激肌肉,配合病人的主观控制,能 出现满意的随意运动。
间动电疗法
Diadynamic Therapy
• 间动电流是将50Hz 交流电经整流后叠加在直流 电上构成的一种脉冲电流。用这种电流来治疗 疾病的方法称为间动电疗法,是法国医生 Bernard 于1950年发明的,故也称为Bernard电 疗法
• 促进骨折和伤口愈合的低频电疗法
电极植入式微电流刺激疗法 TENS HVPC
• 以其他治疗作用为主的低频电疗法
电兴奋疗法 电睡眠疗法 直角脉冲脊髓通电疗法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MES)
• 应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神经或肌肉,引起肌肉收缩以 治疗疾病的方法,亦称电体操疗法 。临床应用已有 1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在神经肌肉骨骼疾病的康复中 NMES的应用显著增加。
低频电流的特点
• 均为低频小电流,电解作用较直流电弱, 有些电流无明显的电解作用 • 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都有强的刺激作 用 • 无明显热作用。
低频电流的基本作用
兴奋神经肌肉组织
• 对运动神经和肌肉:
1~10Hz:可引起肌肉单收缩 25~50Hz:可引起肌肉强直收缩 100Hz:引起肌肉收缩减弱或消失
间动电治疗作用
• 镇痛作用:间动电流的止痛作用比较明显,比直 流电和感应电流显著为佳。作用最强的为间升波, 次为疏密波,再次为密波和疏波。 • 促进周围血液循环:间动电流有明显的促进周围 血液循环,使皮肤温度升高的作用。动脉内膜炎、 动脉硬化、功能性周围血液循环障碍、急性侧支 循环性水肿。对心性、肾性水肿和机械堵塞水肿 无效。 • 对神经肌肉的作用:引起肌肉强直性收缩。 一般用断续波或起伏波来锻炼废用性萎缩的肌肉。 失神经后的肌肉容易疲劳,只能耐受较低的刺激 频率,并需有较长的间歇时间,故间动电不适宜 于治疗失神经支配的肌肉
多次治疗后的镇痛作用
• 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能减轻局部缺血、 缓解酸中毒、加速致痛物质和有害的病
理产物的清除、减轻组织和神经纤维间
水肿、改善局部营养代谢,从而消除或
减弱了疼痛的刺激因素,达到镇痛效应。
低、中频电流有促进局部血液 循环的作用
• 轴突反射:传入冲动同时沿着与小动脉壁相连的同一神经元 之轴突传导,使小动脉壁松弛,出现治疗当时和治疗后电极 下的皮肤浅层充血发红。 • 低频电流刺激神经(尤其是感觉神经)后,使之释放出小量 的P物质和乙酰胆碱等物质,引起血管扩张反应。 • 皮肤受刺激释放出组织胺,血管扩张,出现治疗后稍长时间 的皮肤充血反应。 • 肌肉产生节律性收缩,其活动后的代谢产物如乳酸、ADP、 ATP等有强烈的扩血管作用,能改善肌肉组织的供血。 • 抑制交感神经而引起血管扩张:如间动电流作用于颈交感神 经节,可使前臂血管扩张;干扰电流作用于高血压患者的颈 交感神经节可使血压下降
治疗痉挛
• 单纯刺激对抗肌的方法 • 单纯刺激痉挛肌的方法:这种方法多用于截瘫、 多发性硬化。治疗前肌张力越高,治疗后降低得 越明显。但疗效持续不长。应避免长时间刺激痉 挛肌,否则痉挛有加重的倾向 • 痉挛肌和对抗肌的交替刺激:该方法的疗效较好, 持续时间较长。其原理是先使痉挛肌强烈收缩, 神经肌较兴奋,通过反射使痉挛肌本身受到抑制; 刺激对抗肌收缩,通过交互抑制使痉挛肌松弛。 治疗时间10~15min,强度以引起肌肉明显收缩为 准。
低、中、高频电疗法
• 低频:<1000Hz。当每一次通电都能使运动神经发生一次 兴奋时的频率范围。由于哺乳类动物神经每次兴奋后有一 个绝对乏兴奋期。在此期间内无论电流强度如何大都不能 引起第二次兴奋。据测定,此期间持续约1ms左右。因此 为使每个刺激都能引起一次兴奋,电刺激就必须相隔1ms 才能再给于一次,亦即频率至多不能大于1000Hz。 • 中频:在1000Hz以上到100000Hz的范围以下,每次刺激 已不能引起一次兴奋,必需综合多个刺激的连续作用才能 引起一次兴奋。 • 高频: >100000Hz,因而失去对神经的刺激作用。此时无 论综合多少个刺激也不能引起一次兴奋。
• 对血管:
1-20Hz:提高血管张力 50-100Hz:扩张血管
• 对感觉神经;
50Hz:振颤感明显 100Hz:止痛
• 对植物神经:
4-10Hz:兴奋交感神经 20-40Hz:兴奋迷走神经 100-250Hz:抑制交感神经
当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神经干时,兴奋易发生在阴极下方
强壮正常肌肉
• NMES对那些比较薄弱的、不能理想地主动 收缩的肌肉有益。对于完全正常的肌肉, 没有必要用NMES。
失神经支配肌肉的电刺激
• 表现:肌肉萎缩、N-M接头退化、膜电位改 变、肌张力下降或消失、收缩反应慢、反射 下降或消失 • 病理:溶酶体上升、肌浆和肌浆网短暂上升、 肉眼体积减少、在显微镜下看肌纤维直径减 少。 如果2年内神经不能恢复支配,则肌纤维会 被结缔组织取代,肌肉不可能恢复功能。
肌肉受刺激后的生理学变化
• 肌肉受电刺激收缩后,肌纤维增粗、肌 肉的体积和重量增加、肌肉内毛细血管 变丰富、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三磷酸 腺苷酶(ATPase)等有氧代谢酶增多并 活跃、慢肌纤维增多、并出现快肌纤维 向慢肌纤维特征转变的现象
• 1982年,美国FDA正式宣布NMES用于下列三种 情况是安全、有效的: 1. 治疗废用性肌肉萎缩; 2. 增加和维持关节活动度(ROM); 3. 肌肉再学习和易化作用。 此外,NMES还有生理治疗作用: 4. 减轻肌肉痉挛; 5. 促进失神经支配肌肉的恢复; 6. 强壮健康肌肉; 7. 替代矫形器或肢体和器官已丧失的功能。
镇痛
• 1、即时镇痛作用:是指在电疗后数分钟 或数小时之内产生的镇痛效果,称为即 时镇痛作用。 • 2、多次治疗后的镇痛作用:
• 低频电流→兴奋粗(Aβ)纤维→SG(背角胶质区)细 胞兴奋→闸门关闭→痛觉传入减弱或受阻→镇痛 • 低频电流→兴奋脊髓背角胶质区→ GABA能神经元→ 释放GABA→C纤维末梢Ca2+通道受阻→抑制痛觉的传 入→镇痛 • 低频电流→兴奋脊髓背角胶质区→阿片肽能神经元→释 放阿片肽→背角神经元K+电导增加→抑制痛觉的传入→ 镇痛 • 低频电流→脑高级中枢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释放5HT、阿片肽、GABA、NA等递质→脊髓背外侧束→抑 制脊髓背角神经元→镇痛 • 低频电流刺激冲动→脊髓→皮层感觉区→干扰痛觉→镇 痛 • 低频电流→产生震颤感和肌肉颤动→兴奋粗纤维→疼痛 的传导受干扰和受阻→镇痛
低频电疗法
• 应用1000Hz以下的低频脉冲电流治疗疾 病的方法,称低频电疗法 • 脉冲电流:指电压或电流幅度按一定的 规律从零或某一电位水平的瞬间出现然 后降低或消失的电流
低频电疗法的分类
• 按波形:三角波、方波、梯形波、阶梯波、正 弦波、指数波等。 • 有无调制:为调制型和非调制型,常见的调制 方式有:波幅调制、频率调制、相位调制及波 宽调制、浪涌调制 。 • 按相位 :单相和双相,双相脉冲波又根据其两 侧波形、大小分为对称和不对称双相波 • 按应用方式:直流电疗法,电水浴疗法、电离 子导入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痉挛肌电 刺激疗法,TENS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 电兴奋疗法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