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思想史PPT课件

管理思想史PPT课件

(1)垄断企业规模巨型化。美国资产超过10亿美 元的大工业公司数目如图所示。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1901
1948
1960
1970
1980
(2)垄断企业经营混合多样化。
自工业化完成后,世界上己出现过多次企业并购 浪潮:
Ø 20世纪初的以横向规模重组为主的第一次;20年 代以纵向产业重组为主的第二次;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技术迅速发展
原子能的应用;计算机的诞生、应用及发展; 新材料的不断发现和应用;人类的空间技 术和生物工程的应用。
3.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二战结束到1950年代初,它是资本主 义国家的政治调整和经济恢复时期。世界上出现 了阵线分明的两大阵营。
第二阶段是从1950年代中期以后到1970年代初, 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工业在大发 展的基础上,新产品和新部门不断涌现,并实现 了自动化和半自动化。日本经济增幅最快,其国 民生产总值在1960年超过加拿大,1967年压倒了 英国和法国,1968年追过了德国,一跃成为资本 主义世界的第二经济大国。
第七章 现代管理理论产生的历 史背景和准备
管理思想中的时代从来不会在某 一年份截然地开始和结束。相反的,存在 着旋律的重叠,各种主题在大调、小调的 各种调式的变换中演奏出来。
——雷恩: 《演变》
一、现代管理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1.经济背景。
战后经济重建:1950-1960年代是美国经济 空前发展的时期,1950年代工业生产年平 均增长率为4%,196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 出现了106个月的高速增长,这在美国经济 史上是罕见的。
管理对象是在不断变化的,管理理论是过去 事实的总结,隐含着对过去的管理现象所 总结出的规律,同时又有它自身的一些特 殊性。所以,管理者在应用管理理论时既 不能否认已有的管理理论的科学性,也不 能完全照搬管理理论。
“艺术家、园艺家、美术家、美食家、文 学家、诗人、哲学家等共同评论庭院中的 一棵苹果树。
(3)控制论:对超大系统中各个部分的稳 定性问题的解决做出了贡献。它由1940年 代美国著名的数学家诺伯特·维纳 (Norbert Wiener)开创的。
Ø 60年代以多元品牌重组为主的第三次;
Ø 80年代以金融杠杆盛行“大鱼吃小鱼”为特征的 第四次企业并购浪潮;
Ø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球出现了新一轮的企 业并购浪潮。
这种大规模的混合合并的结果,使大多数垄断企 业都变成了跨部门多样化的经营联合企业。
(3)大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协作化。
大企业为了充分发挥企业经营多样化和专业 化的优势,力求利用中小企业适应性强、 灵活性大、劳动工资低的特点和中小企业 合作使之变成为大企业的协作厂和附属厂, 形成了大中小企业相互补充、相互利用的 经营格局。
(4)企业股份高度分散化。
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大企业发行了大量 小面额股票分散股权,如美国在80年代有 7000家公司的1000万工人、雇员持有本公 司的股票。
(5)企业发展国际化。
据统计,跨国公司的生产总值占世界占值的 1/3,销售额占世界贸易的1/2。如美国通 用汽车公司在25个国家直接投资,在100多 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公司和分支机构。由 此产生了跨国界、跨地区、跨文化的管理 问题,也要求新的理论的指导。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若干组成部 分结合而成的整体,它具有各组成部分孤 立状态所不具有的整体功能,这总是同一 定的环境发生着联系。
把组织看做是一个系统,它由具有相互依赖、 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两个以上的要素或 部分构成,是一个具有特定目标、功能和 结构的有机整体。
(2)信息论:给出解决系统的信息流的流 动机制及其影响的问题。信息价值、信息 量、信息反馈、信息的时效性和真实性、 信息处理、信息传递等概念贯穿于管理理 论与实践的始终,信息论与信息科学成为 现代管理活动的命脉。
第三阶段是从1973年末爆发了全球性的资本 主义经济危机开始,资本主义世界进入了 滞胀时期,是对经济结构、经济政策进行 重新调整的时期。1979—1982年又发生了 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间长,而 且又非常曲折;美国从1979.4-1982.12, 工业经济断断续续地下降了44个月。
4.企业结构发生变化
5.自然科学思想对管理科学的渗透,导致 了以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的管理思想的产 生。
三、现代管理理论流派纷呈的原因
由于人们心理、行为的多样性和对客观事 物认识的深度、广度不同,管理大师们所 采用的分析模式也是多视角的,这样就形 成了不同的管理流派。
由于人们处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 个人的观点和人生经历的不同,由于个人 的世界观和使用方法论的不同,由于客观 环境的多变性,使管理思想、理论、方法 也各不相同。
二、现代管理理论“丛林”产生的深层原因
1.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生产方式的变化,促 进了管理思想的发展。
2.凯恩斯提出了以“宏观调控”为核心的 宏观经济理论,使政府干预经济活动成为 各国发展经济的普遍政策,推动了管理思 想的发展。
3.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性也更加多样化, 对管理方式提出了更多的难题。
4.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强化了人们的市场 观念,导致内外协调管理思想的产生。
诗人的诗兴已起,‘啊,苹果树,似少女的 脸庞,父亲的脊背。象征着丰硕的金秋季 节,愉快的累累硕果的人生岁月’;
哲学家正在为这棵苹果树所见证的历史变迁 的哲理而大发宏论。”
SUCCESS
THANK YOU
2019/6/17
四、现代管理理论的基础理论
(1)系统论:由1920年代美籍奥地利生物 学家贝塔朗菲(Ludwig Von Bertalanffy) 创立的一门新学科,是研究一切综合系统 或子系统的一般模式、原则和规律的理论 体系。
艺术家认为,这棵苹果树应该如何修剪是最 有艺术价值的;
园艺家认为,怎样修剪才能得到最大的果实 收成;
美术家认为,如何打枝是最有透视效果的;
美食家却在这棵苹果树是什么品种的问题上 下功夫,认为和什么样品种进行嫁接得到 的品种是最美味的;
文学家可能对苹果树的所在季节大发感叹, 也许一篇绝妙的散文正在酝酿之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