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质量效益型企业各位代表、同志们: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公司十三届三次职工与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工作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2011年股份公司工作会议暨一届二次职代会精神,总结2010年公司的主要工作情况,安排部署2011年公司的重点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确保公司平稳较快发展。
下面,我代表公司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代表们审议。
一、2010年的主要工作情况2010年,在股份公司的引领下,公司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贯彻股份公司重要工作部署,狠抓机制创新,大力推进经营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稳步提升,各项指标又上新台阶,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一)2010年公司各项主要经营指标完成情况实现营业总收入24.7亿元,同比增长18.49%,比股份公司考核指标超27.32%。
其中,国内水利水电业务营业收入10.33亿元,国内基础设施业务营业收入10.35亿元,国际业务营业收入3.89亿元。
实现利润7022.81万元,营业收入利润率2.84%,股份公司考核营业收入利润率5.08%,比股份公司考核指标高2.88%。
实现新签合同额38.55亿元,为年计划19.5亿元的197.69%,同比增长29.42%。
其中,新签国内水利水电合同额7.96亿元,占总签约额的20.66%,同比下降18.02%;新签国内基础设施合同额14.69亿元,占总签约额的38.11%,同比下降5.21%;新签国际项目合同额15.89亿元,占总签约额的41.23%,同比上升23.23%。
累计合同存量70.8亿元,同比增长21.6%。
其余主要经营指标分别为:资产负债率为83.48%,略高于股份公司83.02%的考核控制指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实现较快增长;职工不在岗率为11.65%,低于股份公司≤12%的考核控制指标。
(二)市场营销成效明显2010年,公司积极推进高端营销,水利水电市场继续得到巩固,基础设施业务、国际业务、海西业务获得了较大幅度提升。
水利水电业务方面,紧紧抓住南水北调工程的招标高峰期,中标了南水北调东线济南段、中线郏县段工程;发挥品牌优势,继续重点拓展华东、西北、西南等目标市场的水利水电业务,相继获得江西于都跃洲、福建华安、新疆沙尔布拉克、云南勐野江水电站以及仙游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业务。
基础设施业务方面,除依托股份公司投融资项目,中标成名高速公路路面工程外,协同股份公司海西发展区域总部,加大了海西基础设施市场的拓展力度,全年在闽中标23个项目,合同金额为16.42亿元,占公司国内新签合同额的64%。
其中,在平潭综合实验区,成功实现了区域市场的深度开发,为股份公司抢得实验区建设先机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相继取得了商品混凝土特许经营,环岛路建设、三十六脚湖清淤扩容等7个项目;在漳州市,中标了股份公司迄今承建的最大跨度大桥工程—龙江大桥融资建造项目;在泉州市,取得了泉港区市政融资建造系列项目;在厦门市,中标承建了价约1.6亿元的厦门同安滨海西大道工程。
机场业务方面,也继续有所进展,顺利取得了上海浦东机场跑道基础试验段工程以及昆明新机场土地一级整理项目。
国际业务方面,出台了国际工程市场开发管理办法,编制了中、英、俄、法文投标标书模板,设立了中亚、阿尔及利亚区域经理部以及津巴布韦、哈萨克办事处,通过不懈努力,在格鲁吉亚、加蓬、哈萨克斯坦、柬埔寨、喀麦隆等5个国家新中标项目6个,其中在格鲁吉亚,公司为首家进入该国施工市场的中国企业;在哈萨克斯坦,公司为第一家通过竞标获得该国项目的股份公司子企业。
在推进与台湾企业的合作方面,公司成功协办了在榕举行的海峡两岸土木工程建设与管理研讨会,并与台湾第一家上市建筑企业—新亚建设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近期,公司正在与台资企业联合运作平潭砂石料系统项目,力争获得顺利实施。
(三)在建工程履约良好2010年,公司为了加强在建工程管理,专门设立了项目管理部,加强了对项目的监控与服务,完善了项目履约监管机制,在两级总部及项目部的共同努力下,国际、国内项目履约良好,基本实现无业主重大投诉,许多项目还得到了业主的高度评价。
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公司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管理体系中的组织、制度、培训、活动、监管等要素,强化了与各级安监部门的主动沟通,加大了分包队伍中重点岗位人员的安全培训力度,安全生产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质量管理方面,公司大力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技术标准、措施的落实,质量管理有序可控,工程质量合格率100%,土建工程优良率95%以上,安装工程优良率93%以上。
承建的云南戈兰滩水电站工程在2010年先后获得中国电力企业优质工程奖、国家优质工程奖银质奖。
(四)科技进步不断推进,积极实施能源管理为推进科技进步,2010年,公司完善了科技创新的组织、领导体系,制定了公司科技发展规划,向股份公司提交科研立项申请5项,获福州科技局立项科研课题1项,参与了3项行业技术标准编制,5项工法被确定为股份公司工法,2项科研项目获股份公司科技进步奖,全年投入科技创新费用约550万元,并向福州市科技局争取了课题专项经费15万元。
此外,以公司为责任方的福贵联营体,在贵州乌江沙沱水电站大坝施工中,成功改写了国内碾压混凝土大坝取芯最长记录;公司的人工砂石生产技术在“6.18”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上参展,并与福建省建设科技管理中心联合举行了推介会,强化了公司技术品牌的宣传。
在能源管理上,公司完善了组织机构,建立了能源管理体系,制定了一系列节能减排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公司节能减排工作,圆满完成了股份公司下达的万元营业收入综合能耗降低4%的节能减排考核指标。
(五)企业内控管理持续提升2010年,公司以开展管理创效年活动为契机,在内控管理方面,进一步完善了相关内控管理制度,成立了旨在加强投融资项目运作、管控的投融资管理部,加强了分包管理与合同履行检查,完善了经营责任制考核体系,顺利通过了国家审计,强化了财务预算管理,规范了商业保险管理,完成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初步实现了设备由收提折旧费向收取租赁费模式过渡,完善了设备采购及外租程序,设备物资管理进一步规范,审计、监察、法律事务工作有效推进,项目履约和盈利水平进一步提升。
针对国际项目管理的特殊性,在内控管理上,公司还继续完善了海外项目管理制度体系,高度重视项目启动的前期策划与筹备工作,对项目间资金进行有效统筹,及时开展国际项目前期税务筹划,密切关注不同时期的外汇汇率波动,合理调配不同币种的使用和结汇,国际项目盈利能力稳步增强。
(六)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2010年,公司积极推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充分发挥党管干部的作用,一是扩大人才队伍的来源,除例行招聘大学毕业新生外,还吸引了若干原在相关大型企业工作的优秀干部到公司任职,同时,鼓励原已离职的职工返回企业工作;二是干部职工业务培训机制日渐完善,内部高层次的专项业务培训逐渐增多;三是进一步完善了员工体检、生日等福利制度,编辑印制了公司员工手册;四是出台了《青年人才岗位培养管理试行办法》,积极推行导师带徒活动深入开展,输送了大批年轻干部到大型项目部锻炼。
(七)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企业保持和谐稳定2010年,公司党建工作进一步得到巩固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效推进。
公司成功召开了第七次党代会,开展了“争优创先”、“四优四强”等活动,隆重举行了庆祝公司成立55周年活动,与福建省武警总队政治部结成了文明共建单位。
2010年,公司共投入约1000万元资金用于基地管理及离退休干部管理。
全年共发放帮困金、慰问金等近70万元。
在抗击福建南平“6.18”自然灾害过程中,公司处置及时,措施得当,维护了企业安定稳定的秩序,得到了股份公司的好评。
截至目前,公司已投入600万元进行灾后安全隐患的清除。
此外,在不久前利比亚动乱发生后的撤离行动中,公司在股份公司的指导下,组织有力,行动迅速,确保了全体144名在利员工在较短的时间内平安撤离回国,得到了股份公司领导的高度评价,确保了企业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的一年,公司能取得上述的良好业绩,关键是全体干部职工不惧挑战,自强不息,勇于超越的结果,主要是全体干部职工辛勤工作,甘于奉献的结晶。
在此,我谨代表公司,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公司的广大干部职工,向关心、支持、理解公司工作的干部职工家属及离退休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八)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公司还存在许多困难和不足,如基础设施业务的经营效益较多欠佳,基础设施业务的项目经营管理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在国际业务快速增长的形势下,有待实现国际项目管理能力的同步增强;项目应收账款回收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公司发展急需的相关专业人才仍然较为紧缺等。
上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及时研究对策,切实给予解决。
二、认清形势,把握机遇,迎接挑战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的有利形势,审慎面对国内外市场环境中的不利因素。
(一)把握宏观经济运行和市场环境的有利形势,抢抓机遇保发展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虽然国家扩大内需的刺激政策将逐渐回归正常,但各种有利条件依然存在。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将深入发展,国内基础设施投资仍将保持一定的规模,为中央建筑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国内水利水电业务方面,将面临较好的发展前景,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指出:今后10年水利建设年均投入要比2010年多一倍,即今后每年将投入4000亿元用于水利建设;今后各地土地出让收益的10%应作为水利建设资金。
此外,“十二五”期间,水电作为国家可再生能源、低碳能源的主要支柱,将继续得到重点发展,国内水电投产达1500~2000万千瓦。
国际业务方面,国家将继续加大“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力度,大力支持有条件、有能力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我们在国际工程建设市场中仍将大有可为。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市场方面,利好消息不断。
一是在日前全国“两会”刚刚通过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在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中先行先试作用,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再次凸显海峡西岸经济区、平潭综合实验区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地位。
二是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复了国家发改委上报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
该规划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具体举措,进一步明确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具体目标、任务分工、建设布局和先行先试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