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城市经济发展分析

广东省城市经济发展分析

广东省城市经济发展分析摘要:区域社会经济差异是普遍的,中国的区域社会经济差异也非常显著。

不仅存在四个板块之间的差异,更是存在省级的差异,并且区域内省级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十分显著。

广东省经历改革开放3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已经发展成为国家的经济大省。

然而,其存在的一个典型的问题就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区域社会经济差异较大。

并且这一不均衡的态势及差异还呈现着持续扩大的发展趋势。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广东省城市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差异状况并且试着提出关于如何解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差异问题的可行性意见和措施,希望能够对我国其他地区的社会主义市场状况有所帮助。

关键词:广东省;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差异一、广东省社会经济分析(一)城市规模表1-1 2015年广东省城市社会经济规模指标名次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本文选取2015年广东省主要城市的经济发展规模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如上表1-1所示。

数据显示,广东省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两个城市是广州和深圳,其总评价值最高分别为2.84和2.67。

而排名第三的东莞其评价值却为0.54,远远低于其排名一两位之差的广州和深圳。

从国内生产总值我们可以知道,广州和深圳这两个城市的GDP对广东省的GDP贡献程度超过了百分之五十,也就是说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核心在这两个城市,其社会经济的总规模远远超过省内的其他城市。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东莞、茂名、湛江、汕头,这五个城市的评估价值约70,对应的评估值是正数,高于广东省平均水平;而另外近三分之二的城市的评估值是负的,远远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

(二)人均水平表1-2 广东省人均社会经济水平指标名次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如上表1-2所示是广东省人均社会经济水平指标情况。

通过相关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广东省人均社会经济水平最高的城市是珠海,其大于经济总规模名列一二的深圳和广州。

究其原因,珠海市仅有1600平方公里和250万人的常住人口,是广东省面积最小的一个城市。

而且他是广东省人口最不稠密的城市,其人口密度远低于人口密度为880人、704人的广州和深圳。

正是这一原因导致了珠海的人均经济水平位列广东省第一的位置。

但值得注意的是,深圳的将近两千平方公里(仅高于珠海和中山)城市区域,与广东全省第二大城市相比,其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500人。

严重的人口数量差异也是造成城市社会经济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体来看,除了珠海、中山、清远、惠州人均社会经济水平排名较好,其余的城市人均社会经济规模情况都不容乐观。

(三)整体分析总评价值衡量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经济规模指标名字往往相互照应。

结从表1-1和1-2,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广东省主要城市的整体评估价值,通过社会经济规模的分析可以看到,最大的社会经济贡献量,主要集中在广东省的广州和深圳两个城市。

广东省的主要经济规模主要集中的大约三分之一的城市中,其高于指标高于城市平均水平;而其他三分之二城市的社会经济规模不仅低于前三分之一的城市,更是远低于城市经济规模的平均水平。

在珠三角城市经济圈中,排名靠前的几个城市都在广东省的最东部和中西部地区,排名落后的几个城市都在广东省的北部山区,其经济发展状况也低于广东省城市平均水平。

总而言之,广东省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在广东省所处的位置密切相关,广东东部和北部山区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与珠江三角洲相关城市存在一定的差别。

综合分析城市的经济规模及其人均社会经济水平,可以得出城市经济规模与城市人均经济水平不一定成正比。

以广东,深圳这两个代表城市为例,可以解释这种情况的原因。

在广东省广东和深圳的社会主义市场状况水平最高,其经济水平远远超过其他20个城市,高度发达的经济水平吸引大量人才的涌入。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进一步促进其社会主义市场状况。

同时也导致了两个城市人口严重的负担,所以相应的人均经济水平的名次落后。

在广东省对城市的经济水平进行调查后发现:广东、深圳,以绝对优势领先于其他城市,位列前茅,东莞、佛山这两个城市紧随其后。

广东省只有四个城市的经济水平高于广东省平均水平,并且四个城市都属于珠三角都市经济圈。

这表明,在广东省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且广东省的社会经济发达城市都集中在珠三角都市经济圈。

从企业科技发展水平的分析可以看出,广东省科技企业都集中在深圳,深圳的城市有着许多优点,对科学技术人才有很强的吸引力,是一个强大的科技人员聚合地。

这种情况已经大大促进了广东省的社会主义市场状况,但它也扩大了其他城市和深圳之间的差距,这也是造成广东省城市差距的另一重要原因。

广东省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决定于人们的生活水平。

广东省的广州、珠海等七个城市综合评价值大于广东省的平均水平,而这七个城市也是珠三角都市经济圈的一部分。

换句话说,高度发达的广东省社会发展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都市经济圈,而广东东部和北部山区和社会发展水平落后,贫穷的城市社会发展的水平与发达城市相比差距非常大。

二、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方式(一)战略选择协调区域社会主义市场状况有两个直接路径,一个是让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增长的减缓,另一个是欠发达地区的社会经济增长更快。

对于后者,可以通过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加快产业转移等手段来实现。

但这过分强调分配的优先级、忽视实践的效率,是不科学的。

因为如果广东省城市所在的珠三角都市经济圈经济发展放缓,它将拖累广东省整体社会经济的增长速度。

就是说,通过区域社会经济差异的形成机制,政府决策将会改变,在其他经济发达省份的扩张吸引下,使得广东省无法形成高质量的产业集群。

比如说,广东北部的山区,在空间的发展受到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和其他刚性约束,如果滥用工业城市的口号,只是引导珠三角劳动密集型的资源消耗,更多的污染工业转移到山上,不得丢失,后果可能会落入“只要输出值,不要生态输出,不怕破坏”的漩涡,必然会威胁到水土安全与其他生态环境,也就是说,长期的社会经济利益为代价换取眼前的社会经济利益,实现缩小区域社会经济差异的目的,这种方法实在不可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深思熟虑的协调发展战略可以减少区域社会经济差距,通过“发达地区的社会经济增长不会慢下来,不发达地区的社会经济增长可以快速”的方法。

其中,需要创新的方法来改变城市规划元素的区域社会经济差异的形成机制,闭塞区域社会经济差异扩大的传输路径,甚至改善传输路径来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差异缩小。

(二)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对地区社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交通拥堵,交通困难,信息堵塞可以说是不利于欠发达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社会经济活动对基础设施的依赖程度较大。

因此,提高广东省东西部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十分重要,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首先,可以大力支持东西部地区的公路、铁路、港口网络建设,提升东西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促进这些地区的对外联系。

其次,可以加快山区发展和积极落实政策措施支持山区的发展,加强山区公路,水利、农村电网、信息基础设施和其他基础设施。

其次,加快山区发展和积极落实政策措施支持山区的发展,加强山区公路,水利、农村电网、信息基础设施和其他基础设施。

最后,对于低于珠三角城市经济圈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可以提前适当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珠江三角洲交通网络并加快珠江三角洲能源基础设施。

(三)完善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有显著影响。

社会安全机制在运行的过程中,通过提供社会保障能确保低收入人群生活,但社会保障不能消除收入差距。

通过社会保障,可以减少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收入分配,以确保居民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可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消费水平。

它可以增加居民对未来的乐观的预期,所以,他们倾向于降低自己的预防性储蓄,增加即期消费。

因此,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特别是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和山区,其消费水平提升存在很大的空间。

改善广东省的社会保障体系,我们必须先准备公共宣传工作,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透明度。

同时,广东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传达社会保障改革项目的主要内容,增强群众对政府的信任,扩大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

结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国民社会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宏观社会经济稳定,综合国力上升。

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的发展,市场社会经济体制逐步取代了中国传统的计划社会经济体制,我国社会经济的综合实力是显而易见的,增长潜力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广东省作为我国的经济人口大省,发展迅速,但是地区发展不平衡,在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但是广东省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显然存在很大的不均衡性,如此一来这便成为广东省城市经济长远发展的掣肘性因素。

而随着珠三角经济都市圈产业的转移以及长三角经济圈对产业的吸纳,珠三角的经济“脉搏”将风华不再,广东省作为珠三角的重要一员也难逃风波。

因此,社会各方必须重视这个问题并促进广东省城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1]邱欣洁. 广东省城市化时空演变与经济发展的耦合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2]赵飞. 基于SPSS的广东省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评价[J]. 电子制作,2014,(14):242-244.[3]钟世坚. 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3.[4]钟霞. 广东省城市低碳水平地域差异研究[D].广州大学,2013.[5]郭大波. 广东省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D].暨南大学,2007.[6]黄佑琚,黄遐济. 广东省大中城市郊区农村经济发展战略探索[J]. 南方经济,1984,(03):22-26+3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