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课件

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课件

3.1972年,Gruentzig完成首例PTCA。
经皮球囊瓣膜成形术(PBPV) 1.1984年日本INOUE首创的介入治疗 2.1987年国内首次开展
基本取代开胸二尖瓣闭式分离术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1966年Rashkind和Miller 1971年Postman 1974年King及1977年King 1982年Kan 1984年Lababidi 1992年Cambier
1992 年 荷 兰 医 生 Kiemenij 首 次 经 桡 动 脉进行PCI治疗。
SELDINGER 技术
SELDINGER 技术
SELDINGER 技术
SELDINGER 技术
股动脉、股静脉穿刺
锁骨下静脉穿刺
颈内静脉穿刺
射频消融手术
射频消融的功能主治
射频消融手术主要用来旁道,双径 路引起的心动过速(根治率在98% 以上)。
张情绪。 由医师负责向病人家属谈话并签字。
手术过程
消毒铺巾
送入导引导丝(0.014),增加支撑,注意分支保护
穿刺动脉置入鞘管 导丝(0.035)引导下插入指引导管到目标血管
经股动脉穿刺
经桡动脉穿刺
1989 年 加 拿 大 医 生 Campeau 首 先 经 皮 穿 刺桡动脉进行冠状动 脉造影;
血管封堵器
其他类型的介入治疗
PDA封堵
ASD封堵
AA
BB
C
CC
DD
EE
FF
VSD封堵
PBPV球囊扩张术
导管介入治疗并发症及处理:
1、心脏及血管穿孔:需急诊手术。 2、堵闭器脱落、栓塞:需介入或手术取出。 4、溶血:内科保守治疗、残余分流行介入治疗或
外科 手术。
导管介入治疗并发症及处理
5、神经系统并发症:头痛、气栓等,需行 CT检查,对症治疗。
6、血栓形成:溶栓治疗,介入或外科。 7、其它:过敏反应,心律失常,感染,对症
查术。 3.1956年,Cournard ,Richards和Forssmann共
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4.1953年 , Seldinger创立了经皮血管穿刺技术。
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和治疗
1.1959年,Sones无意中将大量造影 剂注入右冠状动脉,导致室颤。
2.1967年,Judkins法行选择性冠脉造 影。
肌梗塞病人的生命、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心肌梗塞病人 的预后及提高生活质量成效显著。
常用器械
常用器械
常用器械
常用器械
常用器械
术前准备
术前一日备皮,做碘过敏试验及青霉素皮试。 做心电图、彩超。 术前二日口服肠溶阿斯匹林 0.3g次/日。 协助病人练习在床上排便。 术前一日测...晚上睡前遵医嘱给予病人镇静剂。 为防止呕吐,手术当日禁食水。 建立输液通道。 向病人介绍手术的过程,并做好卫生宣教,使病人消除紧
临沧卫校临床学科 内儿传教研组 茶理
心血管病介入性治疗
将治疗用的器械通过一定的途径送入心脏和 血管内来实施的治疗。这种治疗方法通常是 通过心脏导管术的操作来实现。
具体包括:
− 经静脉心内膜人工心脏起搏术 − 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 经皮穿刺球囊瓣膜成形术 − 心律失常的心导管消融治疗 − 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消除术 − 先天性心血管病的心导管介入治疗
处理
再灌注治疗
溶栓
PTCA+支架术
PTCA是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 者恢复心肌再灌注最有效的手
段。
术前准备
术前向病人作好解释工作,介绍冠脉造影、支架 置入术的目的,消除病人紧张情绪。书面签字同 意
抗凝准备(波立维,阿司匹林,肝素) 双侧腹股沟及会阴部区域备皮 青霉素皮试 碘过敏试验
经造影,找 到病变部位
冠脉痉挛
硝酸甘油注射前 硝酸甘油注射后
经造影,找到病变 部位
球囊扩张+支架 获得再灌注
术后护理
ECG 心电、血压监护24h 保持大小便通畅,必要时用缓泻剂及导尿 24小时内保持静脉输液通畅 观察局部伤口有无渗血、红肿、疼痛等。保
持伤口、敷料干燥,污染时应及时更换。留 置血管鞘时,应注意鞘管周围有无渗血 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它创伤小,患者痛苦小。恢复快, 疗效好,安全,符合现代人要求美 观的愿望,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远期疗效与冠脉搭桥相同。
介入治疗缺点是多数介入治疗的费 用较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费高。
介入技术发展史
心导管检查技术(PC) 1.1844年,Bernard将导管插入动物心脏。 2.1929年,Forssmann进行人类首例心导管检
介入技术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风心病中单纯二狭或合并中度以下二闭,而瓣膜无明显钙化、
变形者,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已完全替代了外科手术治疗。
介入技术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对于慢性心动过缓、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速 等心律失常性疾病,永久起搏器安装术及射频消融术是目 前唯一的根治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支架术对于挽救急性心
术后护理
急诊手术患者需用肝素24~48h,防止支架内 急性血栓形成,必要时需复查造影,故鞘管 保留。
拔鞘管前需停用肝素2h 术后继续抗凝预防支架内再狭窄
术后护理
拔鞘同时置入血管封堵器者,只需卧床6h即 可在床上或床边轻微活动
拔鞘后未置入血管封堵器者,需卧床24h, 局部加压包扎,沙袋压迫6~12h,术后24h伤 口换药
1997年Amplatzer
房间隔造口术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 Rashking ASD封堵术 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 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 应用弹簧栓子封堵动脉导管
开发新一代封堵器
堵闭PDA、ASD、VSD
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导管射频消融 人工心脏起搏
介入技术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对于绝大多数 的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及肺动脉瓣狭 窄均可经进行 根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 介入治疗
(PTCA+支架术)
ST段持续抬高的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管腔
血管完 全闭塞
非ST段持续抬高的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管未完 全闭塞
心电图
心肌酶谱 诊断 预后严重性
CK- MB 或肌钙蛋白 ST段抬高心梗 猝死
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梗 肌钙蛋白升高或不升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