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散文阅读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散文阅读

抓住了春天景物的特征,描写了初春万象更新、 生机盎然的景象。渲染了一种安详和谐的气氛, 衬托了一家人散步的愉快心情,交代了散步的目 的(感受春天的美好),为下文做铺垫。
规范答题:
1、抓角度(词语、句式、手法等) 2、扣内容(析关键词、看上下文) 3、析作用(主旨、情感)明效果
品味语言时常见错误:
点 阅读散文时应针对文章中内容含蓄、 击 意义深刻、富有哲理的语言,联系文 中 章的主旨,根据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细 考 细咀嚼,结合炼字和修辞手法,揣摩
散文语言的准确、生动和情韵。
直击中考
【2015年 盐城中考题】 20.第6段画线句写出了吆喝声的什么特点?有什么 表达效果?(4分)
【2016年 南通中考题】 19.请自选一个角度,简要赏析第⑨段文字。(可从 用词、修辞、表现手法等角度赏析)(4分)
人物描写 描写
环境描写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品味词句,赏析语言
例2:他用两手攀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 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 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通过“攀”“缩”“倾”等动词准确地刻画出父 亲过铁道给“我”买橘子的动作,表现了父亲爱 子的深情,使父亲的“背影”深深的印在了我们 的脑海中,也使父亲的关爱深深地刻进了我们的 心里。
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 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
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碧绿的”、“光滑的”等形容词的运用,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百草园的美丽,表达了“我” 对百草园的喜爱,赞美之情。
(一)品味词语
常见答题模式:
(1)释词 (2)句中效果 (3)表现情感、主旨
品味词句,赏析语言
1、不注意审题,混淆概念。特别是“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概念不清。
明确: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 虚实结合、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动静结合等。
2、脱离语境,主观臆断答题。只看本意,忽略深层意,望 文生义,不结合具体语境,不联系句子的上下文和全文等, 仅凭主观感觉来猜题。
品味散文语言的角度
优美精当的词语 用词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巧妙精彩的表达技巧 排比、反问、设问、拟人、 比喻、对偶、夸张、反复(修辞) 对比、象征、衬托、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表现手法) 准确生动的描写 人物描写 环境描写
品味词句,赏析语言
(一)品味词语
例1: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
作者运用了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的写法,(1分) 形象的写出了江南雪景的滋润美艳特质。(1分) 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寄托 了作者深深的眷念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1分)
(三)表现手法
常见答题模式:
(1)表现手法 (2)表达效果 (3)表现情感、主旨
品味词句,赏析语言
(四)描写
曾经有文学评论家说 :“说到底, 散文就是一种味道,精神的味道,以 及文字的味道。散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是通过自己独 有的语言方式把它背后的味道传达出 来,如果没有语言个性,散文就没有 多大的价值。”因此——
学会品味散文的语 言,走进散文语言的 审美世界,才是真正 的走进了散文。
散文阅读
——品味语言
2017年中考说明:
环境描写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特征。 (2)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揭示人物思想产
生和导致事件结局的社会根源。 (3)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 (4)烘托(渲染、营造)氛围。 (5)烘托人物心情,展示(突出)人物性格。 (6)揭示(深化)主题。 (7)情景交融。
例: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 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 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使人想起 一样东西——生命。
原则: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切忌“断章 取义”。联系上下文,推知其语境义。
谢谢各位领导光临指导!
直击中考
【2015年 镇江中考题】 19.根据要求赏析第④段画线的句子。(3分)
水没等站稳脚跟歇息,就被后面的水挤走了,水比车 站的人流更拥挤。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2)从表达情感的角度:
【2016年 连云港中考题】 22.从描写和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8段画线的句 子。(4分)
学习目标: 1、了解散文语言赏析的角度。 2、掌握散文语言赏析的答题思路和技巧。
(二)修辞
例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
绿绿的。” (朱自清《春》)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物人格化,生动 形象地把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写活了,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二)修辞
常见答题模式:
(1)修辞手法 (2)表达效果 (3)表现情感
品味词句,赏析语言
(三)表现手法
例: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 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 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 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 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 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