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安全性评价ppt课件
药物的安全性评价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临床前药物毒理学评价的内容 第三节 新药临床前药物毒理学评价面临
的问题
第一节 概述
一、背景 二、管理法规 三、我国新药研制情况 四、临床前药物毒理学评价的意义
一、背景
Malformation
Teratogenicity (Thalidomide)
第二节 临床前药物毒理学评价的内容
新药注册中药理毒理研究资料
16、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 17、主要药效学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8、一般药理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9、急性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0、长期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1、过敏性(局部、全身和光敏毒性)、溶血性和局部(血管、皮肤、粘 膜、肌肉等)刺激性等主要与局部、全身给药相关的特殊安全性试验研 究和文献资料; 22、复方制剂中多种成份药效、毒性、药代动力学相互影响的试资料及文 献资料; 23、致突变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4、生殖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5、致癌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6、依赖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7、动物药代动力学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血管刺激试验; 体外溶血试验; 过敏试验。
一般药理学研究
次要药效学(secondary
pharmacodynamic) 非期望的、与治疗目的不相关的效应和作 用机制。 安全药理学(safety pharmacology)治 疗范围内或以上剂量时,潜在不希望出现 的不良影响。 执行GLP规范、 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
新药安全性评价GLP试验室
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for Nonclinical Laboratory Studies, GLP)FDA于1978年 12月22日发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的16个成员国和6个国际组织 代表于1981年通过了GLP规范。 我国于1993年12月由国家科委发布了 《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试 行)》,2003年8月6号国家食品药品管 理局再次修订发布。
日本
心得宁 Vit-A 替尼酸、佐美酸
20世纪70年 眼-皮肤-粘 代 膜综合症 20世纪70年 婴儿心脏畸 代 形 20世纪80年 代
100万/年
世界范围 世界范围 美国
“药害事件”(二)
事件 时间 主要毒副 反应 后果 影响范围
英国
苯恶洛芬、吲哚 20世纪80 美辛 年代 替马沙星 20世纪90 年代 2000年以 来 溶血性贫血、 肾功能衰竭 血压升高、 心律失常、 过敏
英美等7个国家
盐酸苯丙胺醇
美国、中国等
西立伐他汀钠
2000年以 来
横纹肌溶解
德国
二、管理法规
1978年 《药政管理条例(试行)》 1979年 《新药管理办法(试行)》 1985年 全国第一届毒理学术会议及成立药物毒理学专业委
员会,每两年召开全国会议 1984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1985-7-1 《新药审批办法》 2001-2-28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01-12-1施行 2002-8-4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2002-915实施 2007-7-10 《新药注册管理办法》2007-10-1施行
GLP的主要内容
软件建设:解决试验过程的运行管理
人员素质的培养是核心; 制度管理与文件管理; 标准操作程序(SOP);验证规程。 硬件建设:运行软件所需的环境和设施 饲料的营养标准、安全标准; 水质的卫生标准; 实验设施环境条件。
全身用药的毒性研究
急性毒性试验 长期毒性试验 制剂的全身毒性试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 例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附件1:中药、天然药物
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 附件2:化学药品注册分 类及申报资料要求 附件3:生物制品注册分 类及申报资料要求 附件4:药品补充申请注 册事项及申报资料要求 附件5:药品再注册申报 资料项目
特殊毒性研究
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试验
一般生殖毒性试验;致畸敏感期毒性试验 (致畸试验);围生期毒性试验 药物依赖性评价 身体依赖性试验;精神依赖性试验
第三节 新药临床前药物毒理学评价面临的问题
一、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评价药物
二、免疫毒理学评价问题 三、替代法的研究 四、中药的安全性 五、生物/基因类药物的安全性
局部用药的毒性研究
皮肤刺激性试验 皮肤吸收试验 皮肤光敏试验 眼刺激试验 肌肉刺激试验
血管刺激试验
特殊毒性研究
致突变作用
Ames试验;大肠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 体外细胞遗传试验;微核试验;哺乳动物体内骨 髓细胞遗传试验;哺乳动物体外细胞基因突变试 验;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啮齿动物显性致死 试验 致癌试验 培养细胞恶性转化试验;彗星试验;哺乳动物短 期致癌试验;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
六、药用纳米材料的安全性
一、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评价药物
由整体试验向体外试验发展 分子水平测定与人体自愿者试验相结合 传统材料被基因工程的动物和细胞代替
二、我国的新药研制情况
时间 数量(种) 速度(种/年)
50年代
3
0.3
60年代
1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5
70年代
86
8.6
三、临床前药物毒理学评价的意义
目的:保证药物的安全性 内容:1、确定药物的安全剂量范围
2、毒性表现和毒性作用部位 安全性评价的风险: 1、新药本身:认识不够、经验缺乏、超出现有 评价手段的预测能力。 2、毒理学评价手段:动物试验存在实验动物和 人之间的差异、动物数量有限、品种多为人工培 育、健康动物与疾病人群
Teratogenicity (Thalidomide)
“药害事件”(一)
事件 时间 主要毒副 反应 后果 影响范围
“反应停” 20世纪60年 婴儿海豹肢 ( Thalidomide, 代 畸形 沙立度胺) 氯碘喹 20世纪60年 亚急性脊髓 代 视神经炎
8000多名畸 德国、英国等欧洲国 形婴儿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