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内障性眼术后感染眼内炎病例讨论

白内障性眼术后感染眼内炎病例讨论


眼内炎的分类
眼内炎: 1. 感染性:病原微生物侵入眼内导致的炎症,炎症累及房水、虹膜、
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葡萄膜。当炎症累及巩膜或眼外的眶 周组织,称为全眼球炎。 2.非感染性:包括晶状体皮质过敏、眼内非金属异物及眼内变态反 应性炎症。 感染性眼内炎: 1.内源性:常见于全身感染疾病,如肝脓肿、肺脓肿、消化道或泌 尿系统感染播散 2.外源性:常见于眼球穿通伤、球内异物伤或内眼手术
抗菌素治疗
1.玻璃体腔注射是感染性眼内炎时使用抗生素最有效的途径 一线用药:万古霉素(1.0mg)+阿米卡星(0.4mg)/头孢他定(2.25mg), 两性霉素B 5-10ug
2.前房冲洗液加入妥布霉素、万古霉素。 3.玻璃体切除手术同时注入硅油,取出人工晶状体时将囊袋完全切除。 4. 全身用药:辅助治疗 一般首选万古霉素+头孢他定,氧氟沙星+亚氨培
角膜:皱褶、水肿 前房:可见前房闪辉和浮游细胞、前房渗出 玻璃体:灰白色脓性混浊、棉絮状混浊 视网膜:细菌毒性反应:网膜面白色结节状浸润斑,视网 膜血管收缩,闭塞、白鞘
按进展速度分类
1. 急性型:通常在术后1~4天突然发病,其最常见致病菌为链球 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革兰氏阴性菌
2. 延迟型:一般在术后5~7天后发作,其最常见致病菌为凝固酶 阴性球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感染极少见
于18.1.214:30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进行 右眼玻璃体切除+玻璃 体腔注药术,手术过程顺利,患者安返病房,予Ⅱ级护理,侧卧 位,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输液q12h,万古霉 素滴眼液 OD q2h,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ODqd,0.5%左氧氟沙 星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潇来威眼水ODqid,溴芬 酸钠滴眼液、红霉素眼膏、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ODbid , 布林 佐胺滴眼液ODtid ,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ODtid 。
3. 慢性型:术后1个月后才发作,丙酸痤疮杆菌、表皮葡萄球菌、
真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
治疗原则
1. 一旦发现前房积脓等眼内炎迹象,应该立即作如下处理:24h内行玻璃体 腔取材注药术,将玻璃体腔液涂片找菌丝、细菌培养、真菌培养、药敏 实验
2. 当玻璃体穿刺取材及注射抗生素后24~48h证实有致病菌或玻璃体混浊 无改善(视力<0.05)时,应考虑手术处理
柱四肢发育正常无畸形,活动自如。生理反射 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4.眼科检查:视力 右眼 HM/10cm 左眼 0.25,眼 压 OD 38mmHg OS 18mmHg,右眼眼睑轻度水肿, 结膜混合充血(++),角膜雾状水肿,周边见上皮下 大泡,前房深度正常,下方灰白色积脓高度右约2mm, 虹膜纹理不清,表面可见新生血管,瞳孔形状圆,直 径约3mm,对光反应消失,晶状体缺如,玻璃体及眼 底视不清;左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度可, 房水闪辉(-),虹膜纹理清,瞳孔圆,位置居中,直 径约3mm,对光反应灵敏,晶状体皮质混浊,玻璃体 无明显混浊,眼底视盘色可,C/D约0.3,中心凹反光 不清楚,视网膜在位,视网膜血管未见明显异常。
预防
2.术中 手术过程中要对患者的全身变化情况及肢体活动情 况进行严密观察,对相关参观人员的管理必须要严格,要绝对严 禁其对手术床、器械台、显微镜和术者进行触碰,并随时根据相 关医师的实际需要,超乳仪的能量及注吸的压力进行调节。手术 中的各项操作要保证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严防患者出现感染现 象,手术结束后要协助医师涂抗生素眼膏,采用无菌纱布对术眼 进行包扎,将患者及时送回病房休息。集中连台手术时应严格执 行所有器械、超声手柄、管路每台消毒,耗材一次性使用,尽可 能减少手术器械进入眼内的次数。
占约3% 3. 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原体80%来自患者结膜囊内的细菌菌群 4. 最常见的细菌是凝固酶阴性表皮葡萄球菌(约占70%),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0%),链
球菌属(10%),其它G+菌(5%),以及G-的棒状杆菌(沙雷氏菌属,变形杆菌属及假单孢菌 属)等。
临床表现
1. 症状:眼痛、视力下降 2. 体征:结膜:充血、水肿
术源性眼 易感因素:对玻璃体内培养物的病原体引起眼内炎的菌群DNA序 列研究提示,手术后眼内炎常来源于眼附属器的感染,如结膜炎、 睑缘炎、泪囊炎、倒睫等,糖尿病、肾功能、免疫功能障碍者等
2. 术中危险因素:手术间和器械污染、消毒不充分、无菌操作不规 范,手术时间过长
3.入院查体:T36.5℃ P 78次/分 R 20次 /分钟 BP 120/85 mmHg,中年 男性 发育营养 良好。广泛皮色暗灰,皮肤硬化。毛发分布均
匀,头颅正常,无畸形。颈部对称,未见颈静 脉怒张。胸廓对称无畸形,心率78次/分,心 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
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部正常。脊
3. 术后危险因素:伤口闭合不良,特别是合并虹膜或玻璃体嵌顿是 造成眼内炎的危险因素,不良卫生习惯
玻璃体嵌顿导致伤口闭合不全
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
同轴灌注玻切,容易扰动后节,波及黄斑
双手非同轴灌注玻切,对后节扰动小,前房稳定性好
致病菌
1. 约2/3正常人结膜囊中有正常菌群存在,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3% 2. 眼内炎患者眼内容物培养结果发现,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大多数都是由细菌引起,真菌只
预防
3.注意用眼卫生,休息环境应清洁、注意通风,保持室内空 气新鲜。出院2周内勿进入污染的环境内以免污物入眼,洗刷是 勿使脏水入眼,术后遵医嘱用药,教会患者正确的点眼药水的方 法,点眼水前一定要先洗手,并避免污染眼药水,眼药水开启一 个月后过期,遵医嘱定期门诊复查。
白内障患者对超声乳化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治疗方法,在其手 术过程中进行全面周到的护理配合,是保证其手术顺利完成的一 项重要基础,可以减少和避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和不 良反应现象,使患者的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治疗病康复出院。
3. 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尽早进行玻璃体切除术: (1)严重的视力减退(低于手动)和病情迅速恶化者;(2)药物治疗病情无 改善、反复发作或恶化时;(3)怀疑为真菌感染及玻璃体已受累者;(4)玻 璃体明显混浊或呈化脓性改变不能看到眼底时; (5)B超检查提示玻璃 体明显受累者;(6)由毒性大的致病菌,如绿脓杆菌、链球菌等引起的急 性眼内炎。
白内障性眼术后感染内炎 病例讨论
眼内炎病例
1.患者 李因怀,男,56岁,因“右眼白内障术后眼 胀1个半月,视力下降10余天”入院。
2.患者1个半月前因“白内障/OD”在我院行“右眼白 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术中发现晶状体半脱位,未植 入人工晶体,术后第3天出现右眼胀,伴眼眶痛,伴同侧 头痛,无明显视力下降、眼痛,无恶心、呕吐,到外院 就诊,诊断为“继发性青光眼/OD”,予布林佐胺眼水、 卡替洛尔眼水点眼,20%甘露醇静滴,症状可缓解,之 后多次复查,眼压反复升高,偶予前房穿刺放液处理, 10天前右眼视力明显下降,3天前复诊,测眼压OD 29mmHg,予上述药物治疗,1天前复测眼压OD 39mmHg,建议转我院就诊,患者今日来我院就诊,检查 发现右眼前房积脓,门诊以“眼内炎/OD”收入院。
南,氟康唑、两性霉素B 5. 抗生素点眼和结膜下注射 抗生素点眼和结膜下注射仅能够在前房内
达到有效浓度,而不能在玻璃体腔内达到有效浓度 6. 糖皮质激素:酌情使用
护理
1.心理护理
眼内感染后,眼痛剧烈,视力突然下降,病人及其家属缺 乏思想准备,往往情绪低落,丧失治疗信心,甚至出现对抗心理, 拒绝治疗。因此,应根据病人的不同心理特征,引导他们正确对 待疾病。(1)医护人员要冷静地给病人治疗、护理,不能过于 紧张,造成病人或家属的恐惧和焦虑。(2)建立良好的护患、 医患关系,及时与病人沟通,耐心倾听病人诉说自己内心的感受。 (3)鼓励病人正确面对现实。让其明确医患目标的一致性,避 免出现对抗心理和行为。(4)改善环境,减轻病人精神压力, 改善病人的睡眠。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治疗操作相对集中, 避免睡眠时间进行。(5)家庭的支持很重要,要经常与家属保 持联系,指导家属关心体贴病人,共同探讨病人心理变化及对策, 在治疗和护理上密切配合。
性球菌
3.前房液细菌培养24小时无细菌生长
治疗
于2017.12.28 17:50急诊局麻下行右眼前房灌洗+玻璃体腔 注药术。术中于颞上方做2.2mm透明角膜切口,手动注吸前房内 脓性液体,行细菌、真菌涂片及培养,10-0线缝合角膜切口,于 颞下方角膜缘后3mm处进针,向玻璃体腔内注入1mg万古霉素, 出针,指测眼压Tn,患者诉光感存在,术眼点氧氟沙星眼膏,无 菌纱布包扎。手术过程顺利,患者安返病房,予Ⅱ级护理,普通 饮食,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100ml静滴,0.5%左氧氟沙星眼 水、0.25托吡卡胺眼水OD qid,溴芬酸钠眼水OD bid,万古霉 素滴眼液OD q2h。
护理
2.用药护理 为达到广谱抗菌的目的,病人需用多种药物频繁点眼及多次
结膜下注射。护士要合理安排各种眼药水的点眼时间,以使眼部 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同时减少干扰病人的次数。全身使用抗生 素时,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用药后患眼变化和全身反应。
预防
1.术前 严格筛选患者。糖尿病、高血压、免疫疾病等可以 降低患者的抵抗力,而胃病、多次手术史等原因造成的体质下降, 也会增加术后感染的几率。所以术前除做好眼部的消毒准备外, 应详细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提前预防。术前3d开始使用抗生素 眼药水,术前1d泪道冲洗,术前用10g/L或5g/L聚维酮碘行结膜 囊浸润消毒。
5.辅助检查:B超(2017-12-28,本院): 右眼玻璃体内中量点状弱回声,伴后脱离光带, 左眼玻璃体内少量点状弱回声。
初步诊断: 1、眼内炎/OD 2、继发性青光眼/OD 3、无晶体眼/OD 4、白内障术后/OD 5、年龄相关性白内障/OS
辅助检查结果
培养检查结果
1.前房液真菌图片检查:未找到真菌菌丝 2.前房液一般细菌涂片检查:检出革兰氏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