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民俗PPT课件
宗教 信仰
二、傣族的宗教信仰
小乘佛教是西双版纳男人的必修 课,10岁的时候就要学习佛经,不 过这小乘佛教是以教学为主,不戒 酒色。
三、傣族的服饰
傣族 服饰
配戴饰品是傣族女爱美的标志 之一。傣家女有“金孔雀”之称。
傣族妇
女一般喜 欢穿窄袖
傣族服短 裙衣 ,饰和 这筒 种
装束充分 展示了女 性的腰、 胸、臀 “三围” 之美!
孔雀 舞
孔雀舞风格轻盈灵秀, 情感表达细腻,舞姿婀娜优 美,是傣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它不 只在重要热闹的民族节庆中 单独表演,也常常融合在集 体舞“嘎光”中。孔雀舞具有 维系民族团结的意义,其代 表性使它成为傣族最有文化 认同感的舞蹈。
孔雀 舞
孔雀 王— —刀 美兰
舞蹈
傣族独特的民居——竹楼
傣族 民居
傣家的竹楼是一种独具特色
的民居,它是以竹子为建筑材 料的二层楼建筑。楼上住人, 楼下四周无栏,用于放农具或 供牲畜及家禽留宿。
See You!
五、傣族的社交礼仪
傣族 礼仪
1、婚姻习俗(串姑娘、赶摆黄 焖鸡、拴线礼、吃小酒)
2、成人礼(染齿、文身)
3、傣族舞蹈(孔雀舞、象脚鼓 舞)
婚俗 趣闻
傣族青年到了婚娶日,
新郎便约集同伴埋伏在约定 的地点,待新娘到来时,小 伙子们便抢上新娘就跑。新 娘假装喊“救命”,以此来通 知父母。父母听到女儿的喊 声,急起直追。按照风俗, 父母追的方向与女儿去的方 向相反,这就意味着父母认 可女儿的婚姻和抢亲成功!
杨丽 萍
六、傣族的传统节日
傣族 民俗
关门节 开门节 泼水节
傣族 节日
傣族的关门节与开门节
所谓关门节就是关闭爱情之门, 婚姻之门。反之,打开已关闭 将近四个月的爱情和婚姻之门 就是开门节。为什么要关闭爱 情和婚姻之门?什么时候过关 门节?
傣 神— —杨 丽萍
杨丽萍,舞蹈家,生于1958年,云 南大理白族人。从小酷爱舞蹈的她, 没有进过任何舞蹈学校,1971年从 村寨进入西双版纳州歌舞团。1986 年她创作并表演了独舞《雀之灵》, 一举成名,被誉为继毛相、刀美兰 之的"中国第二代孔雀王"。在国内 第一个举办个人舞蹈晚会。多年来 她出访世界很多国家进行艺术交流, 相继在菲律宾、新加坡、俄罗斯、 美国、加拿大、台湾、日本等国家 和地区举行专场舞蹈晚会,1987年 被聘为菲律宾国家民间舞蹈家协会 终生会员。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 《太阳鸟》,在蒙特利尔国际电影 节上荣获评委会大奖。
傣族民俗
傣族 民俗
一、傣族的形成与人口 分布
二、傣族的宗教信仰 三、傣族的服饰 四、傣族的饮食特点 五、傣族的社交礼仪 六、傣族的传统节日 七、傣族的民居
傣族 形成
一、傣族的形成与人口分布
傣族是云南的一个古老民族, 汉唐史籍称其先民为“滇越”、 “掸”、“白衣”,清以后称 “摆衣”。自称“傣”,意为 自由。50年代定名为傣族。它 是一个跨境而居的民族,与泰 人和缅甸的掸人、老挝的老人 有共同的文化和共同的族源。 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 傣语支,分西双版纳方言和德 宏方言。 傣族又称,滇越、 掸、金齿、银齿、黑齿、白衣、 白夷、摆夷,傣那、傣雅、傣 绷等。
要过近四个月的关门节。因为 农历六月至九月正是大忙季节, 积肥、耕地、修河挖渠、收割 等活计特别多,没有功夫和闲 心去谈情说爱。所以,这个季 节要关上爱情和婚姻之门,过 一个关门节。直到十月中旬, 把新稻收割完毕才把爱情与婚 姻之门打开。
傣族的泼水节
傣族 节日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年节,
在每年的傣历六七月间(夏历 清明节前后),傣族人民欢度 年节,以泼水互相祝福,并进 行礼佛和赛龙舟等活动。
成人 礼
傣族镶牙奇俗
傣族人把镶牙和染齿视为人生的成年礼俗,古代 就有“金齿”、“漆齿”、“黑齿”之称。傣族 青年男女,一般自14岁到17岁左右,就要把白色 牙齿换成金的或银的。有的人镶齿,是用金或银 制成牙套,套在自己的白色牙齿上。有的人则是 把门牙敲掉,然后镶上金质或银质的牙齿。所以 ,从前,西双版纳曾有“凿牙完婚”的古老习俗 。青年以镶牙为荣,不镶牙者,无人喜爱,甚至 被视为是低贱人。只有镶上金牙或银牙才能显示 身价高贵。这种镶牙的古俗,是一种民族特有的 审美观,也与西双版纳自古盛产黄金和白银有密 切的关系。
成人 礼
傣族的文身,是一种古老的成人礼。 也是对成年男子的一种血的考验。至 今在傣族地区,一个文过身的男子, 常被姑娘们视为英雄。而没有文身的 男子,常常被姑娘们视为怯懦和不勇 敢。没有文身的男人,自然得不到姑 娘们的喜爱。用植物的汁液染黑牙齿, 则是滇西一带傣族男子成人的标志。
傣族 的孔 雀舞
菠萝饭:又叫凤梨饭,营养全面, 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有助于提高 记忆力;形式可爱,色彩丰富,香 甜可口,在考试前夕能帮助精神压 力大的孩子增加食欲、促进消化。
傣族炸虫:如炸青苔、炸牛皮、 炸昆虫(蜂蛹、竹虫、蝉蛹、 花蜘蛛、蚂蚱、金龟子等)。 傣家的煎炸透着浓浓的绿色和 原生态味道。臭菜煎鸡蛋、香 椿煎鸡蛋、生煎飞蚂蚁等都是 十分好吃的美食。 傣族烧烤:在西双版纳,不 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 里游的、土里长的,也不管 荤的、素的,基本上都可以 成为傣家烧烤的食材。常见 的如包烧猪眼睛、包烧猪脑、 包烧鱼、包烧菌等,其他小 菜、水产、薯芋、山珍、竹 笋等也可用于烧烤。
饮食 特点
1、主食以大米为主,“竹筒饭” 和“菠萝饭”
2、傣族独特食品:“虫虫菜”
3、傣族烧烤
竹筒饭:把泡软的糯米
放入香竹筒中,灌入适量 泉水,塞紧口子,放炭火 上慢慢烤熟,撕开竹皮, 香竹膜包裹着的一根棍子 似的糯米饭,只散发着扑 鼻清香,诱人食欲,就像 啃甘蔗一样,一口一节, 真是美味。
男子服装,一般 穿无领对襟小袖衫
,下穿长管裤,用白 布、蓝 布、红布包
头。近年来出现了有 领对襟或大襟的小袖 衫,头巾改为水红色 、绿色、粉红色的绸 子,裤子依旧。傣族 青年历来是自由恋爱 ,谈恋爱的时间主要 是秋收结束后松闲的 日子里。傣族青年谈 恋爱找对象的方式多 种多样。
四、傣族的饮食特点
孔雀 舞
在傣族人民心目中,“圣鸟”孔雀是幸
福吉祥的象征。孔雀舞是傣族人们最喜爱 的民间舞蹈,在傣族聚居的坝区,几乎月 月有“摆”(节日),年年有歌舞。在傣 族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关门节”、 “开门节”、“赶摆”等民俗节日,只要 是尽兴欢乐的场所,傣族人民都会聚集在 一起,敲响大锣,打起象脚鼓,跳起姿态 优美的“孔雀舞”,歌舞声中呈现出丰收 的喜庆气氛和民族团结的美好景象。瑞丽 傣族孔雀舞以单人舞为主,也有双人孔雀 舞。舞者以男性居多。孔雀舞有丰富多样 的手形动作和跳、转等技巧,四肢和躯干 的各个关节要重拍向下屈伸,全身均匀颤 动,形成优美的“三道弯”舞姿。架子孔 雀舞的舞蹈语汇尤为丰富,有“飞跑下 山”、“林中窥看”、“漫步森林”、 “抖翅”、“点水”等惟妙惟肖模拟孔雀 神态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