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傣族风俗文化简介ppt课件

傣族风俗文化简介ppt课件


傣族服饰
傣族女性的穿着打扮,是全世界最美丽的,它就像孔雀开屏 一样,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傣族女性一般都长得身材苗条, 面目清纯娇美,看上去婷婷玉立,仪态万方,因此素有“金 孔雀”的美称。她们不仅长得美,而且还善于打扮,用独具 特色的服饰把自己装扮得一个个如花似玉。她们一般喜欢穿 窄袖短衣和统裙,把她们那修长苗条的身材充分展示出来。 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绯色内衣,外面是紧身短上衣,园领窄袖, 有大襟,也有对襟,有水红、淡黄、浅绿、雪白、天蓝等多 种色彩。现在多是用乔其纱、丝绸、的确良等料子缝制。窄 袖短衫紧紧地套着胳膊,几乎没有一点空隙,有不少人还喜 欢用肉色衣料缝制,若不仔细看,还看不出袖管,前后衣襟 刚好齐腰,紧紧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银腰带系着短袖衫和统 裙口,下着长至脚踝的统裙,腰身纤巧细小,下摆宽大。 傣族服饰,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黑色或白 色长管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纹身的习俗 很普遍,男孩到十一、二岁时,即请人在胸、背、腹、腰及 四肢刺上各种动物、花卉、几何纹图案或傣文等花纹以为装 饰。
完美组合:葫芦丝加中 国结
族中 国 少 傣数 族民
——
傣族及人口排名前五位少数民族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壮族 满族 回族 苗族 维吾尔族 傣族
少数名 族(55)
壮族
人口数(万)
1617.88
满族
回族 苗族
1068.23
981.68 894.01
哥特式建筑中国少数Fra bibliotek族——傣族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 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 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 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 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采用这种 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 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 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 飞扶壁由侧 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拱脚的侧 推力。为了增加稳定性,常在柱墩上砌 尖塔。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 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 一。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 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 个有机的整体。 哥特式建筑不仅与宗教 艺术有很大关系,还与欧洲国家的气候, 建筑材料有莫大的关系,这与傣族的竹 楼产生不是很相似吗?
维吾尔 族 傣族
839.94
115.90 (约占 1.08%)
中国少数民族——傣族
傣族独特建筑风格
从这张邮票和图片可以看出傣族竹楼的 基本特点:由竹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建 造而成,房子似空中楼阁,‘‘悬浮 ‘‘在地面上,房子也比较低矮(从物 理学角度有利于提高房屋的稳定性)
竹楼展
这 是 一 所 年 代 相 对 比 较 久 远 的 竹 楼
傣族风俗文化简介
中国少数民族——傣族
人口状况: 文化风俗:
傣族及人口排名前五位少数民族 傣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着装的对比 傣族葫芦丝 傣族独特建筑风格 傣族的泼水节 孔雀舞蹈的起源及发展 傣族与汉族的交流
傣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着装的对比
维吾尔族传统的民族服装为男 子穿绣花衬衣,外套斜领、无 纽扣的“裕袢”,“裕袢”身 长没膝,外系腰带。在北疆因 天气较寒冷,外套常常有纽扣, 妇女则喜欢穿色彩艳丽的连衣 裙,外面往往还套穿绣花背心。 男女皆喜欢头戴绣花小帽,脚 穿长筒皮靴。维吾尔族在此服 装用料上喜欢选用纯毛、纯棉、 真丝、真皮,妇女喜欢艳丽的 衣物,并以耳环、戒指、手镯、 项链等饰物点缀。手工刺绣是 维吾尔族的传统工艺,衬衣、 背心及小圆帽上所绣的花纹图 案都十分精美
傣族的泼水节
泼水节实为傣族的新年,是西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傣 历六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举行,为期三至四天。一般在 阳历4月13日至15日这三天。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阿昌、德昂、 布朗、佤等族过这一节日。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过泼水节。 泼水节源于印度,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 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 到了节日,傣族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 装,妇女各挑一担清水为佛像洗尘,求佛灵保佑。"浴佛"完毕,人们就 开始相互泼水,表示祝福,希望用圣洁的水冲走疾病和灾难,换来美好 幸福的生活。集体性的相互泼水就开始了。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种各样 的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戏,逢人便泼。"水花放,傣家狂", "泼湿一身、幸福终身"!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 盛开,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洒,笑声朗朗,全身湿透,兴致弥高。入夜, 村寨鼓乐相闻,人们纵情歌舞,热闹非凡。
中国少数民族——傣族
傣族葫芦丝
葫芦丝,又称葫芦萧。是 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 流传于傣、彝等民族中。 这种乐器用半截小葫芦作 为音箱,以三根长短不一 的竹管并排插在葫芦的竹 管下端,嵌有铜质筑片, 中间较长的一根竹管开七 孔。吹奏时口吹葫芦细端, 指按中间竹管的音孔,在 奏出旋律的同时,左右两 根竹管同时发出固定的单 音,与旋律构成和音。其 音乐轻柔细腻,圆润质朴, 极富表现力,深受云南人 民的喜爱,无论民音,还 是专业舞台都能听到它演 奏的优美的声音。
“现代主义版”的“竹楼”,虽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竹楼,这 是还是有原来的雏形,可以说这是现代文明进程的必然
竹楼的建造特点和优势
傣族竹楼是另一种干栏式住宅。云南西双版纳是傣族聚居地区,这里的 地形高差变化较大,北部为山地,东部为高原,西部却为平原。全区气 候差别也大,山地海拔达1700米,属温带气候;平原海拔750-900米, 属亚热带气候;有的河谷平原,海拔只有500米,已经属于热带气候了。 傣族人民多居住在平坝地区,常年无雪,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达21℃, 没有四季的区分。所以在这里,干栏式建筑是很合适的形式。由于该地 区盛产竹材,所以许多住宅用竹子建造,称为竹楼。粗竹子做骨架,竹 编篾子做墙体,楼板或用竹篾,或用木板,屋顶铺草。所以竹楼用料简 单,施工方便而且迅速。竹楼的平面呈方形,底层架空多不用墙壁,供 饲养牲畜和堆放杂物,楼上有堂屋和卧室,堂屋设火塘,是烧茶做饭和 家人团聚的地方;外有开敞的前廊和晒台,前廊是白天主人工作、吃饭、 休息和接待客人的地方,既明亮又通风;晒台是主人盥洗、晒衣、凉晒 农作物和存放水罐的地方。这一廊一台是竹楼不可缺少的部分。这样的 竹楼一防潮湿,二散热通风,三可避虫兽侵袭,四可避洪水冲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