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一地理 2020.1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60 分)美国“旅行者 2 号”探测器观测木星和土星后继续向太阳系边缘飞行,又观测了天王星和海王星。
图 1 是太阳系模式图。
据此完成 1、2 题。
图 11. “旅行者 2 号”探测器观测的四个行星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⑤⑧C.④⑤⑥⑦D.⑤⑥⑦⑧2. “旅行者 2 号”探测器如果飞出太阳系,其观测到的天体位于( )A. 地月系B. 太阳系C. 银河系D.河外星系图 2 是 1985 年-2017 年太阳黑子数统计图,体现出太阳黑子活动有一定的周期性。
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预计下一个太阳活动周期将于 2020 年开始。
据此完成 3、4 题。
图 23.据图推算下一个太阳活动高峰值出现在( )A.2015 年B.2020 年C.2025 年D.2031 年4.太阳活动出现高峰值时( )①太阳黑子数量明显增多②地球磁场被扰动很明显③卫星导航和空间通信受到干扰④为地球提供更丰富的光热资源A. ①②③B.①②④ B. ①③④ D.②③④1970 年,前苏联挑选了最顶尖的科学家,在科拉半岛邻近挪威国界的地区启动“科拉超深钻孔”项目,计划挖穿地球,到 1994 年此次钻探工作终止,一共挖了 12226 米深。
图 3 是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 5、6 题。
图 35.“科拉超深钻孔”经过了( )①生物圈②地壳③岩石圈④地核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如果“科拉超深钻孔”真的钻至地心,它 ( )A.最先到达的是内部圈层的地幔层B.依次穿过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C.在地壳层经过呈熔融状的软流层D.所经过地区纵波和横波先后消失图 4 是某同学绘制的“地质年代表示意图”。
据此完成 7-9 题。
图 47.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B.三叶虫—鱼类—恐龙C.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8.地质史上重要的成煤时期及由此推断当时的环境特点可能是( )A.太古宙--温暖湿润B.古生代--寒冷干燥C.晚古生代--火山活动频繁D.中生代--森林植被茂密9.人类出现于( )A.太古宙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2019 年国庆节上映的电影《中国机长》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2018 年 5 月 14 日四川航空 3U8633 航班由重庆飞往拉萨途中,在万米高空突遇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副机长曾半个身子被吸出机外等极端罕见险情,后经机组人员齐心协力,最后安全返航。
图 5 是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据此完成10、11 题。
图 510.3U8633 航班从重庆正常起飞半小时后,飞行高度达 9800 米时突发事故,此时( )A. 飞机正飞行在平流层的顶部B. 驾驶舱内温度出现急剧下降C. 机外气压明显高于机内气压D. 飞机周围大气臭氧浓度很高11.影片中 3U8633 航班返航过程中遇雷暴云,飞机剧烈颠簸,这是由于此时所处大气层( )A. 太阳辐射过强B. 空气电离程度高C. 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D. 空气垂直对流运动显著图 6 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 12-14 题。
图 612.图中序号表示正确的是( )A.①为太阳辐射B.②为大气辐射C.③为云层吸收D.④为地面反射13.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A.①B.②C.③D.④14.在寒冷的冬天,农民往往在田边烧湿草减少寒潮损失,其主要原理是( )A.①增强B.②减弱C.③增强D.④减弱1963 年 4 月 10 日,美国海军“长尾鲨”号核潜艇在美国东部大陆架边缘做下潜 300 米的潜水试验时,突遇“海中断崖”,沉入 2300 米的海底,潜艇被巨大的海水压力挤破,艇上 129 名船员全部遇难。
读图 7,完成 15、16 题。
图 715.“长尾鲨”号核潜艇失事原因是( )A.随下潜深度增加海水盐度增加,导致潜艇受腐蚀漏水B.随下潜深度增加海水温度升高,导致核潜艇燃料泄漏C.航行途中突遇海水区域密度变小,导致潜艇急剧下沉D.极地地区流向低纬地区的寒流挟带冰山撞击潜艇所致16.核潜艇失事海域北部有曾经的世界著名渔场---纽芬兰渔场,下列对其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A.垂直下降的海水,将上层营养盐类带到了底层B.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海水盐度适宜鱼类生活C.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扰动,为鱼类提供饵料D.过往的潜艇、船只较多,人们给鱼类投喂大量饵料浙江钱塘江潮水是中国著名的自然奇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至十八日,潮水上涨时,观潮的游客挤满海塘。
历代文人墨客也留下了许多描写江潮的诗文。
《十七日观潮》是北宋诗人陈师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读图 8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7、18 题。
图 8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钱塘江大潮是江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B.杭州湾外宽内窄的形状,使海水迅速上涨C.每年中秋节前后西北风加剧潮水上涨形成大潮D.“晚日浮沉急浪中”描写的海水涨落现象,即为“潮”18.下列人类活动利用潮汐特点进行的有( )①发展海水养殖 ②建设潮汐电站 ③研究海冰淡化 ④选择远洋航线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图 9 是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城西的盘山公路,短短的 6.8 千米路程,盘旋了 68 道弯,最短的弯道直线距离不超过 50 米。
据此完成 19、20 题。
图919. 图中公路修建于( )A.山脊B.山崖C.鞍部D.山坡20.山区公路往往修成“Z”字形,目的是( )A.连接更多居民点,便于出行B.美化环境,更好地发展旅游C.降低线路坡度,便于行车D.降低海拔高度,便于交通某校学生到北京市房山区某地进行地理野外实践活动,图 10 a 是该地区局部等高线地形图,b 是同学拍摄的甲地附近地貌景观图,c 是甲地附近某山洞剖面素描图,图 11 是甲地附近土壤剖面图。
据此完成 21-24 题。
图 1021.图 10a 所示地区( )A.暴雨时可能引发泥石流B. 河流只参与陆地内循环C. 最大相对高度是 400 米D. 聚落均位于山前冲积扇22.下列学生对图 10b 景观图描述正确的有( )①与风力作用有关②与流水作用有关③乙处形似下垂的帘幕④丙处像风沙堆积的竹笋A.①②B.①③C. ②③D.③④23.图 10c 是我们观察地貌常用的专题地图,由图可直接看出该地( )A.形成年代B.物质组成C. 地貌成因D.气候特点24.图 11 剖面图中的土壤( )图 11A.表层枯枝落叶少,土壤肥力较低B.易受流水侵蚀,有机质含量较高C.由于气候干旱,土壤中没有水分D.土层发育时间短,分层非常明显读图 12“六种主要植被类型与温度、湿度的关系”图。
完成 25-27 题。
图 1225.对年均温适应范围最广的植被类型是( )A.热带雨林B.针叶林C.草原D.荒漠26.影响植被类型由阔叶林-草原-荒漠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光照D.土壤27.受气候影响,下列地区土壤形成速度最快的是( )A.热带雨林地区B.草原地区C.针叶林地区D.荒漠地区台风“利奇马”于 2019 年 8 月 10 日 1 时 45 分在浙江省温岭市沿海登陆,随后其纵穿浙江、江苏两省后移入黄海海面,又于 8 月 11 日 20 时 50 分在山东省青岛市沿海再次登陆,给其所到地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图 13 为台风“利奇马”全路径图,图 14 为台风“利奇马”登陆浙江时的卫星云图。
据此完成 28-30 题。
图 13 图 1428.国家气象局提供台风卫星云图的关键技术是( )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遥感技术C. 地理信息系统D.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9.台风“利奇马”对我国的影响可能有( )①破坏浙江省温岭市沿海地区的海堤②造成浙江省东部部分城市出现内涝③缓解山东省部分地区的旱情④北京地区出现 9 级以上大风A.①②③B.①②④C. ①③④D.②③④30.在“利奇马”登陆期间,假如你正在当地旅游,应该( )①加强台风预警、监测②关闭门窗,减少外出③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④时刻关注天气预报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 40 分)31.“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故都的秋在作家郁达夫眼中是美好的,但近些年来北京的秋冬季常常有雾霾“光顾”,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困扰。
北京市某中学同学展开了对雾霾的探究性学习。
阅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3 分)探究问题一:北京的污染物除了本地排放,还有来自哪里的,它们是如何影响到北京的?同学们搜集到了如下资料:资料 1:外地污染物主要来自于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沧州、廊坊等地。
图15资料 2:空气质量状况划分表资料 3:某年,北京一次持续性雾霾天气气压图(单位 hpa)图 16(1)同学们根据以上资料得到了如下结论:9 日 08 时,北京以__________(上升、下沉)气流为主,空气稳定,开始出现污染;10 日 08 时,北京吹__________风,将沧州、廊坊等地的污染物带来,空气质量指数开始升高;10 日 20 时,北京吹西南风,将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等地的污染物带来,空气质量状况达到__________。
12 日 08 时,北京吹__________风,与 10 日 20 是相比,此时风速较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
污染物逐渐消散,空气质量好转。
(2)同学们是从__________和风速、风向等角度进行研究和总结的。
探究问题二:地形对北京污染状况的影响。
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北京地区的污染与局地大气运动状况密切相关,其中山谷风等局地环流对污染物的输送和分布有重要影响。
(3)请根据白天山顶与同海拔平原上空气温差异,在图 17 中画出该时段的热力环流状况。
图 17据图可知,此时段对北京近地面污染物传输方向有直接影响的是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其将污染物从__________带到__________。
探究问题三:除了控制污染物,北京市还采取了哪些有效缓解雾霾的措施。
同学们查阅到了北京市针对这一问题的规划布局方案(如图 18 所示):建设 500 米、80 米等不同宽度多条通风廊道,廊道串起多家公园,区域内建设大面积绿地并严格控制建筑物高度。
图 18(4)请你试着解释以上措施对缓解雾霾的作用。
(至少答出两点)32.相关研究表明,阿拉善高原的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是中国黄土高原地区粉尘堆积的主要物源区。
读图 19、图 20,回答下列问题。
(13 分)图 19图 20(1)在图 19 中甲、乙、丙、丁四地可能看到的景观分别对应图 20 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