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美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黑格尔在美学史上运用辩证法的观点深刻地 论述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他认为“内容非 他,即形式之转化为内容;形式非他,即内 容之转化为形式。
1.关于艺术作品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主 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内容; 第二种是形式决定内容; 第三种只有形式,没有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内容决定形式
怀,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芭蕉意象画作里,透露出个人
的内心世界。
整幅画作简洁明了,寥寥数笔,而情景宛然,仿佛 使人联想到很多画面之外的意境。齐白石只撷取一个 片断,读者粗看似觉单调,但细细品赏后,则觉心旷 神怡。仿佛白石老人幽默、朴质的韵味跃然纸上。所 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此画可以佐之。
《马拉之死》大卫
“样式雷”(建筑设计世家)
在十七世纪末年,一个南方匠人雷发达来北京参加营造宫 殿的工作。因设计的作品技术高超,很快就被提升担任设 计工作。从他起一共七代直到清朝末年,主要的皇室建筑 如宫殿、皇陵、圆明园、颐和园等都是雷氏负责的。这个 世袭的建筑师家族被称为“样式雷”。
他既遵循前人在宫廷建筑上的严格制式,又不墨守成规, 拥有自己独树之风格。主持紫禁城重修设计时,雷发达保 留了中轴线上大殿建筑的严格对称,但在轴线两侧建筑物 的排布上,却只求大致对称,而在细节处变化灵动。居中 为尊,在大统中彰显主次。雷发达始创的这一建筑模式, 在日后数百年时间,乃至今日,持续影响着中国建筑美学, “样式雷”的美誉由此铺垫。
再加上皇权至上的理念,表明了当时皇权的高 度集中,达到顶峰,而大家都知道这是封建衰 落的一个标志,为皇权服务的建筑设计也走向 衰落;再加上闭关锁国的政策,与外界交流的 中断,建筑设计也必然走向衰落
再之,清朝工艺品的工艺设计都已接近成熟, 并形成许多刻版的风格规定,是后人很难打破 传统。最终流于“匠气”,但从技艺来说高超 纯熟,却无内容可言。
徐冰说:“尘埃是一种最基本,最恒定的物质 状态,不能再改变什么了。为什么世贸大厦一 旦失衡,顷刻化为平地,回到物质的原始形态? 因为在它之上聚集了太多本不应该的人为意志。 这类事件的起因往往是由于政治关系的失衡, 但本源却是对自然形态的违背。所以说9·11是 对人类本质性的警示。”
要打破艺术的边界,只从艺术的角度考虑问题 是没出息的。
抽象艺术的形式就是它的内容,内容凝结在 形式上。
蒙德里安的抽象作品《构图》仅以线条和色 块组成,把形式——结构推向极端,追求的 是抽象的形式。
彼埃·蒙德里安:
1872-1944年,荷兰画家, 非具象绘画的创始者之一, 对后代的建筑、设计等影 响很大。
蒙德里安是几何抽象画派
的先驱,提倡自己的艺术
唐太宗时,窦师伦组织设计了许多锦、绫新花样,如著名 的雉、斗羊、翔凤、游麟等,这些章彩奇丽的纹样不但在 国内流行,也很受国外欢迎。因为窦师伦被封为"陵阳公", 故这些纹样被称为"陵阳公样"。
在西北出土的丝织物,及流传到日本而被保存下来的唐代 织物,还可以看到陵阳公样的特殊风格。如唐永徽四年的 对马纹锦、和对狮、对羊、对鹿、对凤等纹样,都突破了 六朝来传统的装饰风格,又吸收了外来营养,富有独创性。 大都以团窠为主体,围以联珠纹,团窠中央饰以各种动植 物纹样,显得新颖、秀丽。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内容。对于美 术家创作过程而言,有什么样的内容, 就需要相应的形式来表现,内容是决定 事物性质的主要方面,形式作为内容存 在的方式,一般情况下,总是服从内容 的需要。
例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表现的是 北宋汴京城商业繁华的闹市中心。由于内 容的需要,画家在形式上采用横幅长卷, 鸟瞰透视,移动视点的方法来表现。从这 幅写实性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内容对形 式的决定作用,线条、色彩、构图等形式 因素都是服从内容需要的。
清明上河图(局部)
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 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 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专家表示,《清明上河 图》虽然场面热闹,但表现的并非繁荣市景,而是一幅带 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官兵懒散税务重。
由于这幅画有一百多个人物,每个人物都有 不同的服饰,姿态和表情,复杂的环境和众 多人物所应该有的光影效果和复杂色彩层次 的把握,是一幅世界著名的高难度巨幅人物 组油画。
内容决定形式这一观点的小结:
中国的卷轴画出现以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我们可以讲内容决定形式,也就是说,当一件艺 术作品注重题材和主题,肯定是以内容来决定形 式的。
美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目录
一.内容和形式的定义 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及其观点 三.总结
一.内容和形式的定义
1.内容:就是艺术作品形式所表达的含义。它体现的是创作 者对生活的感情和思考,主要由题材和主题两个方面构成。
成立;
主题 如《开国大典》描绘的是新中国
内容
题材 如宗教,人物,山水花鸟等;
作品(二) 原作(一)
《马拉之死》构图中无情的水平线只用无力下 垂的右臂做突破,似乎失去任何挽救的希望。 上半部分空无一物,空旷而幽深,从左侧射入 的光线,照亮着马拉的身躯和面部,具有纪念 碑似的立体感。画面上没有繁多的色彩,也没 有复杂的缩短法,力求单纯,用他的画笔唤起 人们单纯质朴的感情和坚贞的正义感。
《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是法国画家达雅克·路易·大 卫于1805-1807年期间创作的一幅油画,它是画家真实 记录1804年12月2日在巴黎圣母院隆重举行的国王加 冕仪式的一幅油画杰作。
童趣是儿童对世界率真自 然的表现,也是众多艺术 大师童趣的追求,更是对 审美中至纯至真境界的追 求。
《棕阴锦犬》 齐白石
《棕阴锦犬》这幅画先以淡墨勾勒出外形,后以浓
墨湿墨表现尾巴和身上的斑点,整体看来形神似,意
趣盎然。“棕树”在他的眼里成为源于现实又超越写 实
的文人画意境的绘画语言,白石翁借着棕叶,抒写情
存者发现天边船影时的刹那景象,刻画了遇难者的饥
渴煎熬、痛苦呻吟等各种情状,画面充满了令人窒息 的悲剧气氛,开创了浪漫主义先河。
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艺术的特点是形象性。任何艺术品的形象都 由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构成。没有内容,形式 就无从产生;没有形式,内容也无从体现。 艺术的内容和形式既相互区别,又有联系; 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
中国古代工艺品设计衰落是从清代的文化高压制 度谈起的,清代是一个不允许丝毫创新,文字狱盛 行的时代,人们稍有不甚就性命不保,就在这样一 个社会风气下,自然没有一个人情愿的去做"设计" 了.即使是做设计,大家也会战战兢兢,尽最大可能 的和先人保持一致,和官员的理解能力保持一致. 否则很容易招徕杀身之祸.
康定斯基认为这种对情感的理解而进行,而应当 仅仅依据艺术作品形式,也就是点线面这样的艺 术语言来进行,这就是形式决定内容的观点。
(三)只有形式,没有内容
“没有内容”是指内容模糊,甚至讲不 出作品的内容。
现代派的艺术作品; 工艺品的装饰:
工艺品的装饰
清代工艺品设计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中国古代设 计的衰落:
《红黄蓝构图》
蒙德里安热衷于立体主义 原则,但他已经超规越矩, 既不需要主题,也不追求 三维视觉的深度感。
把绘画语言限制在最基 本的因素:直线、直角、 三原色(红、黄、蓝)和 三非原色(白、灰、黑) 上,称这种画为新造型主 义。从1917年起,他画了 大量这种作品,题目彼此 差不多。《红、蓝、黄构 图》也是如此。
故宫 中南海的紫光阁
天坛祈年殿 — “样式雷”第七代 雷廷昌主持修复
形式决定内容这一观点的小结:
现代主义艺术出生以后,内容决定形式却被颠覆 了,变成了形式决定内容。 现代艺术出现以后,“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开始 占主导地位,重在形式,形式决定艺术品的价值。 比如克莱夫•贝尔在《艺术》这一本书中提到:不 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某种特殊形式的方式 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激起人们的审美 情感。这些线、色的关系组合,这些审美感人的 艺术形式,就是有意味的形式。这种形式决定内 容的观点,实际上代表了“为艺术而艺术”的意识 形态。
2.形式:艺术作品的形式是内容的具体存在样式,由内在的 结构和外在的形式语言组成。
图;
结构 如《梅杜萨之筏》稳定的三角形构
形式
语言 美术的语言由色彩,线条等构成;
形式美 比例,多样与统一等法则;
《梅杜萨之筏》是泰奥多尔·席里柯 于1819年创作的 油画。画家以金字塔形的构图,把事件展开在筏上仅
《灰色的树》
艺术家吴冠中作品
《何处惹尘埃》
这件作品首展是2004年在英国威尔士国家博物馆。 徐冰将在9·11事件中收集到的灰尘吹到展览中,经 过24小时,在展厅地面上由灰尘显示出六祖慧能的 诗:“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展厅入口处有 一组照片,叙述了作者将这些粉尘从纽约带到威尔 士的过程。展厅被霜一样的灰白色粉尘覆盖着,有 宁静、肃穆之美,但给人一种很深的刺痛和紧张脆 弱之感,哪怕一阵轻风都能将现状改变。
当一个艺术家认为内容决定形式的时候,他肯 定是个意识形态观点非常强烈的社会性的艺术 家,或者说他处在一个意识形态特别浓厚的时 代里面。比如说大卫就是一个意识形态观点非 常强的艺术家,他主张内容决定形式,因此在 他的艺术作品当中也体现这一点。
(二)形式决定内容
形式决定内容是指艺术作品中的程式化倾向。
康定斯基的著作《点•线•面》就是对点、线、面 这些艺术语言的研究。当然康定斯基不否认艺术 作品有内容,但他说的内容主要是情感。他认为 这种情感是不能离开具体形式的。也就是说,我 们画一个人在哭泣,不论是采用写实手段,还是 表现主义手段,哭泣是和形象联系在一起的。我 们能够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理解来理解它。
张晓刚作品《血缘系列:三个同志》
《血缘大家庭系列》 整齐和标准的姿势以及模型化的表情被 认为受过去时代影响的特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