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镜及其文化艺术学院10级服装设计【内容摘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镜文化一方面在自身领域内不断发展,境本身的材质、形制、纹饰、铭文更加多彩,铜镜生产的数量不断增多、质量有所提高,其经营、传播渠道也更加多样化,这已经完全形成境本身的文化体系,显示出多样的文化蕴含。
【关键字】:铜镜纹饰文化铭文铜镜一、铜镜概述中国古代铜镜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度。
中国古代铜镜有四千年的发展历史,不同历史时期的铜镜,都具有那一时期的时代特点,包括文饰、铜质、型制、锈色、厚薄、铸造特点等时代特征。
二、中国铜镜的起源与早期阶段人类在审美观念驱使下以水为鉴,观止水到,用陶器盛水,再到用铜鉴盛水照脸,用无水铜盆来照脸——再到用铜镜的发展过程。
从考古发现的实物资料看,属原始社会后期的齐家文化已有铜镜出现,这是迄今在我国发现的最早铜镜,在铜镜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甘肃广河齐家坪墓葬出土的铜镜,镜背无纹饰,圆形,直径6厘米,厚0.3厘米。
弓形小钮,钮高0.5厘米。
(见图)青海贵南尕(ga)马台25号墓出土的一面铜镜,也为圆形,直径8.9厘米,厚0.3厘米。
镜背有凸起的两周弦纹,在两周弦纹间再饰直线纹和人字形弦纹。
镜钮残损,镜边缘有相邻的两个小孔,孔间有清晰的凹沟,显然是镜绳磨出的痕迹。
两面齐家文化铜镜的形体都较小,而且外表也均显粗糙,表现出了铜镜的初始形态。
(见图)商代铜镜纹饰以直线和斜线为主,数千座殷墓中,只有两座墓发现5枚铜镜,皆圆形,镜面平或微凹,较薄,背面中心弓形鼻。
纹饰三种:叶脉纹镜2,多圈凹弦纹2枚,平行线纹1枚。
同时期青海省湟源县大华中庄卡约文化墓地发现公元前1500年的11座墓葬中出土34面铜镜。
(见图)西周围出现比较复杂的铜镜。
16枚,为圆形,素镜14枚,重环纹1枚,鸟兽纹1枚,直径较小6-8厘米之间。
西周晚期镜缘有凸起、凹下或微卷变化,出美观外主要增加铜镜强度需要。
三、中国铜镜的勃兴阶级——春秋战国时期铜镜的发展的春秋末到战国初,战国中及战国晚三个阶段及分类,包括素镜、素地镜,纯地纹镜及花叶纹镜、山字镜、菱纹镜、禽兽纹镜,饕餮纹镜、蟠螭纹镜,连弧纹镜、彩画、透雕、金银错等特殊工艺镜等十六类铜镜。
(见图)四、中国铜镜的繁荣阶段——两汉时期1、两汉铜镜的分期两汉铜镜分为西汉早、西汉中晚,西汉末到东汉前期,及东汉中晚期的四段分期。
2、两汉铜镜的分类两汉铜镜分为蟠螭纹镜、蟠虺纹镜、草叶的纹镜、星云纹镜、铭文镜,四乳镜、博局镜、鸟兽镜、龙虎镜、柿蒂、及画像镜连弧纹镜,变形四叶龙虎纹镜、神兽镜、夔纹镜镜等十五类。
(见图)3、西汉透光镜当强光照在某个日光镜或照明镜上,在墙上会映出镜背的铭文,原来是在制镜过程中,因冷却在镜面产生镜背铭纹相应的曲率,产生透光效应。
(见图)五中国铜镜的缓进阶段——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三国两晋南北朝铜镜的分期与分区三国两晋南北朝基本政治局面是南北分裂与对立,因此北方在经济恢复后,制镜业仍沿袭两汉的传统,而南方除沿袭东汉以来的传统外有新的品类出现,这时铜镜分三国两晋、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前期,南北朝后期三个阶段。
2、三国两晋南北朝铜镜的分类这时铜镜有神兽镜、画像镜、柿蒂纹镜,四叶八凤镜,龙虎镜,神禽瑞兽镜、简化双夔镜等。
(见图)3、汉三国六朝铜镜面曲率的变化与制镜工艺的发展。
铜镜最初是一个水平镜面,不便于使用,于是镜面产生一定的曲率形成球面镜,这个数据是不断变化中寻找到理想值的——直径四十九——五十几厘米之间。
4、汉三国六朝铜镜的社会观察当时铜镜中反映的社会现象是多方面的,包括人间的情爱,地主阶级的淫逸,霸占大量田土的豪强大地主的经济状态,阶级矛盾与民族矛值的反映,儒家思想的泛滥,道教对社会侵染,谶纬迷信的流行,商品经济,市场竞争等。
六、中国铜镜的鼎盛阶段——隋唐时期1、隋唐铜镜的分期和特点隋唐铜镜分三期:一是隋和初唐,表现出魏晋南北朝的余风尚浓,但也有新出,如四神十二生肖镜,宝相花铭带镜等。
二是从高宗到盛唐到中唐的鼎盛时期新形式新题材,新风格出现了,如瑞兽葡萄镜鸾凤镜、花鸟镜,人物故事镜。
三是晚唐时代,此时铜境急剧衰落,制作粗糙简单的植物纹及道教相关的纹饰。
2、扬州——隋唐铜镜的铸造中心。
隋唐时扬州成为新的铸镜中心,产品因为制作精美而成为贡镜的主要地点,玄宗定自己的生日,八月初五为千秋金鉴节,铸盘龙镜赐群臣,促进了制镜的发展,扬州——一马当先,各地争相仿效,从而导致唐镜风格一致性较强。
3、隋唐铜镜的类型。
隋唐铜镜的类型很丰富,计有十四类之多,包括四神十二生肖镜、四神镜、瑞兽镜、瑞兽葡萄镜、瑞兽瑞鸟镜、花枝镜、宝相花镜、团花镜、神仙人物故事镜、龙纹镜、双狮镜、鱼龙镜、双鸾镜、八卦镜、十二生肖飞天镜、符箓铭文镜、 字镜、素镜、特种工艺镜。
(见图)七、中国铜镜的衰落阶段——宋辽金元明时期一、图案题材广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务农、做工、经商、打渔、娱乐、戏曲、故事等在铜镜中有所体现。
二、铜镜系列化渗透到各个领域,超越了鉴容功用,产生了专用于赠答、颂祷、纪事等系列化铜镜1、宋镜的分期和特点宋代铜镜的发展从五代到宋英宗为第一阶段,以沿袭、模仿唐镜为特色;从神宗到南宋初为第二阶段,是一个短暂发展时期:从南宋初到南宋末是第三阶段,从装饰上讲更加衰落,以素地加商标字号铭文,但形制上却五花八门。
2、宋代湖州镜以及铙州镜和建康镜宋镜产地集中在南方、尤别湖州最著名,其次是饶州和建康、而湖州又以石家最著名,至迟在北宋晚期就已流行于世了。
饶州附近产铜、使铙饶州成为一制镜中心,其中叶家最有名,饶州镜风格同于湖州石家,建康是宋代又一铸镜中心,以茆家最著名。
3、宋代铜境的分类宋代铜镜有都省铜坊镜、吉祥铭文镜、花卉镜、瑞鸟镜、风景镜、神仙人物故事镜,八卦镜、连钱锦文镜、双龙镜、双鱼镜,记名号铭镜等。
4、辽代铜镜的类型辽镜计有连钱锦纹镜,峰蝶蜂巢镜,鸾凤牡丹镜双蝶和四叶四花镜,飞鸟葡萄镜、双鱼镜、契丹文字镜等。
5、金代铜镜的类型金镜种类多,计有双鱼镜、鱼龙变化镜、龙纹镜、双凤镜、瑞兽镜、菊花镜,神仙人物故事镜、海舶镜、素镜。
6、元朝铜镜的类型元镜种类有双龙镜、双凤镜、双鱼镜、神仙人物故事镜、二十八宿生肖镜、符箓星象八封镜、钱纹镜、文字镜、乳八禽博局镜。
7、明代铜镜的类型明镜种类有龙纹镜、双鱼镜、神似人的故事镜多宝镜、五岳真形镜、文字镜。
八中国铜镜没落——清约在明朝晚期,欧洲玻璃镜传入我国。
玻璃镜表面坚硬耐磨,镀膜在背面并用漆封闭,彻底解决铜镜需要定期磨镀的养护问题。
只是当时玻璃镜子价格昂贵,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曾把玻璃镜子与琉璃盏相提并论,玻璃镜子未能取代铜镜,一直到鸦片战争以后,设立通商口岸,外国资本输入加剧,玻璃镜子比铜镜便宜,才逐步取代铜镜。
光绪年间(浙江)《乌程县志》记述了最出名的青铜镜坊最后的命运“薛,名晋侯,字惠公。
”称“薛惠公老店,在府治南宣化坊。
今年玻璃镜盛行,薛镜不复铸矣。
”铜镜完成了它的使命,个别铜局子偶尔应定制少量以婚姻为主的纪念性铜镜残存至民国。
铜镜文化一、铜镜与历法在铜镜的图案中,如实反映当时历法元素,商(殷)朝历法。
二、铜镜与婚姻铜镜作为一种吉祥物,与爱情婚姻有密切关系。
古代女子出嫁时,铜镜是必不可少的嫁妆,在成婚之日,新娘要向铜镜和玉行跪拜大礼,拜镜表示求平安,拜玉表示求子(因“玉”与“育”谐音)。
三、铜镜与信物——众所周知,“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后重逢或离而复合。
此外,古代还有“半镜”之说,象征夫妻分离,东汉《神异经》记载:“昔有夫妇相别,破镜各执其半。
后妻与人通,镜化鹊飞至夫前。
后人铸镜,背为鹊形,自此始也。
”《太平御览》也记载:“昔有夫妻将别,破镜各执半以为信。
”历史上最有名的夫妇破镜重圆的故事发生在南北朝末期。
《本事诗·情感》等著作记载:“南朝太子舍人徐德言,娶后主(陈叔宝)妹乐昌公主。
时陈政方乱,德言知国破时两人不能相保,因破镜与妻各执半,约他年正月望日卖于都市,冀得相见。
及陈亡,妻果没入杨素家。
德言依期至京,见有苍头卖半镜,因引至其舍,出半镜合之,题诗曰:…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
无复姮娥影,空留明月辉。
‟乐昌得诗,悲泣不食。
素知之,即召德言,还其妻。
”四、铜镜与丧葬在考古发掘中,经常有“半镜”出现,有的合葬墓中,夫妻各自棺内或棺前置半面铜镜,也有的单人墓中只随葬半面铜镜。
民间恩爱夫妻一人先亡,破镜一半随葬,另一人亡时去另一半随葬。
汉代有将铜镜放在棺盖四角和中央习俗,并把镜鼻破坏掉,以防镇物被“邪”移动在武汉黄家湾发掘一明代夫妻墓个出土可以合为一枚完整铜镜的半枚铜镜。
在安徽出土的唐代残镜证实“破镜重圆”葬俗。
五、铜镜与其他姐妹艺术他的图纹、浮雕、铭文,它的冶炼、表面处理和工艺流程必然会影响其他姐妹艺术。
甚至对一些艺术起了决定性作用,譬如。
中国结。
中国结由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推展至汉朝的仪礼记事,再演变成今日的装饰手艺。
周朝人随身的佩戴玉常以中国结为装饰,而战国时代铜器上也有中国结的图案,延续至清朝才是中国结真正流传于民间艺术的时候,当时多用来室内装饰、亲友间的馈赠礼物及个人的随身饰物镜鼻后面串着绳子,是打结的,经常接触用量大与妇女联系在一起,是铜镜背后的结。
金银错纹镜、透雕镜、嵌玉镜、雕漆镜、漆背卒金镜、漆背戗金镜、松香涂墨镜、漆背彩绘镜、太虚境、珐琅镜六、铜镜与医疗阳燧取火除用于敬神祭祀外,还利用凹镜聚集阳光点燃艾炷施灸称为“阳燧灸”,是我国特有的中医施治手段。
七、铜镜与小说《古镜记》是一篇隋末唐初小说,以传说中黄帝所铸的第八枚铜镜为导线,把八部联系不并不紧密的鬼怪故事串联在一起,创作起来的。
“镜横径八寸,鼻作麒麟蹲伏之象,绕鼻列四方,龟龙凤虎,依方陈布。
四方外又设八卦,卦外置十二辰位,而具畜焉。
辰畜之外,又置二十四字,周绕轮廓,文体似隶,点画无缺,而非字书所有也”铜镜在多种文学形式中平凡出现,尤其是小说,很少能找出不提及镜子的小说,结缘、鉴容、照妖、驱鬼、镇邪······比比皆是。
八、铜镜与诗歌汉七言句中“上有铭文:“新有善銅出丹陽,和以銀錫清且明。
左龍右虎掌四彭,朱爵玄武順隂陽。
八子九孙治中央,刻娄(镂)博局去不羊(祥)。
家常大富宜君王,千秋萬歲樂未央”。
还有两面有“刻娄博局”“刻娄博局” 铭文的规矩纹镜唐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一作著绮)罗襦,双双金鹧鸪。
”孟郊把铜镜比作君子,把凡铜比作小人,做《结交》“铸镜须青铜,青铜易磨拭。
结交远小人,小人难姑息。
铸镜图鉴微,结交图相依。
凡铜不可照,小人多是非。
”····九、铜镜与书法文字《天中记》说,周武王时已有镜铭,尚无事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