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研究方向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围绕四川特色农产品资源,开展加工品质变化及控制技术、农产品贮藏加工理论与技术、副产物综合利用与产品开发、功能性包装材料及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在核果类水果保鲜技术、泡菜加工集成技术、生鲜蔬菜保鲜技术、鲜切果蔬加工及保
藏技术方面的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现有教授4人,专任教师13人。

带头人秦文: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食品学院副院长、食品加工与安全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教育部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四
川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分会常务理事。

食品科学与营养
围绕食品原料的理化性质、加工特点、食物营养化学、食物抗氧化、降血压、降
血糖、降血脂、提高免疫力、抗菌等食品功能因子分离制备、功能性质、构效关系、
开发食品新资源、提高原料综合利用水平等方面开展研究。

在肉品、发酵乳制品的品
质提升、食品功能因子的营养和功效研究方面形成了优势和特色。

现有教授3人,
专任教师11人。

带头人李诚:教授,博士生导师,食品学院院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
事、全国农业专业学位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分委员会组员、中国食品学院联盟常务理
事、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理事、全国食品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专家、四川省食品安全标准委员会委员。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围绕粮食、油料等农产品的品质、加工工艺、资源深度开发和高效利用技术开展研究,涉及粮食副产物综合开发、植物蛋白深加工技术及功能性分析、油脂品质安全检测
分析及功能性油脂开发、区域性特有粮油原料的高值化利用、新型粮油食品产品研究等
方面。

在特有粮油资源开发、功能性蛋白高效利用等领域已形成特色。

现有教授2人,
专任教师10人。

带头人张志清: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食品学院副院长,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分会理事会员、四川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食品学科项目评议人、四川省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

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
围绕食源性致病菌、食品加工过程中有害物质产生、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品安全
问题、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危害物安全风险评估、有害物的生成机制及控制技术等方
面开展研究。

在重要病原菌的快速鉴定方法、耐药性、毒力与耐药基因及其传播机
制、有毒有害物质的生物降解、传统发酵调味品等方面形成了优势和特色。

现有教授
2人,专任教师10人。

带头人刘书亮: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中国农产品加工分会理事、CIFST乳酸菌分会理事、四川省调味品协会副理事长。

学院拥有实验室面积约6 000 m2,仪器设备总价值约3 000万元,建有“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食品学科公共实验平台1个,食品工艺学、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包装校级实验室3个。

公共实验平台由食品加工与安全研究所管理,始建于2018年1月,集中了学院大型精密仪器,下设生物大分子分析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质谱室、色谱室等9个功能分析实验室,现有实验用房450 m2,拥有气质联用色谱仪、液质联用色谱仪、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差示量热扫描仪、实时荧光定量PCR等大型贵重精密仪器设备30余台(件),总价值近1 500万元。

平台以食品学科基础科学问题研究为主,承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支撑计划等各类科研项目,不仅为校内科研、教学、学科建设提供实验场地和科研设备支撑,
而且还能面向社会和区域
经济需要提供技术测试与
专业服务。

现有教授3人,
专职研究人员12人。

负责人:秦文
敖晓琳
研发平台
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始于1987级畜产品加工专业,1988年由畜牧兽医系畜产品加工、卫生检验、园艺系果蔬贮藏加工、农学系农产品加工教研室等部分从事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畜产品卫生检验等方面的教师,与农机系组建成立食品科学系,1993年更名为食品工程学院,1995年更名为工程技术学院,2002年更名为信息与工程技术学院,2009年3月食品学院独立建院,2016年组建食品加工与安全
研究所(副处级)。

学院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系、食品质量与安全系、包装工程系等3个教学机构,6个研究中心(室),有1个副处级建制单位(食品加工与安全研究所)。

学院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包装工程3个普通本科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教育)、食品质量与安全(教育)2个职教本科专业,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为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示范专业及省级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为省级重点学科。

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硕士、“生物与医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园艺产品采后科学”“畜产品质量与安全”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已经具备培养博士、硕士、普通本科、职教本科、成教、网教与自考等人才的能力,成为办学类型和办学层次齐全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学院现有教师72人,其中教授11人、副高职称3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7人,四川省产业体系岗位专家3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38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近的60%,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60%。

本学科属于国家“211工程”建设学科和国家级“双一流”带动学科,在作物学、畜牧学、园艺学和生物学等优势学科和动物营养、预防兽医、作物遗传育种等国家级学科平台的带动下,关注产业链中、后端产出需求和区域性产业发展需求,突出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优势和特色。

近年来,学院主持和承担了各级研究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级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近100项、横向课题及科技推广项目100余项。

在国内外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0余篇,其中SCI、EI 、核心期刊60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50余部,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近20项,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400余件。

学生获得包括全国及四川省“挑战杯”“创青春”大赛及食品行业、大学生包装结构设计大赛等的各类奖项60多项,获奖学生人数累计400人。

在农产品加工与贮藏、食品营养与功能因子、食品包装与安全性评价、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多数研究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一些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四川及西部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许多成果已推广应用到生产实际,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产品加工
二○一九年
第十期︵下︶
总第四九○期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定价:邮发代号:22-19 ISSN1671-9646 8.00元穴本册雪
CN14-1310/S96.00元穴全年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