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操的保护与帮助

体操的保护与帮助

体操的保护与帮助 第一节 保护与帮助的意义 由于体操动作是认为设计的,技术复杂,难度大,而且大部分动作是在一定高难度的器械上或空中完成的,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为克服害怕与恐惧心理,体会正确的动作技术,加快掌握动作进程以及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对体操练习者给予必要的保护与帮助。可见,体操的教学训练离不开保护与帮助,保护与帮助是体操项目的重要特征之一,它不仅是预防伤害事故的重要安全措施,而且也是体操教学训练的一种重要手段。 保护与帮助的意义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 帮助运动员体会正确的动作技术,加快掌握动作的进程。 练习者在初学某个新动作时,由于没有该动作的技术体会,在大脑里还没有建立起该动作的清晰的技术概念而无法完成动作或动作完成得不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技术错误。这时,就需要教练员或老师给予必要的保护与帮助(主要给予助力帮助),来帮助其正确地完成动作,从而体会正确的技术要领,建立正确的,完整的动作概念。这样才有助于练习者加快掌握动作的进程,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 二. 帮助纠正动作错误,提高动作质量。 当练习者在学习动作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时,纠正的方法除口头纠正,作辅助练习外,最常见,最有效的还是通过助力、信号,标志物等保护与帮助的方法来纠正。例如:平衡木的特定要求动作“单足转体360度”,就可通过两手扶髋以及搓的手法棒助纠正转体时重心偏离支撑脚以及转体方向不正确的错误。又如:高低杠向后大回环出现兜腿时机过早或过晚的错误时,教练往往通过语言或击掌等信号提示运动员正确的兜腿时机。 三. 有效地防止和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由于体操动作复杂、高难、惊险,因此,在教学训练甚至比赛时都可能出现各种伤害事故,如:从器械上脱手飞出、撞在器械上或从器械上摔下等。因此,随时地给予必要的保护与帮助,维护练习者的安全,是我们每一个体操工作者必须重视和应尽的职责。 四. 有利于增进师生感情和培养团结互助精神。 可以说体操运动员所掌握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在教练员的保护与帮助下和运动员勤学苦练出来的,使师生密切配合,共同合作的成果。通过这种合作与配合可以增进生感情。在教学训练中经常让运动员相互间进行保护与帮助,不仅可以提高课的密度与运动量,培养学生的保帮技能以及观察动作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保护与帮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不能把它们绝对割离开,两者的关系非常密切,保护中有帮助的成分,帮助中也有保护的成分。所谓“保护”,是指为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而采取的各种安全措施,须时时贯彻。而“帮助”是指各种有助于运动员正确完成动作的教学手段,如:助力,信号等。当练习者熟练掌握动作以后或在正式比赛场合下就不再给予帮助。 我们常说的“脱保”实际是“脱帮”,主要是脱离助力帮助和器械帮助,保护还必须继续贯彻,只要有练习,就应该有保护。保护必须时时贯彻,处处做到。

第二节 保护的种类及其运用 一. 保护的种类 根据所采用的方式,保护可分为他人保护,利用器械的保护和自我保护三种。 1. 他人保护 为维护练习者的安全,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安排专门人员站在适当的位置上始终观察练习者的动作,以便在意外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帮助练习者摆脱危险。这种保护方式叫他人保护。 2. 利用器械的保护 指通过各种保护器材对练习者进行保护,以避免各种伤害事故的发生,如:保护带、护掌、护套、海绵垫等。 3. 自我保护 指练习者由于意外的原因或动作失败时,随机应变、及时果断地采取各种保护措施来摆脱危险,这种保护方式叫自我保护。 二. 保护的方法及其运用 (一) 他人保护的方法及运用 1. 明确保住重点,选择保护位置。 要做到这一点,保护者首先必须了解和熟悉技术。知道动作容易出现什么危险以及出现危险的位置,即明确保护的重点,并以此为依据选择保护的位置。例如:器械体操的摆动和回环类动作,一般在极点和垂直部位最容易出现危险,所以保护的重点就应该是这两个部位。此外,各项目腾空后的落地动作也容易出现危险,也是保护的重点。 根据上述保护的重点,保护者就应该选择靠近这些部位的位置,如:高杠向后大回环就应该站在杠下稍前练习者的侧面,向前大回环应站在杠下稍后练习者的侧面。若要保护练习者的下法,就应该站在落点侧面进行保护,以便在危险出现时能以最快的速度接近练习者。帮助练习者摆脱危险。 2. 选择操作手法及部位 当练习者动作发生了错误或者动作失败可能发生危险时,保护者根据具体情况一般采用接、抱、拦、挡和拨等手法,顺着某一方向减缓或加快动作的速度,改变身体的位置,使学生避免剧烈摔倒或撞伤的危险。操作的部位一般是腰部和肩部等靠近身体重心的部位,可避免因保护而出现其他伤害事故。如:当练习者头朝下落时,可将他拦腰抱住或拨转身体的位置,减慢跌落速度,防止头部直接着地。 (二) 自我保护的常用方法及运用 自我保护是每一个体操运动员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它和学习体操动作一样,需要经过一定的训练才能获得。一般来说,技术水平越高的运动员自我保护的能力也越强。 自我保护是体操运动员防止和减少运动损伤的重要方法。在平时训练和各种正式比赛中,各种小失误是经常发生的,小失误一般不会致伤,但一旦发生大的失误就有发生危险的可能。因此,除依靠教练保护和器材保护外,练习者自己必须掌握一定的自我保护技能,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维护自己的安全。 自我保护首先应该保护头,颈等身体重要部位。利用低头,团身抱紧小腿等姿势来缓减地面的冲击力,减小事故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常用的自我保护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 利用运动惯性 根据客观情况,利用惯性顺势采取屈臂、团身、滚动、滚翻、空翻和下蹲等方法,保持全身肌肉紧张,减缓冲击地面的力量,避免头部直接触地,以及直腿、直臂后撑等姿势着地。如:技巧助跑团身前空翻,翻过头落地往前栽时,应迅速低头做前滚翻,以避免向前摔倒的危险。又如:在做小翻踺子上体后倒速度过大时,就应该迅速屈膝收腹做后滚动或后滚翻等保护动作。其它项目如:器械体操的下法,跳马第二腾空后的落地,当翻转力量过大时都应该顺势做上述各种动作,以减缓冲击地面时的力量,预防或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2. 改变身体姿势 根据客观情况,及时改变身体姿势,以缩短回环或旋转的半径,调整落地姿势,避免头部或身体其它部位首先着地。例如:单杠获高低杠的直体后空翻下,因撒手太晚,直体做要敲杠,运动员及时改成屈腿团身下,就可以避免腿打杠以及绊腿摔下的危险。又如:技巧直体后空翻两周,若翻转力量不足,第二周可改用屈腿或屈体完成。这样就可避免落地时头部或脚以外的身体其它部位先着地的危险。 3. 即使停止练习或跳下器械 当做动作时出现手滑,护掌断裂,器械发生故障,动作失去节奏等任何能导致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时,都应该及时停止练习或跳下器械,以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如:做动作时突然感到头晕,身体不适,有人横越助跑线或妨碍落地时,就应该终止练习或跳下器械。 4. 握紧器械不放 当动作失败而松手会有危险时,应尽可能握紧器械避免掉下摔伤。如:在单杠获高低杠的高杠上做向后大回环时,由于回环力量不足不能回环呈手倒立而回落时,应含胸,收腹,扣腕紧握杠子,减缓身体下落的速度,获得脚落地的合理姿势。又如:平衡木的希里夸尔动作,当身体着木时向后失去重心,为避免头先着地落下,应抓紧平衡木或做后翻下的动作。另外,在单杠,吊环,高低杠等高器械上做动作时,若只一只手脱手时,另一只手应紧握器械不放,可避免身体摔出去的危险。 (三) 用器材保护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1. 海绵坑: 海绵坑的出现极大地加快了竞技体操技术的发展,大大减少了训练中伤害事故的发生率,为体操运动员的训练以及高难度动作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绵坑虽然有它安全的一面,但若使用不当,也会出现伤害事故。如:摔在海绵坑的边缘,与其他在海绵坑上练习的队员相撞或由于海绵坑上放置海绵包,垫子等或其它保护器材,由于摆放得不合理而致伤的情况也是有的。因此,在使用海绵坑时要注意各项目的器材安置要合理,练习时各项目队员要协调好。海绵坑上摆放的保护器材要合理,技巧有较长助跑距离的空翻动作要预先量好步点等。以保证练习者的安全,充分发挥海绵坑的保护作用。 2. 海绵包: 跳马和技巧高空翻的落地以及高器械下法出采用海绵坑保护外,也常用海绵包来缓冲落地的冲击力,维护练习者的安全。在利用海绵包进行保护时要注意摆放的位置要准确。此外,为防止海绵包崴脚,通常可在海绵包上加放一块垫子。还要向运动员强调落地时踝关节要特别紧张等。在使用海绵包的同时还必须加强保护,以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3. 海绵垫: 海绵垫是体操最基本的保护器材。现在使用的是压缩海绵垫,对体操运动员起到一种常规的保护作用。除自由体操场地外,所有项目的器械下面(或前面)都摆放着10公分高海绵垫。对于落地以及摔下,掉下等意外事故均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海绵垫的要摆放整齐,垫与垫之间要衔接紧密,不能有缝隙或土气。各项目垫子的放置都有一定规格和要求,必须严格遵守。 另外,垫子还常被用作各种辅助练习的保护器材。例如:跳马的高台,平衡木的两侧放置一定高度的垫子。搭放在双杠上的垫子等。 4. 海绵块和泡沫塑料杠面覆盖物: 海绵块常被用在平衡木上,以减小手翻撑手或空翻落地时的冲击力,还可减轻各种滚翻和倒立帖腹动作木面对人体的撞击程度。泡沫塑料杠面覆盖物主要用在单杠和双杠上,其作用和海绵包一样,主要起一种缓冲作用,以防止损伤和擦伤。 在使用海绵块和泡沫塑料时要注意放置的位置要准确,要裹紧粘牢,以确保其安全性能的发挥。 5. 护掌: 护掌主要用在单杠,吊环和高低杠上,其作用是防止手掌与器械直接接触,减轻器械表面对手掌皮肤的摩擦,以保护手掌皮肤,减少因手皮肤擦破而不能练习几率,保证训练顺利进行。 使用护掌前必须检查护掌是否完好无损,有无断裂的可能。此外,护掌要戴牢,戴好,防止在练习过程中出现脱落或过松,过紧等不适现象引发危险。由于护掌的使用有一定的期限,要定期间检查和更新,以保证其充分发挥作用。

第三节 帮助的种类和方法及其运用 帮助分为直接帮助和间接帮助两种。直接帮助又分为人力帮助和利用器械的帮助,间接帮助分为视听帮助和心理帮助。 一. 直接帮助 指给练习者以助力的帮助,包括人力帮助和器材的帮助两种: (一) 人力帮助 也称“手抄”,是指帮助者直接施助力于练习者身上的帮助。这是体操教学训练中最基本,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帮助方法,是每位体操教师和教练必须掌握的一种教学技能。 1. 人力帮助常用的手法有:托、送、拨、搓、提拉、摸顶、挡、扶等。 1) 托:是帮助练习者身体重心升高或靠近器械轴的一种手法。通常托躯干部位(如腰、背、胸、腹)以及臀部或大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