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肿瘤及其药物治疗PPT课件

肿瘤及其药物治疗PPT课件

癌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癌蛋白)与原癌基因的正常 产物相似,但有质或量的不同。通过生长因子或生 长因子受体增加、产生突变的信号转导蛋白与DNA 结合的转录因子等机制,癌蛋白调节其靶细胞的代 谢、促使该细胞逐步转化,成为肿瘤细胞。
2. 肿瘤抑制基因
肿瘤抑制基因的产物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其功能丧失可能促 进细胞的肿瘤性转化。
Rb基因: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发现,编码一种核结合蛋白质 (P105-Rb)。活化的Rb蛋白对细胞从G0/G1期进入S期有抑制 作用。如果由于点突变或13q14的丢失而使Rb基因失活,Rb 蛋白出现异常表达,细胞可能持续地处于增殖期,并可能由 此恶变。
p53基因:定位于17号染色体。正常的p53蛋白(野生型)有 阻碍细胞进入细胞周期的作用。在部分结肠癌、肺癌、乳腺 癌和胰腺癌等均发现有p53基因的点突变或丢失,从而引起 异常的p53蛋白表达,丧失其生长抑制功能,从而导致细胞 增生和恶变。
肿瘤及其药物治疗
年死亡 年发病 现有病例
全世界 700万 1000万 1400万
中国 130万 160万 200万
我国每年死于恶性肿瘤的人数分析
年份 1994 2000 2025
死亡数 130万 140万 270万
概述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 病,已经成为人类死亡的第一或第二位原因, 每年全世界约有700万人死于癌症,约占总死 亡人数的四分之一。
3. 端粒和肿瘤
端粒是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末端的帽状结构,可保护 染色体末端结构,稳定染色体。
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会缩短50-200bp,端粒缩短到 一定程度会导致生长抑制,当端粒短到阈值,染色体 末端融合和断裂融合使染色体发生异常并引发细胞凋 亡。
肿瘤细胞几乎能无限制的复制,其存在某种端粒不缩 短的机制,实验表明多数恶性肿瘤细胞都含有一定程 度的端粒酶活性。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生长速度


围组织 有包膜、不侵犯周围组织、破坏周围组织、界限不清、
关系
界限清楚、活动度大
活动受限
血液供应 血液供应充分、肿瘤完整、 血液供应不足、常在中间
体积有时很大
区形成坏死,发生溃烂
转移


全身影响
一般不影响全身情况,如 晚期严重影响全身,可出
体积巨大或发生在重要器 现极度衰弱、贫血
从正常细胞到转变细胞、再到癌转变细胞,最后形成 癌,每个环节都可以查出DNA变化的踪迹。
发病机制---分子生物学基础
(一)癌基因 (二)肿瘤抑制基因 (三)端粒和肿瘤 (四)多步癌变的分子基础
1. 原癌基因、癌基因及其产物
1 癌基因:具有潜在的转化细胞能力的基因,首先在逆转录病毒 (RNA病毒)中发现。在正常细胞的DNA中也发现了与病毒癌 基因几乎完全相同的DNA序列,称为细胞癌基因,如ras,myc 等。
恶性肿瘤的治疗,是临床医学急迫要求解决的 问题,也是生物科学领域内主要研究的课题之 一。
多发性神经纤维瘤
头 皮 鳞 癌
何 杰 金 氏 淋 巴 瘤
家族性多发性息肉
恶性黑色素瘤 多囊性肾细胞癌
脂肪瘤 血管瘤
鳞状细胞癌 骨软骨瘤
—— 美国著名导演 伍迪.艾伦
肿瘤及其药物治疗
肿瘤的定义、病因和发病机制 肿瘤的治疗 周期特异性药物和周期性非特异性药物 肿瘤干细胞及应用前景
官,亦可威胁生命
(恶病质)
治疗后
不容易复发
容易复发
肿瘤的分类
2.按组织来源分类: ① 间胚叶肿瘤,如:纤维瘤、纤维肉瘤 ② 上皮组织肿瘤,如:腺瘤、腺癌 ③ 神经组织肿瘤,如:神经纤维瘤、神经纤维肉瘤 ④ 其它杂类肿瘤,如:畸胎瘤、恶性畸胎瘤
肿瘤生长方式
膨胀性生长:为大多数良性肿瘤的生长方式。 外生性生长:体表、体腔、或管道表面的肿瘤,
I. 肿瘤的定义、 病因和发病机制
定义
肿瘤(tumor)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 (oncogenic factor)作用下,局部组织 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 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neoplasm)。因常形成局部肿块(mass)而 得名。
肿瘤的分类
1. 按生长特性分类: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腺癌分级示意图
高分化 中等分化 低分化 未分化
恶性肿瘤细胞的特点
➢增殖失控 ➢侵略性生长 ➢转移
病因和发病机制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涉及到多种因素 多个步骤的病理过程,与一般的感染性 疾病不同,肿瘤的恶性表型是多种因素 相互作用导致正常细胞恶变的结果。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
外在因素
⑴ 化学致癌因素 ⑵ 物理致癌因素 ⑶ 生物致癌因素
2 原癌基因:细胞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以非激活的形式存在,称 为原癌基因。
3 原癌基因可以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使其结构发生改变,而被激 活成为癌基因。
4 细胞中正常的原癌基因突变为癌基因才是细胞癌变的内在根据
原癌基因的激活方式:
突变:有点突变、染色体易位、插入诱变、基因缺 失和基因扩增。
过度表达:产生过量的结构正常的生长促进蛋白。
向表面生长形成突起的乳头状、菜花状、息肉状 的肿物。良、恶性肿瘤均可呈外生性生长。 浸润性生长:为大多数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也 可见于少数良性肿瘤,如血管瘤。
肿瘤的扩散方式
① 直接蔓延 ② 淋巴道转移 ③ 血道转移 ④ 种植转移
肿瘤的分级和分期
分 级— 恶性肿瘤的分级是根据其分化程度的 高低、异型性的大小、核分裂数的多少来确定 恶性程度的级别 I级: 分化良好,核分裂少见,属低度恶性 II级: 分化中等,核分裂易见,属中度恶性 III级:分化较差,核分裂较多,属高度恶性
内在因素
⑴ 遗传因素 ⑵ 免疫因素 ⑶ 激素因素 ⑷ 性别和年龄因素 ⑸ 种族因素 ⑹ 精神因素 ⑺DNA损伤修复能力
肿瘤形成的共同特点 — DNA发生改变
一部分病人有家族遗传倾向 癌细胞中染色质发生变化 癌细胞中DNA的合成或修复机制出现障碍 致突变物和致癌物的活性有明显相关性 癌症时,原癌基因常转为癌基因
端粒酶(telomerase)
端粒酶是独特的核蛋白酶,由RNA和逆转录酶两个 主要部分和相关蛋白组成。它用自身携带的RNA模 板逆转录合成富含G的重复单位,增加染色体3’端 的端粒长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