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
血痹 寸口关上微-阳虚。
脉 尺中小紧-邪气侵入,阴血凝滞。
证状:外证身体不仁-阴血凝滞,阳气 痹阻。
病因病机:营卫虚弱,外邪侵入,经脉凝滞不行。
医学ppt
10
鉴别: 风痹-顽麻疼痛。
如风痹状 血痹-顽麻而无疼痛 历节-疼痛为主。
治则:补气行血,温阳行痹。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
医学ppt
11
药理:
[提要]论述脾肾阳气虚衰的脉证。
沉-主里,阴盛。 脉
小迟-阳气虚寒
疾行则喘喝-肾不纳气 症 手足逆寒-脾肾阳虚,阳不达四肢。
腹满,甚则溏泄,食不消化也-脾阳虚弱。
病机:脾肾阳气虚衰。
医学ppt
23
(四)阴阳两虚
[条文](5):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 小便不利,面色白,时目瞑,兼衄,少腹满,此为 劳使之然。
医学ppt
13
【辨治思路解析】
(1)病证辨析: 病属血痹 辨为气血不足,风寒痹阻之血痹病。 (2)病因病机分析: 患者产后半月,正值机体气血亏虚之时, 易感受风冷,形成血痹病。
医学ppt
14
【辨治思路解析】
(3)治法与方药分析: 治宜益气养血,祛风散寒,调和营卫. 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黄芪12g,芍药10g,桂枝10g,生姜3片,大 枣3枚,当归10g,川芎5g。10剂,水煎服。 服药10剂后,肢体麻木、酸楚诸症乃除,说明 风寒得祛,气血和调,遂告痊愈。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金匮教研室 徐强
医学ppt
1
[ 目的要求 ]
【掌握】血痹、虚劳病的辨证论治。 【熟悉】血痹、虚劳病的病因、病机及 其辨证。 【了解】血痹与虚劳病的概念及合篇意 义。 【背诵】条文: 2、3、8、13、15、16、 17、18。
医学ppt
2
[重点]
1、血痹病证治。 2、虚劳的脉象纲要。 3、虚劳失精、虚劳腹痛的治法方药。 4、八味肾气丸、炙甘草汤的证治及临 床应用。 5、酸枣仁汤、薯蓣丸、大黄蛰虫丸的 证治及临床应用。
病
其脉浮大(无力)-阴虚阳浮。
机 :
劳之为病 手足烦-阴虚生内热。
肾 阴
阴寒精自出-肾气虚,精关不固。
亏
虚
酸削不能行-精亏筋骨失养。
,
春夏剧-春夏木火炎盛,阳外浮阴愈伤。
阴 虚
季节关系
不 能
秋冬瘥-秋冬金水相生,阳气内藏,阴
内 守
气生,医故学pp病t 减。
22
(三)阳虚
[条文](11):脉沉小迟,名脱气,其人疾行则喘喝, 手足逆寒,腹满,甚则溏泄,食不消化也。
内因: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营卫虚弱
外因:重因疲劳汗出
遂得之-血痹
加被微风-感受风邪
卧不时动摇
病因病机:体虚感受风邪,阳气痹阻,血脉凝滞。
二、证治
[条文](1)下段: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 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
[提要 ]论述血痹轻证的脉象和治法。
2.虚劳: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脏腑虚衰,阴阳 气血亏损的慢性衰弱疾患的总称。临 床表现复杂,总以病势缠绵,诸虚不 足为特征。
二、合篇意义:均因虚而患。
医学ppt
5
原文讲解
医学ppt
6
血痹
一、病因病机
[条文](1)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 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困 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 遂得之。
[提要]论述阴血不足的虚劳脉证。
医学ppt
19
渴-阴虚内热灼津。 主
亡血-阴虚内热,热迫血出。 男子面色薄 喘-肾不纳气。
卒 悸-血不养心。
脉浮者,里虚也-阴血不足,阳浮于上。
病机:真阴失守,孤阳无根。
医学ppt
20
△鉴别: 本条精亏生内热而引水自救。
(1)口渴 实热证:烦渴引饮。 虚劳病:稍惊动即心悸气喘,待休息渐缓。
黄芪-补气行血
桂枝-通阳活络
芍药-和血济阴
补气行血,温阳行痹
生姜-辛散祛邪
和营卫
大枣-健脾补血
医学ppt
12
【典型病案】
沈某,女,35岁。产后半个月,先觉上 肢麻木,后觉下肢麻木,有时酸楚。现 有症状:上下肢常觉麻木不仁、酸楚、 恶风怕冷、时已初夏、棉衣着而不能脱、 多汗、面无华色、精神疲倦、头眩心慌、 舌淡苔白、脉象虚大。
医学ppt
3
[ 难点 ]
1、脉象推论血痹轻证病因病机。 2、虚劳的脉象有何特点。 3、小建中汤为何能治阴阳两虚、寒热错 杂证。
4、肾气丸为何曰“肾气丸”而不叫“温 肾丸”?
5、大黄蛰虫丸“缓中补虚”治法的含义?
医学ppt
4
概说
一、血痹与虚劳的概念 1.血痹:因气虚血弱,外受风邪,致血行瘀滞
而见身体局部麻木不仁为特征的一种 疾病。
[提要]论述阴阳两虚的虚劳脉证。
虚-阴血不足,脉道不充
男子脉
阴阳两虚
沉弦-阳不足
医学ppt
24
无寒热-无表证。 短气-上焦阳虚。 里急-中焦阳气虚。 小便不利-下焦阳气虚,气化失常。 少腹满-肾阳虚。
阳虚
面色白-阴血不足。
医学ppt
15
【讨论】
(1)黄芪桂枝五物汤证的辨证要点是什么? 临床可见局部肌肤麻木不仁,伴轻微疼痛。 (2)现代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可治疗哪些疾 病? 尚可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多发性神经炎、 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面神经麻痹、末梢神经 炎等多种疾病,但其病机须为气血不足,风寒 之邪侵袭经络所致。
医学ppt
(2)卒喘悸 痰饮实证:喘息引肩,胸满咳嗽,发时重, 缓时轻,持续存在。
水气凌心:喘悸多无间断。 (3)脉浮 浮而无力,病在里:精血亏虚,阳浮于上。
表证:浮紧、浮数。
医学ppt
21
[条文](6):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春夏 剧,秋冬瘥,阴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
[提要]论述阴虚虚劳病及与季节的关系。
医学ppt
8
微-阳气不足
寸口
血凝肌肤
脉 涩-血行不畅 麻痹不仁
关上小紧-外受风寒
治法:宜针引阳气-引导阳气,通调营卫。
脉和
邪去则脉自和
令
则愈
紧去
脉缓而不紧
医学ppt
9
[条文](2):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
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提要]论述血痹重证的证治。
内因:阴阳俱微-营卫气血不足。
16
虚劳病
一、病因 1.先天方面: 2.后天方面:
医学ppt
17
二、辨证
(一)虚劳病总的脉象。
[条文](3):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 虚亦为劳。
[提要]虚劳病总的脉象。 大(浮大无力)为劳-阴虚阳浮。
脉
极虚(浮大无根)亦为劳-精气内损,脉气不充。
医学ppt
18
(二)阴虚
[条文](4):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 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