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宫内节育器避孕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
2013-02-01T11:43:28.4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3期供稿 作者: 袁冲仙
[导读] 本组研究对象在年龄、劳动强度、孕产次、子宫位置及宫腔径线值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故临床结果具有可比怍。
袁冲仙
(陆良县计划生育服务站 655600)
【中图分类号】
R169.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3-0263-01
【摘要】 目的 比较三种宫内节育器的避孕效果。方法 将332例妇女随机分成3组,分别放置ML、TCu、宫形、三种IUD,随访12个月,
对其避孕效果、副反应和继续使用率进行观察对比、评价。结果
12个月累计继续使用率ML最高,为95.97%,其次为TCu,二者间差异
不显著(
P>0.05),但较宫形、差异极显著(P<0.01)。脱落率和带器妊娠ML最低,TCu次之,二者间差异不显著与宫形、相比差异显著(分
别为
P<0.05,)。副反应TCu最高,比其他二器差异(<0.05)。结论 ML是三种IUD中副反应较小,脱落率低且避孕效果较理想的一种IUC,值
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
副反应 避孕效果
宫内节育器(IUD)是我国育龄妇女最常采用的节育措施之一。IUD的使用效果一直受到普遍关注。本文对放置MLCu375(简称ML)、
TCu380(
简称TCu)、宫腔形(简称宫形)三种IUD的妇女避孕效果进行临床观察,并进行了评价,现报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选择身体健康,无常规放置IUD禁忌症,产后无胎盘组织残留或异常子宫出血和感染情况存在的正常妇
女
332例,将其随机分成3组。A组124例放置ML,B组103例放置TCu,C组105例放置宫形。各组研究对象的年龄、劳动强度、孕产次、置
器次数、子宫位置及宫腔径线值等具体情况见表
1、表2。
表1 三组放置IUD妇女一般情况
组别(n) 年龄(y) 劳动强度(例) 置器次数(例)
1.2
手术方法
放置时间为月经干净后3—7天,正常产42天后,剖宫产术后半年,哺乳期未转经者术前测尿HCG排除早孕的可能。手术操作一律由专
人施行。
ML放置时,术前准备与放置其他IUD相同。探针探测子宫放向和深度,并根据宫腔深度将ML宫颈挡块移至相应刻度,将ML小心
送入宫腔,至宫颈挡块抵达宫颈外口时,将放置管抽出,在宫颈口外
1.5—2cm处剪去尾丝,术毕。其他IUD放置放法同常规。
1.3
随访观察
放置IUD后1、3、6、12个月进行定期随访,观察并登记带器妊娠、脱落、因出血或疼痛取器等异常情况。
2
结果
放置三种IUD共332例,放置经过顺利,无放置失败及穿孔,放置后无感染,1年随访率100%。用生命表法统计,12月累计继续存放
率见表
3。由表3可知,12月累计继续存放率ML最高,为95。97%,与TCu(89。32%)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与宫形(85.71%)
相比,差异极显著(
P<0.01,)脱落率ML最低(1.61%),与TCu(1.94%)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与宫形(4.6%)\相比,差异显著为(P<0.05,)。
因出血或疼痛取器
TCu(7.77%)最高,与其他一器相比差异显著(P>0.05)。带器妊娠ML最低,TCu次之,二者差异不显著
(
p>0.05)。ML与宫形、相比差异显著为(P<0.05)。
表3 三种IUD每100妇女12月累计继续存放率
3
讨论
由于各种IUD存在带器妊娠、脱落、出血等问题,其临床使用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晌。据报道,一个己婚育龄妇女放置IUD的结局是受
IUD
自身质量、形状、放器妇女个体因素、劳动生活条件、以及放置医疗技术等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组研究对象在年龄、劳动强
度、孕产次、子宫位置及宫腔径线值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故临床结果具有可比怍。
经本文观察分析,TCu带器妊娠率与宫形差异不显著(P>0.05),该器具有放置和取出方便的优点,但在出血或疼痛因症取出方面较其
他两种
IUD高,差异显著(P<0.05)。 在使用过程中体会,TCu对宫宽大且多次带器失败者效果好,副反应较轻。ML为90年代的一种新型避孕
工具,以软性聚乙烯为支架,两横臂向内弯曲,横臂外侧缘有多个圆钝小突起,有利于节育器在宫内存留。当子宫收缩时,横臂向内弯曲
变形适应宫腔形状,对子宫壁刺激小,疼痛、嵌钝的可能性小。据报道,
ML对细窄形宫腔尤为适合,在宫腔窄小的多次脱环妇女,其宫底
横径小于
1.5cm使用ML效果良好。经本组观察,ML的避孕效果较宫形、明显提高,带器妊娠率、脱落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
(
P<0.05,P<0.01),副反应较TCu明显降低(P<0.05),为三种IUD中较理想的品种,适合推广使用.由于该器主要由塑料制成,其使用寿命仍待进
一步观察。
参
考 文 献
[1]
赖春华,吕军,王杨敏,等.六种宫内节育器临床研究效果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杂志,2006,14(2):98~103.
[2]
周维谨,刘善民,孙月莲,等.TCU380A、TCU220C、MLCU375宫内节育器系统评估[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5,13(2):87~
93.
[3]
李冰,李红.3种宫内节育器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妇与产科杂志,2005,21(9):561~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