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起三落”铸就中将传奇一生 作者 : 冯 喆 鲍沈平
沈阳军区原副司令员刘转连戎马一生,身经百战,屡建功勋。曾任红军" />
<div class="article_tit"> “三起三落”铸就中将传奇一生 </div> <span>作者 : 冯喆鲍沈平</span> <p> 沈阳军区原副司令员刘转连戎马一生,身经百战,屡建功勋。
曾任红军“模范师”师长、三五九旅旅长、军长、旅大警备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等职。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革命战争年代,他以其智其勇创造出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军战史上记载着他叱咤风云的辉煌。
然而,世上没有常胜将军,刘转连有过关斩将的荣耀,也有走“麦城”的低谷,正如路有高低不平,月有阴晴圆缺―― <br/> <br/> 新婚之妻遭调戏“模范师长”诉冤屈 <br/> <br/> 刘转连,原名叫刘昌发,1912年9月11日出牛在湖南省茶陵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石陂村。
1926年秋,中国大革命的浪潮席卷湘赣大地,只有十几岁的刘转连积极参加识字夜校,还加入了由农会组织的童子团,初步受到了革命斗争的熏陶和锻炼。
不久,刘转连参加了红军,在红六军团先后任排长、连长、营长、闭长、师长。
在长征期间,朱德总司令命名的“模范师”师长的刘转连,率领全师作为军团的开路先锋,血战甘溪,抢路突围;围城打援,忠堡奏捷;强渡澧水、沅江;将军山设伏歼敌;甘孜受命,攻克两当,一路过关斩将,打了一个义一个胜仗妙仗。
陈伯钧军团长称赞这支部队“是好样的,不愧是模范师”。
刘伯承总参谋长称赞他们这种以少胜多、顽强坚决的战斗精神值得发扬。
<br/> 1937年7月,日军全面侵略中国,全民抗战爆发。
8月,根据国共两党谈判协定,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此时,由任弼时、肖克、王震等率领的红六军团改编为第一二○师三五九旅(下辖七一七、七一八两个团)。
时任红六军团“模范师”师长的刘转连,被任命为八路军第一二○师三五九旅七一七团团长。
<br/> 抗日战争时期,任团长的刘转连,带领全团在三井镇重创日军,歼敌300多人;四十里峪机巧设伏,全歼日军田原大队(310人),烧毁敌军车38辆;在五台山的上下细腰间与日军狭路相逢,勇猛出击,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一举歼灭日军700余人。
<br/> 1941年春,三五九旅奉命开进了南泥湾,一边保卫延安的南大门,一边从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以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与经济封锁。
部队开进南泥湾初期,刘转连却没有随部队去南泥湾,应他本人请求于1941年1月,进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
<br/> 刘转连要求离开战斗部队,去党校学习,其主要原由是碰到了一件极不顺心的事,使他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
原来,刘转连作为一团之长带领部队在前线与日军拚杀的时候,他新婚不久的妻子邸某,在驻地却意想不到地被人调戏,而且此人还是刘所在部队的领导。
刘转连从前线回来,听妻子哭诉事情经过后,大为光火,他到当事人当面对质,与其大吵了一架。
此事闹到王震旅长那里,这位纵横疆场威震敌胆的勇猛战将,在处理这件事上却粗了心,“各打五十大板”不说,最后又以组织名义认定为:地主子女出身的刘妻勾引党的干部,破坏干部团结。
如此定性这个问题,刘转连不能接受。
之后,在一次从旅部开完会返回团队途中,他向团政委打了个招呼,便到所属部队巡视工作,顺道去了妻子工作的清涧小住了两日。
此事,被那位与他有“矛盾”的上级抓了个把柄,将“私自离队,擅离职守”等过失凑起来,竟给了刘转连一个“撤职”处分。
<br/> <br/> 刘转连万万没有想到会这样,他不能接受这样的结论,便按组织程序向上级机关申诉。
期间,经上级有关领导批准,受撤职处分的刘转连,于1940年9月到延安治病,做了一次“取弹片”手术。
接着又休养了两个月,之后就去了中央党校学习。
<br/> 刘转连的申诉,引起中央军委领导的重视,军委责成总政治部有关部门认真调查处理此事。
总政组织部副部长胡耀邦亲自过问,并专门派人详细调查了解这件事。
经调查确认,第三五九旅党务委员会于1940年8月8日对刘转连处分决定是不妥当的。
处分以“未经首长与政治机关的审查和批准竟与条件不够的地主女子结婚”、“不尊重党的组织与纪律”、“擅离职守,违反军纪”等为理由,均与事实不符。
八路军总政治部党务委员会于1941年2月8日作出决定,纠正了三五九旅党务委员会对刘转连所作的错误处理,取消了对刘的处分。
<br/> 在此期间,国民党军2万多人进犯富县地区。
在陕北三边(定边、靖边、安边)保卫战中,刘转连所在的七一七团英勇作战,威震敌胆,曾创下“一个班打垮顽军一个营”的战斗奇迹。
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了全团官兵,热情赞扬道:“你们到东边,东边安全;你们到西边,西边安全。
你们是一支能打仗会生产的部队,敌人不来就生产,敌人来了拿起枪杆去战斗”(见《楠泥湾革命纪念锄展览资料)。
后来,毛主席亲自对三五九旅王震等领导讲了搞好团结的问题,并说:“三五九旅的团结搞不好,由你王震负责。
” <br/> 1942年春,刘转连在中共党校学习尚未结业就被调回到三五九旅,升任旅参谋长。
他直接由延安去南泥湾,参加并指挥了著名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
<br/> <br/> 冲锋在前却降职不气不馁立战功 <br/> <br/> 1945年6月,以三五九旅等部队组成的八路军南下二支队在司令员刘转连、政治委员晏福生率领下,离开延安,南下抗日。
部队就要出发了,告别延安,告别党中央,告别南泥湾这片火热的土地,刘转连的心情激动不已,他很想再见见毛主席,亲聆主席的教诲和指示。
这个愿望很快实现了,毛主席亲切约见了他和苏进副旅长。
谈话中,主席讲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前景、国际国内形势以及组织南下部队抗日的重大意义,对三五九旅的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强调了部队南下应注意的战略战术问题、政策问题、团结问题等等。
毛泽东满面春风,侃侃而谈。
不知不觉谈了一上午,毛主席还兴致勃勃地和他共进了午餐。
在党中央、毛主席的亲自部署下,这支英雄的部队,横穿晋西北,翻越吕梁山,边打边走,渡过汾河,跨越黄河,很快进入河南省地界。
<br/> 9月中旬,他们欣闻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的消息。
此时,正在南下途中的刘转连接到上级命令,要他们停止南下,立即北上,向东北挺进。
刘转连率部辗转穿行于敌伪的夹缝里,人不卸甲,马不停蹄,连续行军近2个月,于初冬季节抵达沈阳,部队恢复三五九旅番号,刘转连任三五九旅旅长,部队扩充到7000多人。
三五九直打到黑龙江,从南满、东满打到北满,一路势如破竹,1946年4月解放哈尔滨。
之后,又相继解放了安东(今黑龙江省密山市)、虎林、宝清、林口、鸡西、富锦、勃利等北满十几个县。
三五九旅部队所到之处,敌匪无不闻风丧胆,望风而逃。
他们和兄弟部队一道,将号称“四大旗杆”的谢文东、李华堂、张雨新和孙荣久等土匪头子一一擒获或击毙。
<br/> 1947年1月,三五九旅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一师,刘转连任独一师师长。
独立第一师自始至终参加了三下江南的战役行动,打了不少漂亮仗,但是,在苇子沟战斗中却没有打好。
刘转连这位身经百战的勇将,这一次却走了“麦城”。
<br/> 1947年春,刘转连奉命率独一师部队过松花江,向德惠方向前进,准备攻打从德惠出来增援靠山屯的敌人,以保证五师攻打靠山屯的战斗。
他们拂晓渡过松花江,在向德惠开进途中,于当日下午接到命令,要他们立即调头向西,于次日拂晓前到达指定地点靠山屯西北集结待命。
于是,独立一师部队就前锋变后卫,后卫改前锋,又由东向西挺进。
当晚,靠山屯守敌被歼。
第二天拂晓,刘转连率先头部队赶到靠山屯指定地点,后面大部队和电台还没有赶到,就由打靠山屯的五师转来东总的电报,命令独立一师立即南下截击由农安出来增援靠山屯回窜的敌人。
刘转连和李信副政委没等后继部队赶到,便立即出发,带领一个营的先头部队,急行军一天多,赶在回窜之敌的前锋部队之前。
由于他们只有1个营,主力部队在后面还没上来,而敌人是一个师(八十七师)。
他们虽然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消灭了一部分敌人,敌人主力部队却利用夜暗由向东改为向南跑掉了。
<br/> 到了嘴边的食物没有吃上,眼看敌人一个师从眼皮底下溜掉,据说林彪当时气愤之极,怒道:“师长应该枪毙!”然而,刘转连也有说不出的委屈,他带着先头部队一个营上去了,别的师领导带着师主力在后面支锅造饭,躲避敌机,致使师主力姗姗来迟而失掉战机。
但这话他怎么能讲出口啊,无论如何,未能完成阻歼任务,作为师长的刘转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受到了严厉的批评,由独立一师师长降职为独立三师副师长。
本来,由红六军团改编的三五九旅到东北后,扩编时至少应该考虑扩为一个纵队(军级单位),而实际上只改编成一个师。
八路军的一个旅,是红军队伍压缩后的大旅,当年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林彪到东北后不成了“东总”司令员吗。
据刘转连后来在广州休息时向家人回忆,在部队发展问题上,林彪是有亲有疏的,在东北时,三五九旅部队发展受到限制,可能与此有关。
他这个红军时期的师长、八路军的旅长,到东北解放战争结束时,还是个师长。
<br/>刘转连到独立三师上任时,该师师长曹里怀就已经调走了。
1个多月后,任副师长的刘转连指挥独立三师打北吉林外围战斗,全歼国民党第六十军一个团,俘虏敌团长及其以下720余人,受到东北民主联军刘亚楼参谋长的表扬,随即任命他为独立三师师长。
刘转连率领独立三师又在韭菜坨子附近打了几仗,连战连捷。
<br/> <br/> 九年迫害无宁日知足长乐心如海 <br/> <br/>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转连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军副军长、军长兼赣西南军区司令员,任广东某军军长兼粤东军区司令员,旅大警备区司令员。
1962年10月,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
就在刘转连在这个岗位上大刀阔斧、兢兢业业地忘我工作的时候,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到来了,一场横祸无情地落在了他的头上。
<br/>1966年秋,“文化大革命”的浪潮冲击到沈阳军区机关。
11月,攻击沈阳军区领导的大字报就陆续张贴出来了,其中就有攻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刘转连的大字报。
一个多月后,上边来人,在军区的一个干部会上,点名说刘转连是贺龙的人,是贺龙在沈阳军区的“黑爪牙”。
之后,在没有一点思想准备的情况下,造反派抄了刘转连的家,当刘转连回家看望的时候,造反派从二楼把他拽了下来,腿摔成骨折,送到医院之后也不让家属去看,未治好病就给撵出了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