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旅游者行为
五、 旅游者活动的行为层次
第三节 旅游者的决策行为
一、 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
— 感知环境 — 最大效益的原则
• 最小的旅游时间比 • 最大的信息收集量
— 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 — 选择自然/人文环境与常住地差别最大的旅游地
— 旅游偏好
• 年龄 • 职业 • 学历
国际旅游者对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感知
第一节 旅游者
• 国际上常见的定义
— 国际旅游者
• 在目的地国家的接待设施中度过至少1夜但不超过1 年的游客。 • 相关概念 — 更大的概念:国际旅游者 — 同级的概念:国际短途旅游者
— 国内旅游者
• 在本国某目的地旅行超过24小时而少于1年的人 • 相关概念
— 更大的概念:国内旅游者 — 同级的概念:国内短途旅游者
— 海外旅游者
• 来华旅游入境的海外游客中,在我国旅游住宿设 施内至少停留一夜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 相关概念
更大的概念:海外游客 同级的概念:海外一日游游客
国外定义: 国际游客
国际旅游者 国际短途旅游者
24小时<T<1年 T<24小时
国内旅游者
国内旅游者 国内短途旅游者
24小时<T<1年 T<24小时
国际旅游者对美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感知
运用信息的能力
掌 握
B11 B12 …………B1n
…………….
……………. …………….信息 Nhomakorabea的
质
与
量
Bn1 Bn2 …………Bnn
二、普雷德(Pred) 度假者决策行为矩阵
• 感知机会 • 可达机会 • 现实机会
三、旅行距离决策模式
— 假定
• 时间预先限定; • 旅游者对各旅游目的 地无偏好;
—Maslow(马斯洛) 的“需要层次”理论
》基本的生理需要 》安全的需要 》社会的需要 》尊重感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
自
我
归重
实
需
安属
现
要
生
全与
的
理
相
相
爱
对
强
度
心理的发展
二、 旅游动机的分类
— 麦金托什的分类
• 身体健康的动机 • 文化动机 • 交际动机 • 地位与声望的动机 — 田中喜一的分类 • 心情的动机 • 身体的动机 • 精神的动机 • 经济的动机 — 统计工作中的分类 • 休闲度假、探亲访友、会议、商务、科学教育 文化体育活动、宗教、健康疗养、……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
• 旅游者 • 旅游动机 • 旅游者的决策行为 • 旅游者的空间行为 • 旅游者行为研究的实践意义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进展较大,取得了重要 理论成果。保继刚于1987年最早以北京市为例对旅游者的行为进行 实证研究,内容包括旅游动机、旅游动力、旅游决策、旅游地等级 序列对游客的影响、旅游者对旅游地类型的偏好等。他还从旅游者 空间行为规律这个角度来探讨了宾馆选址的问题。陈健昌等应用假 设检验法揭示出旅游者决策行为主要由感知行为和最大效益原则决 定,论述了大、中、小尺度各种不同的空间行为特征。吴必虎对上 海城市游憩者在空间上的流动规律进行了研究,分别绘出了等游线 和使用曲线,并从距离、出游能力、设施引力和可达性四个方面分 析了其形成机制。吴必虎等通过3 394份问卷的信息处理和分析, 还绘出了中国城市居民到访率在空间上的分割曲线,得到了旅游客 源市场随距离增加而衰减,城市的一级客源(由城市出发的本城居 民)的80%市场集中在距城市500 km半径的范围内,城市的二级 客源(由城市出发的非本市居民)出游半径主要局限在250 km范 围内等4条规律。陆林则以黄山为例对山岳风景区的旅游者空间行 为、感知行为和动机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预计旅游行为和市场的 分析今后将成为我国旅游地理学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
• 以下各种情况都属于国际旅游者吗?
— 移民 — 外交人员或军队人员 — 避难者、流浪者 — 边境往来的工人 — 从油轮上岸游览几个钟头的人 — 就医半个月的病人 — 宗教朝觐者 — 探亲者 —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参赛者 — 国际会议参加者
— ……
• 国内官方的定义
— 游客
• 任何一个因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 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 体育、宗家活动,离开常住国(或常住地)到其他 国家(或地方),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 且在其他国家(或地方)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 事的活动获得报酬的人。
— 旅行距离的 决定因素
• 旅程费用 • 旅途不适和疲劳
方法:
旅游者效用均衡分析
1.无差异曲线和偏好。
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旅游 产品的所有组合,它表示各种不同的旅游产品组合 能给旅游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或满足程度。
X
QX1
A
B QX2
O
QY1
QY2
Y
旅游消费的无差异曲线
偏好:对于各种不同的旅 游产品组合,旅游者的偏 好程度是有差别的,反映 了旅游者对不同产品组合 效用的评价。
国内定义: 游客
海外旅游者 海外一日游游客
24小时<T<1年 T<24小时
国内旅游者
国内旅游者
24小时<T<6月
国内一日游游客
6小时<T<24小时
距离>10公里,不过夜
第二节 旅游动机
一、 旅游动机及相关概念
— 定义
• 旅游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旅游活动的内 部动因或动力。 — 相关概念
• 动机: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 • 需要:需要是激发行为的动力。
三、 旅游动机的影响因素
1.影响个人产生旅游动机的条件
• 性别、年龄、身体状况对旅游动机的影响 • 经济能力及闲暇时间 • 心理因素
2.社会对旅游动机的影响因素
四、 旅游动机的激发
— 内动力 — 中间条件
• 收入 • 闲暇时间 • 交通条件 — 外动力: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相互作用 • 互补性
— 旅游资源空间和时间分布的不均匀性 — 客源地和目的地空间相互作用的基础 • 替代性 — 可能使互补性无法发挥作用 • 可达性 — 空间作用的距离衰减规律
2.预算线
预算约束表示在旅游者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和旅游 产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旅游者的全部可自由支 配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旅游产品的各种组合。
假定旅游者只消费X和Y两种旅游产品,在旅游消费支出 和旅游价格制约下,旅游者的旅游消费预算可用以下公式 表示:
I=PXQX+PYQY
I——旅游者用于旅游消费的预算支出; PX,PY——分别为旅游产品X和Y的价格; QX,QY——分别为旅游产品X和Y的购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