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和印度ppt
泰姬陵
斯里兰卡佛教建筑
佛教发源于古印度,目前佛教主要流传于
斯里兰卡和不丹。
南亚小结
南亚的6个 “三” 三类国家
三大地形 三大河流 三种气候
三个亿国
三大宗教
印
度
印度教三神像
泰姬陵
1、印度的自然地理特征
70°E
80°E 90°E
位置 地形 气候 河流
10°N 30°N
印度 人文地理特征—印度多样的民族和宗教
A、指南亚地区
B、指南亚大陆部分 C、专指印度半岛
D、指南亚南部
一、南亚的位置与范围 (3)范围:三类国家
内陆国: 尼泊尔、不丹 巴基斯坦
读图:了解南亚主要国家
克什米尔
B A
E
不丹
D
临海国: 印度
孟加拉国 岛 国:
C
孟加拉国 孟加拉湾
印 度
阿 拉 伯 海 马 尔 G 代 夫
斯里兰卡 (大陆岛)
马尔代夫 (珊瑚岛) 其中与中国相邻的是:
孟加拉国 西南季风强或来的早、退得晚,水 灾 西南季风弱或来的晚、退得早,旱 灾
③孟加拉国多受飓风、洪涝袭击
思考:分析恒河三角洲多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
⑴地形: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⑵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且集中;夏秋多飓风活动; ⑶水文:有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等大河流经,水网密布,且入 海通道单一;多风暴潮,海水的顶托作用强; 措施:兴修水利工程是减少洪涝灾害的最主要的措施 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弱。 ⑷植被:
多雨的气候( 湿润)及排水 好的坡地
印度 人文地理特征—印度的农业
3、印度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⑴问题:①水旱灾害频繁;②粮食不足; ⑵措施: 笔记
①兴修水利工程:在水源充足的北部(印度河、恒河
流域),兴修水利灌溉系统;而在南部降水不足、 水源缺乏的高原地区,则主要修建大量的贮水池等 来缓解旱情。
(3)经济较落后,都为发展中国家,印度发展较快。
印度教三神像
印度教主要盛行于印度和尼泊尔。印度约
80%的人口信奉印度教。
泰姬陵位于印度北部,建于 1632年,它体现了伊斯兰建 筑风格,被誉为“世界七大 建筑奇迹”之一。
巴基斯坦的清真寺
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马尔 代夫等国的居民主要信奉伊 斯兰教。巴基斯坦以伊斯兰 教为国教,97%以上人口为 穆斯林。
布拉马普特拉河 恒河
二、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3、三大气候 (1)气候类型及分布
高原山地气候
30° N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思考:为什么南亚热带的范围分布纬度偏高? 提示: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冷空气南下
读图,说一说南亚北部
已属于中纬度,但还是热 带气候,这是为什么? 因为南亚北部有高山阻 挡亚洲中部的冷空气侵入 ,冬季气温偏高,因此还 属于热带气候。
未来的人口第一大国
(人口/亿) 12
10 8 6 4 2 0 3.6 4.4 5.5 8.5 6.9 10.1
印度人口 以每年2000万 的速度增长, 根据联合国粮 食组织推算, 到 2040年,印 度将超过中国
00 年
19
51
19 年
61
19 年
71
19 年
81
19 年
91
20 年
成为世界人口
(印度人口的增长)
第一大国。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较快
⑵影响:资源环境压力、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及影响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等;
南 亚 地 区 人 口 密 度 图
人口>1 亿的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印度 人文地理特征—印度人口压力大
3、粮食问题及“绿色革命” 笔记
⑴粮食不足: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水旱灾害频
繁,粮食歉收; ⑵绿色革命: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培育良种、改变 耕作方法),改善粮食供应;经几十年努力已能 够自足,且有少量出口。(另外要控制人口增长
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截至2004年,印度人口总数为10.65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6.8%。
14
(亿)12 10
8 6 4 2 0
中
国
印
度
美
国
印
尼
巴
西
巴
基
斯
坦
(世界人口数量前六位国家)
印度 人文地理特征—印度人口压力大
1、人口状况:
>10亿,居世界第2位;目前增长速度仍较快。 2、人口问题: ⑴问题: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笔记 ⑤世界文明古国,农业历史悠久; ⑥其它:人口众多,一是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二 是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⑦不利: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繁;(技术水 平较低;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
印度 人文地理特征—印度的农业 2、印度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农作物: 棉花 茶叶 黄麻 水稻 小麦 甘蔗 主要分布地区: 德干高原西 恒河平原、三 东北部(布拉 德干高原西 主要分布在恒 恒河三角洲 角洲,东北部 北部,恒河 马普特拉河两 部及西北部 河平地区 河谷和半岛东 上游地区( 岸的低山) 西两侧沿海 平原)
南亚旱灾
南亚洪涝灾害
读“玄奘西天取经路线图”,回答 1、玄奘西行路线上的长安、高昌、那烂陀三地的气候类 型依次是 A.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斯里兰卡
F
不丹,尼泊尔,印度
印度——新德里 巴基斯坦——伊斯兰堡 尼泊尔——加德满都 不丹——廷布 孟加拉国——达卡 斯里兰卡——科伦坡 马尔代夫——马累
二、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1、三大地形 (1)三大地形区: 北部: 喜马拉雅山山地
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 南部: 德干高原
低矮和缓,西高东低 地表崎岖, 起伏大 地势平坦 ,沿海有狭窄平原。
很多同学都知道《西游记》的故事,大家知道《西游记》 中的唐僧是到哪里去取什么经? 天竺国——南亚地区;佛经——南亚是佛教发源地。
南亚和印度
注重区域定位,做到心中有图
学习目标:
1.知道南亚的位置、范围、文化和宗教。并会描述其位置和 范围。
2.掌握南亚的地形、河流、气候等区域特征。并会分析地形 、气候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3.理解西南季风对南亚农业生产的影响。结合南亚的自然特 征能够提出提高农业生产的措施。
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东北部(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的低山) 地势低平,气候湿热(世界首位) 水稻 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水稻
地面起伏和缓, 地面起伏和缓 需水较多, 需水、肥、 多雨的气候 地势低平,气 ,土壤肥沃, 土壤肥沃,降水 这些地区为 热量大,气 (湿润)及 候湿热(世界 降水较少,日 较少,日照充足 候温暖,降 排水好的坡 平原,降水 首位) 照充足,以耐 ,以耐旱作物为 水量大 地 丰沛。 旱作物为主 主
1、多民族国家: ⑴概况:多民族国家,其中印度斯坦族、泰米尔族、锡克 族等十几个民族人口较多,占总人口的95%;
⑵语言:各民族均有自己的语言,印地语、英语为官 方语言; ⑶影响:民族及语言的多样性丰富了印度的文化,但也 给人们交往带来不便; 2、宗教 ⑴概况:宗教氛围浓厚,各种各样的寺庙随处可见。
⑵主要宗教:印度教为第一大教,80%的人信奉印度教; 其他: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佛教等;
二、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3、三大气候 (2)热带季风气候
思考: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
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 雨季(6月—9月) 旱季(10月—次年5月) 凉(干)季:10月至次年2月 热季:3—5月 思考:南亚最热月为几月及成因? 5月最热(雨季前一个月) ①北面的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阻 挡了冷气流的南下; 孟买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 ②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气温升高; ③西南季风尚未来临,天气晴朗干燥。
D
2.玄奘西天取经最后到达地所在的半岛名称 是[ ] A.阿拉伯半岛 C B.中南半岛 C.印度半岛 D.巴尔干半岛
二、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4、三大自然带
热带荒漠带 3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2 1
1
二、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5、自然灾害 ①地质灾害严重:地震、滑坡、泥石流 ②旱涝灾害频发
降水的年际变率大
4.印度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分布及工农业发展特点。
南亚
一、南亚的位置与范围 二、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1、三大地形
2、三大河流
北亚
中亚 西亚 东亚
3、三大气候
4、三大自然带 5、自然灾害
6、季风洋流 三、南亚的人文地理特征
一、南亚的位置与范围
70 ° E 一、南亚的位置与范围 80° E
90 °E
二、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3、三大气候 (2)热带季风气候
思考:描述南亚降水分布特点
由西向东增多; 沿海多、内陆少 思考:乞拉朋齐多雨的原因? 夏季盛行西南季风,乞拉朋齐位 于山地的迎风坡,来自于印度洋 的暖湿气流,受到地形阻挡抬升 ,地形雨丰富。
世界“雨 极”,平均 年降水量达 11500多毫米。
将下列内容填写完整,讨论南亚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二、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四、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6、季风洋流
夏 西南季风 洋流顺时针,自西向东 冬 东北季风 洋流逆时针,自东向西
三、南亚的人文地理特征 7、人文环境 佛教 斯里兰卡、不丹 (1)三大宗教 印度教 印 度 尼泊尔
伊斯兰教 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
(2)南亚为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三个人口过亿国: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
正 常 年 份
西南季风对 南亚农业生 产的影响 夏季风强 度适中 进退及时 夏季风弱 降水 (适中 ) 雨期较短 降水 风调雨顺 农业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