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总刚创办公司的时候人员很少,算自己在内只有十几个人。他想这个时候没必要太严格,
要与大家兄弟般相处,大家才能尽力为公司做事,于是和下属兄弟相称,不分彼此。可一段
时间后,李总发现自己的这种“亲情化管理”模式效果并不理想,员工经常有令不从,自作主
张,迟到、早退,纪律散漫。虽然拿李总当兄弟看待,也认真做事,但工作效率却很低。有
时员工间或工作中出现矛盾、问题时,无法可依,李总作出的裁决80%大家都是不满的,
虽然李总已经做出了很大的让步与牺牲,大家却依然不满意,不理解。此时李总才意识到,
当初的想法是错的,决心整改。于是,推出了严明的公司章程、客户拜访制度、差旅报销制
度、利润分配制度等一系列规章。本指望可以扭转目前的散漫、混乱局面,可谁知刚一推出
就遭到所有员工的抵制,一时间,怨声载道,口水漫天:认为李强不是曾经一起打天下的兄
弟了,赚了钱,公司壮大了就拿元老开刀……
已经习惯了散漫工作环境的员工哪受得了严格的约束,虽然这些规定合情合理。有辞职
的,有消极怠工的,有我行我素的,一时间,公司几乎进入了瘫痪状态。正在此时,一次酒
会上我与李强结识,他谈到公司的现状,眉头结成个疙瘩。我给他的建议是:坚决“王左断
臂”——把阻碍公司发展的员工果断裁减。这个大手术必然会伤公司元气,但为了长远的健
康发展,必须如此,而后推荐给李总一套“法、儒、道管理想”。现在李总的企业已经走出困
境,做到了两个全国知名品牌的东北区域总代理。 而什么是“法、儒、道管理想”呢?
如今在管理中我们常遇到一些管理尺度与方法上的问题。比如和员工相处太过亲密,本
以为可以和下属打成一片,方便管理与沟通,可结果却是走的越近,越难管理,失去了威信,
员工随意妄为,有令不从;而严厉些吧,员工又觉得你很苛刻,产生了抵触情绪,依然工作
效率不佳。 此时,我们不妨借鉴一下中国历史文化中流传积淀下来的智慧。我国传统文化
丰富而高深,其中争鸣的诸子百家文化理论对我们今天的企业管理即具有很高地借鉴意义。
其中主要代表有:法家、儒家、墨家、道家等。灵活运用则可打造一种和谐强大的企业管理
模式与文化氛围。
在中国,儒家文化盛行了2000余年,一直为历代君王治理天下所用,而儒家文化更普
及于民间。在我国历史上,乃至现在依然是大到治理天下,小到人际交往,无处不体现着儒
家文化的以仁德为本,和谐处事的思想观。在早些年中国的国有经济体制下, 更是把儒家
的思想无形中发挥到了及至——能力是次要问题,而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就可以平步
青云。这种观念一直延续到我们如今的企业管理当中。和谐关系,仁德载物,这种管理思想
不能说不对,但运用这种理论思想的时机是否正确才是关键。有这样一句话:事情本无对错,
只是看是否做对了时间。
笔者之见是:先以法家思想奠定公司的行为及法度基础。而后以儒家思想管理公司,最
后达到道家“无为而治”的境界。
我们先来看看法家的哲学。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秦国就是依靠法家的思想,训练出了强
大的军队,统一了中国。法家提倡:有功则赏,有过则罚,赏罚分明的奖惩制度;提倡人无
高低贵贱,触犯法律则一律同罪;“定分止争”,明确物的所有权;“不法古,不循今”,推崇
不断创新、改革等。一系列的观点思想应用到今天的企业管理中,尤其是初创基业的企业,
十分有借鉴意义。一个国家如果法律不健全,社会就会变的混乱,一个公司也是同样道理,
若行事无法可依很快公司就会出现混乱,推委、扯皮、谋私、越权、贪污等问题会纷至沓来,
而此时更糟糕的却是没有一个法度、规矩去管理与整治。没有律法,即使是再轻的处罚,当
事人也会觉得重,而且不满于为什么要拿自己开刀。若有明确的规章制度,触及了这条高压
线,自然就按规定处理,也就没人会有怨言,因为大家是接受了公司的规定后才加入公司的,
所以,在公司成立之初就要用法家的思想,建立起严明合理的公司规章制度。
确立了严谨的制度后,此时除依法管理外,就要运用第二种思想——儒家思想。在共同
遵守规章制度的氛围中,与大家和谐相处,创造基于律法为前提的情感管理。做到以威,慑
天下,以德,安天下。
待公司在以上两种思想下和谐平稳发展成熟后,导入第三种思想——道家思想。道家推
崇“虚静无为”“无为而治”很多人觉得道家的思想有些消极,不适合用在管理上,其实道家的
哲学内涵是以柔克刚,以退为进,具有强大的韧性力量。可以说是无人可以摧毁的。到此阶
段,企业已经变成了一个可以自行运转的,强大的,高度智能的,不可摧毁的组织。
以上三种思想各有特色,但独立开来,便显出了缺点与不足,只有组合运用,威力才会
强大,但切不可颠倒了顺序或过分强调某一种思想,凡事过犹不及。
过于依靠律法治理企业,容易造成员工忠诚度低,无归属感,甚至觉得不平等,受压迫,
与公司貌合神离,完全是利益驱动。这样的企业一旦遇到重大的危机或困境时极容易轰然倒
塌,土崩瓦解。
而过于注重儒家的思想,又极容易导致像前面案例中提到的李总遇到的情况。
道家思想更要在前两种思想已经充分奠定公司扎实基础的时候才能导入。曾经听过某个企业
的领导在大讲无为而治,但我知道的却是现在他们企业连罚款制度都没有成熟完善。此时想
无为而治只能是天下大乱。
我上面讲到的仅是思想层面,而非管理方法,西方科学严谨的管理方法、流程,非常值得我
们学习与借鉴,一个是思想层面,一个是方法层面,两者并不冲突。
用法家思想治天下,用儒家思想安天下,用道家思想持天下。你的企业团队将在商场纵
横驰骋,所向披靡。
作者简介
史光起先生从事多年企业营销、管理工作。擅长企业内部管理、战略策划、品牌策划、员工
培训、活动策划、广告创意、VI导入等。多年来致力于营销、管理的实战与本土化应用,
将西方管理、营销理论结合中国实际特点与文化差异,从新改良与发扬。目光一直关注并研
究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时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众多中、小企业走出误区,突破瓶颈,变成
今天的强企业,大品牌。擅长将生涩难解的营销、管理理论用非专业人士易于理解的表达方
式进行表述,被中、小企业主亲切地称为中国营销、管理领域的“草根英雄”。其实效性强,
针对性强,低成本的营销理念被称为“草根派营销”他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结合到现代的
企业管理、营销当中,使中国本土化营销更具有实战性。因此,大家更多地理解其“草根营
销”的内涵为“中国式营销”
史光起先生曾创办多本DM杂志。曾任捷科威(中国)投资咨询公司战略策划总监。多所
大学营销专业讲师。企业内部培训特约讲师等。现为金恒信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
史光起先生为《销售与市场》、《中国经营报》、《国际广告》、《新营销》、《财智》、《营销人》、
《商圈》、《人才》、《人力资源专刊》、《商学院》等刊及《中国营销传播网》、《世界品牌网》
等33家营销管理类网站专栏特约撰稿人,发表营销管理著作数十篇。其针对营销、管理初
级入门者及企业主创编并亲自绘制的《画说营销管理》一书即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