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汤普森历史哲学思想研究

汤普森历史哲学思想研究

汤普森历史哲学思想研究
【摘要】:本论文是从哲学视角对爱德华·帕尔默·汤普森
(EdwardPalmerThompson)的历史理论所进行的分析和评判。汤普森的
历史哲学受到了英国经验主义传统、经典马克思主义以及西方马克思
主义的影响,并在英国新马克思主义思想群体中孕育成熟。全面批判
斯大林主义是汤普森学术发展的起点。在批判中,汤普森仍然坚持了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立场,仍然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历史研究的方
法论指导。与传统马克思主义不同,在历史研究中,汤普森从文化视角
展开对社会历史的批判,并且始终贯穿了历史主义的思维方法。在批
判过程中,汤普森呼唤改变当代资本主义不合理现实的主体力量。他
把这种力量归结于工人阶级,在他们身上寄托了汤普森社会主义事业
的政治理想。还原工人阶级的历史主体地位,激发其创造历史的活力
是汤普森历史研究的最高使命。第一章简要地介绍了汤普森的生平以
及他的学术发展历程,同时探讨了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
路径,并就国内外目前对于汤普森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从中
找出目前这一领域研究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探讨,对于已经
探讨过的问题还存在哪些不足,如何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从而确立自己
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路径。第二章分析了汤普森历史哲学的思想缘起。
英国传统的经验主义、英国马克思主义。经典马克思主义以及西方马
克思主义对汤普森思想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英国新马克思主义是
汤普森思想得以孕育和成长的基地。它先天地带有英国传统的经验主
义气质,即以事实为基础进行理论说明。受这一传统的熏陶,汤普森的
历史研究也不可避免地涂抹了经验主义的色彩。经典马克思主义,尤
其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在英国的传播促成了英国新马克思主义
的产生和发展,而对斯大林主义的全面深入批判是英国新马克思主义
获得迅猛发展的中转站,也是汤普森历史研究最关键的转折点。它开
启了汤普森进行独立思考的学术生涯,逐渐迈入了国际学术与政治舞
台。在抛弃了教条主义的斯大林主义后,英国新马克思主义者的目光
又被欧洲大陆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吸引。以安德森
(PerryAnderson)、奈恩(TomNairn)为代表的英国第二代新左派接受了
欧洲大陆理论并竭力把它移植入英国,这一举动遭到汤普森的强烈反
对。汤普森在本土经验主义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
方法展开历史研究,得出了一些有独到见解的结论。第三章论述了汤
普森以文化作为历史研究的切入视角,同时论述了汤普森所采用的历
史主义的研究方法。在文化视角的审视中,汤普森对马克思的“基础-
上层建筑”模型进行了重估,大大提高了文化在社会构成中所占的比
重,并强调它是一种以“整体斗争方式”存在的文化,从而区别于威廉斯
所提出的“整体生活方式”之诊断。历史主义方法是汤普森历史理论的
重要思维方法,它与安德森等人的结构主义思维方法相对立。在历史
主义方法的指导下,汤普森的历史理论体现出重偶然、轻必然;重特
殊、轻普遍;重过程、轻结构等特征。关系-过程思维方式是历史主
义思维的表现形式,它与结构定位思维形成鲜明对比。第四章指出了
汤普森历史哲学所肩负的政治使命:从历史材料中挖掘改变英国以及
当代资本主义现实的社会力量:工人阶级。英国工人阶级身上潜藏一
种力量,它能够改变自身并且能够改变不合理现实,从而达到消除人的
异化,消灭剥削和压迫的平等自由的未来美好社会。社会主义不仅是
一种理想,而且是一种现实的社会运动。汤普森提出社会主义人道主
义的历史观,他把马克思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以及费尔巴哈等抽象
人道主义的批判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思想当中的人本理念进行了具
体阐释和发挥,达到新的高度。作为学者和思想家的汤普森并没有一
味地在书斋中进行抽象的理论批判,他把历史研究当中的思想理念融
入到他的政治实践当中。第五章对汤普森历史哲学思想进行了分析和
概括,指出了它是以“基础-上层建筑”模型批判为基点而构筑起来的理
论思想体系,同时分析了这一思想体系得以建构的基本原则。通过这
种分析和总结,试图对汤普森历史哲学有一个较为准确的把握,并形成
较为客观的评判。【关键词】:汤普森英国新马克思主义文化阶级基础
-上层建筑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01
【目录】:中文摘要8-10ABSTRACT10-13第一章绪论13-261.1生平
简介13-151.2学术历程15-171.3研究意义17-181.4研究现状综述
18-231.5研究方法和路径23-24小结24-26第二章汤普森历史哲学的
思想缘起26-742.1经验主义的理论基质26-352.1.1理论中的经验认知
27-312.1.2经验范畴分析31-352.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构35-512.2.1
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之关系36-392.2.2与传统马克思主义之关系
39-512.3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孕育51-722.3.1英国新马克思主义
的形成51-582.3.2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意识58-622.3.3汤普森与
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碰撞62-72小结72-74第三章汤普森历史哲
学的思想理路74-1043.1历史研究的文化视角74-873.1.1对“基础—上
层建筑”模型的反思75-833.1.2以“整体斗争方式”存在的文化83-873.2
历史文本的解读方式87-1023.2.1历史主义思维方法87-943.2.2关系-
过程思维方法94-102小结102-104第四章汤普森历史哲学的政治使
命104-1364.1历史主体的还原塑造104-1204.1.1作为阶级形成标志的
阶级意识104-1174.1.2主体与结构关系之谜117-1204.2未来社会的政
治图景120-1344.2.1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历史观120-1274.2.2现实社
会运动的政治实践127-134小结134-136第五章汤普森历史哲学的理
论分析136-1495.1理论体系的生长起点136-1395.2历史哲学的建构
原则139-1485.2.1历史理论中的事实原则139-1415.2.2历史发展中的
矛盾原则141-1435.2.3以事件表征的过程原则143-1455.2.4历史认知
的主客体原则145-1475.2.5政治向度中的人本原则147-148小结
148-149结语149-152附录:汤普森著作列表152-157参考文献157-163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163-164致谢164-166个人简况及联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