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妊娠病脉证并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江柏华
概述
本篇专论妊娠期间肠间疾病的证治: (1)妊娠诊断与调治。(2)胎癥鉴别与治 疗。(3)妊娠腹痛。(4)胞阻。(5)恶 阻。(6)妊娠小便难。(7)妊娠水肿。 (8)胎动不安。
原文解析 一、妊娠诊断与调治 【原文】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呕,不能食,无寒热, 名妊娠,桂枝汤主之。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 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1) 【解析】妇人得平脉—平和无病脉;阴脉小弱—胎元初结, 因血养胎 其人呕,不能食—经血不泻,冲脉上逆;阴阳失调;胃弱气 逆 无寒热—无外感表证;桂枝汤—调和阴阳 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怀孕二月;妊娠反应 设有医治逆者—失治、误治 却一月加吐下者—吐泻迁延三月 则绝之—绝胎—终止妊娠 —绝药—免除不当用药 —断绝病根—辨证施治
二、胎、癥鉴别与治疗 【原文】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 不止,胎动有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 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 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 茯苓丸主之。(2) 【解析】宿疾:妇人宿有癥病—癥瘕旧病 主症:经断未及三月—停经不到三月 而得漏下不止—经血淋漓不止 胎动有脐上者—脐上似有胎动 为癥痼害—癥病所致,并非胎动
八、胎动不安 一血虚湿热 【原文】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主之。(9) 【解析】 症状:胎动不安、腹痛,或曾半产,伴头昏,神疲 肢倦,口干苦,纳少,面黄形瘦 病机:肝血不足、脾运不健,湿热内阻,胞胎失养 治法:养血健脾、清化湿热 方药:当归散(当归、芍药、川芎补肝养血;白术 健脾除湿;黄芩坚阴清热)
六、妊娠小便难 【原文】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当归贝母苦参 丸主之。(7) 【解析】症状:小便难、尿难、尿急、发热、口渴、 脉数、苔黄 鉴别:饮食如故—病在下焦、不在中焦 病机:血虚热郁,膀胱湿热蕴结 治法:养血开郁、清热利湿 方药:当归贝母苦参丸 当归养血润燥;贝母清热开郁下气,苦参清热燥湿 通淋,两者共奏清肺热,散膀胱湿热之功。
五、恶阻 【原文】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 (6) 【解析】呕吐不止—胃虚胎气上逆 兼见:呕吐清水或涎沫,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 头晕心悸,倦怠嗜卧,舌淡苔白滑,脉弦或细滑 等症。 病机:胃虚寒饮、气机上逆、胃失和降 治法:温中补虚,化饮止呕 方药:干姜人参半夏丸(干姜温中散寒;人参扶正 补虚;半夏、生姜化饮降逆,和胃止呕)
(二)肝脾失调 【原文】妇人怀妊,腹中朽痛,当归芍药散 主之。(5) 【解析】腹中朽痛—腹中痛急;绵绵作痛 以方测症:面色萎黄、足胕浮肿、小便不利 治法:养血调肝、健脾利湿 方药:当归芍药散(芍药养血柔肝,缓急止 痛;当归、川芎调肝和血;茯苓、白术健 脾利湿;泽泻渗利湿浊)
四、胞阻 【原文】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 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 胶艾汤主之。(4) 【解析】妇人有漏下者—月经过多或淋漓不断;有 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小产后、下血不止; 妊娠下血,妊娠腹中痛—胞阻。 病机:冲任脉虚、血不养胎 治法:调补冲任,固经安胎 方药:胶艾汤(芎归胶艾汤) 阿胶补血止血,固经安胎;艾叶温经止血,固经安 胎;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养血和血;甘草调 和诸药;清酒助行药力。
胎动不安: 血虚湿热—当归散—养血健脾,清化湿热 脾虚寒湿—白术散—温中除湿,健脾养胎 伤胎—腹满,不得小便—针刺劳宫、关元— 泻心火,利小便
复习思考题
1、妇人本已下血,为何还要用化瘀消癥的桂 枝茯苓丸? 2、如何运用当归芍药散治疗妊娠腹痛? 3、如何诊治恶阻? 4、仲景治妊娠病时,是如何调理肝脾的? 5、具有桂枝、茯苓组成的方剂有哪些?各主 治何种病证?
二、脾虚寒湿 【原文】妊娠养胎,白术散主之。(10) 【解析】症状:胎动不安、腹痛、呕吐清水, 纳呆,肢倦,便溏,舌淡,苔白滑。 病机:脾虚寒湿,胞胎失养 治法:温中除湿,健脾养胎 方药:白术散(白术健脾除湿;川芎和肝舒 气、养胎;蜀椒温中散寒;牡蛎收敛固涩)
全篇小结
妊娠初期诊断—妇人停经六十日,得平脉,阴脉小弱,呕不 能食,无寒热。 胎癥的鉴别: 怀胎—(停经)六月觉胎动,(停经)前三月经水利时 癥病—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 上者 恶阻: 轻症—口渴(或呕逆),不能食,无寒热—桂枝汤—调和阴 阳,平冲降逆 重症—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温中补虚,化饮止呕
妊娠腹痛: 阳虚阴盛—怀娠六七月,其胎愈胀,腹痛恶寒,少腹 如扇—附子汤—温阳散寒,暖宫安胎 肝脾不调—腹中朽痛—当归芍药散—养血调肝,健脾 利湿 下血: 癥病—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又漏下不止—桂枝 茯苓丸—化瘀消癥 胞阻—妊娠下血伴腹痛—胶艾汤—调补冲任,固经安 胎 小便难—血虚热郁—水通阳
【鉴别】 妊娠六月动者—停经六月,自觉胎动 前三月经水利时—受孕前三月,月经正常 胎也—停经,胞宫按月渐大 下血者,复见漏下—前三月经水异常、后三 月停经不行、后断三月衃也 所以血不止者—因瘀血、癥痼所致 其癥不去故也—瘀血内阻、血不归经 治法:化瘀癥消 方药:桂枝茯苓丸(桂枝、芍药通调血脉; 丹皮、桃仁活血化瘀;茯苓健脾利水)
七、妊娠水肿 【原文】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 起则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8) 【解析】身重—水气盛;小便不利—膀胱气化不利; 洒淅恶寒—水阻卫气、卫气不宣;起则头眩—水 湿内停、清阳不升 病机:气化受阻,水湿停滞 治法:利水通阳 方药:葵子茯苓散 葵子滑利通窍,茯苓淡渗利水,两者共奏利水通窍、 渗湿通阳之功。
三、妊娠腹痛 证治 (一)阳虚寒盛 【原文】妇人怀娠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 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也, 当以附子汤温其脏。(3) 【解析】妇人怀娠七月、脉弦—主寒、主痛 发热—虚阳外浮 其胎愈胀—寒气凝滞 腹痛恶寒,少腹如扇—阴寒内盛,阳虚不能温煦胞 宫 治法:温阳散寒、暖宫安胎 方药:附子汤